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華大宴:滿漢全席!

中華大宴:滿漢全席!

原標題:中華大宴: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是興起於清代並集滿族和漢族菜點的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它具有禮儀隆重、用料考究、菜點繁多等特點,是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清代李斗的《揚州書舫錄》、袁枚的《隨圓食單》以及《大清會典》和《光祿寺則例》等書中,都有關於滿漢全席的記載。


一、滿漢全席的由來


按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滿漢全席是清乾隆年間的「官場之菜」,用於「新親入門,上司入境」。


清代李斗的《揚州書舫錄》中也記載了滿漢全席的盛況:「上買賣街前後寺觀,皆為大廚房,以備六司百官食次……所謂滿漢全席也。」

這些都說明,清代的滿漢全席是清代的地方官府為到地方巡視的六司百官而舉辦的一種豪華的宴席。


清代宮廷的滿席有六等:


一等滿席是用於帝、後死後的隨宴;


二等滿席是用於皇貴妃死後的隨宴;


三等滿席是貴妃、妃和嬪死後的隨宴;

四等滿席是元旦、冬至和萬壽等大的節日朝賀的宴席;


五等滿席是用於筵宴朝鮮正副使臣、西藏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貢使以及賜給下嫁的公主和蒙古王公的宴席;


六等宴席主要賜予經筵講書,接待越南、琉球、緬甸等國家的貢使。


清廷的漢席分為一、二、三等和上席、中席五類。主要用於臨雍宴、文武會試考官出闈、實錄及會典等書開館編纂以及寫成賜宴等。


主考和知、貢、舉等人用一等席;

同考官、監視御史、提調官等人用二等席;


內簾、外簾、收掌四所以及禮部、光祿寺、鴻鸕寺等執事官用三等席;


文進士的恩榮宴和武進士的會武宴,主席大臣等人用上席,文、武進士等用中席。


滿漢全席則是借用了清代的滿席和漢席的字樣,集清代宮廷的滿席和漢席的精華於一席。出現於清代康乾盛世。

康熙皇帝南巡,駐蹕揚州,才開始設立滿漢全席。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揚州官紳接駕,仍然沿承滿漢全席。


從此,滿漢全席聲名遠揚,各地競相仿製,列為接待六司欽差和百官食次,其規模體例均源於揚州的滿漢全席。滿漢全席不是僅僅適用於宮廷的宴席。



二、滿漢全席的特點


滿漢全席具有南北兼容的飲食文化特色,分為滿席和漢席。


滿席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擅長燒烤,以牛羊肉為主,兼收山珍野味,風格質樸;漢席以淮揚風味為主,薈萃江南的風味精華,以江鮮、河鮮、海鮮為主,技法多樣,風格雅麗,清新多姿。


在烹飪手法上,滿漢全席也把滿族和漢族的特點結合起來,突出了滿族重視燒烤的特點;同時又融合了漢族的烹調手法,扒、炸、炒、熘、燒等烹調手法都具備。


滿漢全席的吃法程序極為煩瑣,客人入席前先凈面,送上香茗一盞,配以四色茶點,稱為「到奉」,然後開始「茗敘」,上「手碟」(瓜子、榛子等任選),這個稱為「對相」。



經過這些小吃以後,真正的大菜才開始上,中間還要上香巾幾次。吃完飯後上水洗手洗臉,稱為「檳水」。


滿漢全席分為六宴,都是以清宮著名大宴來命名。全席總共有冷葷熱餚196品,點心茶食124品,總共有320品各色菜肴,至少也有108種。一般要分三天吃完。


滿漢全席的器具用全套粉彩萬壽餐具,配以銀器,富貴華麗,用餐環境雅麗莊重,席間還要請名師奏古樂伴宴,禮儀嚴謹莊重。


滿漢全席在原料選擇、烹調方法、工藝技法、菜款設計、器皿選用、進饌程式等方面,上承八珍,下啟名宴,集烹飪之大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鑫大V 的精彩文章:

古代鬧洞房尺度竟那麼大!
海眼」是什麼?真的填不滿?

TAG:一鑫大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