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評委們都說好!范儉給2018HISFF投了5部短片,這要包攬提名么?

評委們都說好!范儉給2018HISFF投了5部短片,這要包攬提名么?

原標題:評委們都說好!范儉給2018HISFF投了5部短片,這要包攬提名么?


華時代全球短片節(HISFF)由全球最大的華人視頻資訊平台華加視頻(華+ HUAPLUS TV)於2017年8月主辦。作為全球首個以華人影像為主的短片節,「華時代」致力於在國際化浪潮下,審視新時代華人世界和中華文明在全球的位置,用影像記錄東西方文明的碰撞和融合,找尋時代變遷中多元文明的和諧之道。


HISFF征片概況


截止10月1日,2018華時代全球短片節已完成全部征片工作,自4月全球征片啟動以來,華時代共徵集到超過2084參賽短片,劇情片短片783部,紀錄片362部,藝術實驗短片332部,動畫片296部,商業片311部。作品來自全球70個國家和地區,國際投片超過40%,參賽短片超過一半都是2018創作的新作品。


HISFF評審流程


次華時代短片節將會通過初審——複審——終審評審流程,決出最後的獲獎作品。初審於10月15日全部結束,10月20日將公布初審結果 。另外據悉,複審隊伍將由知名作家阿乙,著名演員耿樂,著名影評人娜斯,新褲子樂隊主唱龐寬,獨立音樂人彭坦,前漫威,DC Comics主形象設計師Walter McDaniel等海內外的資深業內人士組成。複審將於10月26日-28日進行。



在評審機制上,華時代全球短片節的評審團堅持大中華的審美與精神,秉承寧缺毋濫的高評審標準,再加上全球最大商業諮詢集團Kantar旗下華通明略的公證,確保每一部投遞來的短片都能夠受到公正的對待。



具體征片情況與評審細節請點擊華時代全球征片2084部,五大單元初審全面啟動,評委表示質量超出預期


HISFF評委簡介


紀錄片單元初審評委如下:


愛哲


寇愛哲,大象公會旗下聲音紀錄節目「故事 FM」創始人,致力於用聲音紀錄片的方式講述真實故事。曾就職於瑞典國家廣播電台、加拿大電視網駐華記者站。豆瓣觀影量 2220部。


錢偉榮



影視製片人,音樂節/電影節策劃策展人。在紀錄片領域有超過十年的從業經驗。自2007年開始,他參與了多部紀錄片的製片人工作,其中包括《塑料王國》、《向死而生》、《電競狂潮》、《我就是我》、《跑酷少年》、《媽媽的村莊》等獲獎作品。


余雅琴



余雅琴,電影學碩士,從事藝術策展和電影評論等工作。2017年深圳國際城區影像節特約獨立藝術評論員。民間放映機構「瓢蟲映像」選片人。評論作品見於《經濟觀察報》《21世紀經濟報道》《新京報》等報紙,「澎湃新聞」等網路平台.


HISFF評委推薦短片


目前初審環節已接近尾聲,紀錄片單元的評委們特別推薦了他們心目中的優秀短片:


神姬(中國台灣)

時長:20:10


導演: 張弘榤



名儀是一個美甲師和睫毛設計師。江月嬌是個家庭主婦。由於他們的生活環境,他們成為神的媒介。在這條道路上,沒有性別差異,只是個人生活中的問題和考驗。一個年輕的女孩,燦爛的金色歲月在前方,一個中年女子在尋找人生的方向。這兩個如何在現實與神聖使命之間的衝突中尋求平衡?


影片將鏡頭對準了我們平時會有偏見的一群人——台灣道教寺廟的靈媒,也叫乩身,分別是一位90後小姑娘,一位中年媽媽,他們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告訴觀眾自己是怎麼走上這條道路的,看完之後讓人恍然大悟。


結緣


時長:30:00


導演:趙剛



將近六十歲的民間音樂家周本明走遍全國,探索傳統的療法,以治癒他獨生子的腦癱,並確保他家庭的傳統嗩吶表演藝術能夠傳承到第六代。在他絕望的搜尋中,他在尋找一種可以改善兒子健康的吉祥魔法。但是有一天,他的兒子在嗩吶音樂中突然爆發出笑聲和歡樂。周本明有一個頓悟:命運告訴他,他的兒子的治療和他的嗩吶音樂綁在一起。

敘事結構很完整,人物故事捕捉有深度,並且在美學上也有自己的風格。算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片子。


N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荷蘭)


時長:21:55


導演:Sebastian Mulder



陽台上的人造草,一個帶壁紙的會議廳,一個在牙科醫生候診室里的棕櫚灘。這篇簡短的紀錄片探討了模擬自然在我們社會中的作用。人造自然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城市居民,而這種模擬在哪裡仍然很短呢?人造自然會取代真實的自然嗎?


影片沒有一句對白,但是導演通過對照片和影像的創造性結合,每一個鏡頭都是那麼的唯美,每一個畫面都值得推敲,配樂也恰到好處的推進了敘事節奏。


十年:吾兒勿忘


時長:29:41


導演:范儉


廢墟之上,「失獨重生」的人們,有向前走的堅強樂觀,也有回頭看的悲情柔軟。那些在地震後出生的孩子漸漸長大,他們的父母面對新的故事和新的命題:如何在懷念過去的孩子的同時面對新的生命?如何在不斷的對兩個生命的對比中做好父母?


對於紀錄片來說,時間是最好的編劇,范儉在《十年》中用時間雕刻出了這個系列片,幾乎每個環節都恰到好處。


遙遠之地


時長:20:00


導演:陳瑋曦 夏偉聰



來台灣十多年的大花哥為了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決定帶著三歲的女兒回去緬甸北邊的翡翠礦場挖玉,老婆阿咘姐為了小孩的教育,選擇帶著五歲的兒子留在了台灣,開了一間雲南緬式料理的餐廳,就這樣一家四口人分隔在緬甸、台灣兩地生活。


影片的拍攝者和主人公不再一定要有中國大陸的生活經驗,這樣的作品真正呈現出了華人的多樣性,拓寬了我對海外華人生活狀態的理解。


HISFF評委的評價

評委們在審閱過本次華時代全球短片節徵集到的紀錄短片作品後,對來自海外的華人作品讚賞有加。


短片是很多新銳導演職業生涯起步時所參與制作的影片類型,整體上感覺海外作品數量偏少,但是質量要好得多,敘事更講究,影片製作也更精良,也更能挖掘人物身上的故事出來,不過我最喜歡的一個片子還是來自大陸地區的。之前關注短片不多,這次看完這100多部作品感覺得到在互聯網時代,短片更適合在網路上傳播,相比過去,短片也更容易被大家所看到了,這對於新導演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錢偉榮


參賽選手量級對比不太平衡,既有范儉和箭廠這樣成熟的記錄者,也有沒想清楚表達什麼的學生作品。學生作品質量有些參差不齊,很多人拍攝出來的作品是缺少故事的,把記錄某種傳統文化當做厚重也是欠缺主見。不過也有《轉彎》這樣的作品,把視角對準了自己的家庭,而且明顯把這種記錄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十年:吾兒勿忘》、《亮的塵》、《飄》、《上學歌》、《遙遠之地》這樣的作品記錄了我們這個時代應該關注的人和事,我期待會有更多這樣的作品。


——愛哲


2018HISFF簡介


具有國際影響力在全球當代藝術界具有甚高聲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徐冰將繼續作為本屆華時代全球短片節的藝術顧問,與短片節一道,共同通過短片節平台在世界範圍內傳播中國審美而共同努力。



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張楊也將繼續擔任華時代全球短片節的輪值主席。


著名演員/制?人/出品人梁靜作為華時代全球短片節的形象大使,為短片節奔走推廣,與華時代全球短片電影節共同,在未來搭建起華人與世界、世界與中國的影視文化交流平台。



從今年6月開始,華時代組織了一系列的線下公共空間展映活動,陸續在北京上海的文化地標舉行主題展映活動,並邀請短片節的藝術顧問徐冰、輪值主席張楊、形象大使梁靜、著名導演鄭大聖、北京大學電影文學系教授戴錦華、知名演員王學兵、戰地記者周軼君、新銳導演李霄峰、紀錄片導演周浩、著名演員劉佩琦、知名影評人毛尖、戛納電影節獲獎導演李睿珺等影視大咖參與,除此之外 HISFF還整合了多個線下文化消費場所進行Freestyle放映,讓短片走入公共空間,走入大眾生活,成為我們日常內容消費中重要的補充。現已覆蓋全國超過20家創客空間超過200個辦公區域,夜場Live house等消費場所400多個,北京上海潮流消費場,商業地產40多個。





自啟動全球征片以來,華時代全球短片節得到各方的歡迎,本著共同打造優質內容評價體系,推進華人短片電影蓬勃發展的共同理念,吸引了國內最頂尖文化廠牌,文化機構,主流媒體,文化地標全情投入,共襄盛舉,以誠為盟。



ABOUT HUAPLUS 關於華加

華加視頻(華+HUAPLUS TV)成立於2016年7月,覆蓋全球15億華人用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華人視頻資訊平台。華加自創立以來發布視頻300+,單條視頻平均點擊30萬+,全網點擊量超過9000萬+,是目前最具有影響力的華人視頻資訊平台。華加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合作夥伴遍布美國、法國、英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巴西等全球15個國家,23個城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PEN開腔 的精彩文章:

HISFF X 雙城咖啡:九月,不再讓你孤單

TAG:OPEN開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