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觀不思議境」——《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3)

「觀不思議境」——《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3)

「觀不思議境」——《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3)

「四種三昧」——《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2)



《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青蓮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

凈空法師  1998年宣講於新加坡凈宗學會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講經註疏,在未講經文之前一定先要將全經的大意,給聽眾做一個概略的介紹。這種介紹古人用的名詞很多,我們最常看到像天台家講的「五重玄義」,賢首所說的「十門開啟」,都是經前的介紹,這也有稱之為綸貫。我們在此看到的註解,是康熙年間青蓮法師,法名靈椉。諸位在這裡可以看到這個「椉」是古寫,現在不是這個寫法,就是大小乘的「乘」。他用的是綸貫,也是這個性質。我們仔細看綸貫的內容,它裡面包含了天台家的五重玄義,而比五重玄義的內容更為豐富。



承前:

【天台依諸大乘經,立四種三昧,修十乘觀法。直就陰心,顯三千法,即從行觀義。】

四種三昧已介紹過。

下面講「十乘觀法」,這是天台止觀最重要的課程,也是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十乘,當然就是十種,它分上、中、下根。雖然分上中下,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華嚴經》為我們顯示,「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初發心的菩薩,可以修學等覺菩薩的課程,等覺菩薩的修學,也決定沒有捨棄初發心菩薩的功課,這是跟我們現在一般學校里修學的方式完全不相同。我們在學校求學,升到二年級,決定把一年級課程統統舍掉了,哪裡還會去念一年級的書本?佛法不如是,佛法到等覺菩薩,初發心的課程還念、還學,沒放棄。何以見得?我們想想,五戒十善是初發心的課程,等覺菩薩還是照樣守,沒有說到等覺五戒可以不守了,十善可以不要了,還是堅持遵守。然後你看到佛法教學的圓融,特別在《華嚴經》裡頭非常明顯。

而在中國儒家教學,實在講並不例外。儒家教學,小朋友七歲上學,我們從《禮記》上看到。可是小朋友有很聰明的、很伶俐的,也有六歲上學,還有五歲上學,那個少,多數是七歲上學。老師教什麼?洒掃應對。他一生洒掃應對都沒有捨棄,為什麼?奉事父母。孝子伺候父母,不能讓家裡傭人去做;自己將來功名成就,地位高了,得大財富,家裡面傭人往往很多,但是照顧父母一定是自己。掃地可以讓家裡人掃地,父母用膳的時候,照顧總是兒女來做,如果兒女不在桌上伺候父母,就是不孝。由此可知,做到宰相,如果你父母在,還是要自己照顧父母,要親自去伺候,小時候學的,一生都沒有捨棄。上小學,小朋友念《四書》、《五經》,那個等於是博士班的課程,跟《華嚴經》講得沒有兩樣,初發心就學最高的課程;到最高的地位,也沒有捨棄老師當初教你的那些事情。所以佛法到中國,能夠受中國朝野熱烈歡迎,不是沒有道理。中國古聖先賢的思惟、作法,跟大乘佛法里講的太接近了,所以經教一傳到中國,能夠在中國生根茁長,發揚光大,這是有原因道理的。佛法當年傳播,不僅是在中國,四面八方都有,但是在其他地區都沒落了,唯獨在中國發揚光大,這是與中國古老的文化有密切的關聯。

『十乘觀法』,這是天台的止觀,也是天台家修行方法的綱領,它分十條。這十條,對於修行人都有很大的幫助,即使念佛人也不例外。十條裡面可以分為三段,針對上中下三等根機。

第一、『觀不思議境』,我們在《華嚴經》看到。這一部《地藏經》五重玄義裡面,青蓮法師都給它加上「不思議」,說明這一部經跟《華嚴經》、《法華經》沒有兩樣。在這一段「總示觀法」,實在講決定不能缺少,如果缺少這一段,前面五重玄義加的「不思議」,一定會引起別人懷疑。這個經自古以來都列在方等部里,方等部是大乘入門,怎麼能夠與《華嚴經》、《法華經》相提並論?在觀法裡面,就是修行總綱領、總原則,既然跟《法華經》、《華嚴經》沒有兩樣,當然這是屬於不思議境界,對於前面說的五重玄義,我們才能夠相信,才不至於疑惑。止觀裡面,第一條是對上根利智;換句話說,中下根性的人做不到。底下有個簡單的解釋:

『一念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此境即空即假即中。』

「觀」,就是現代人講的看法、想法,對於整個宇宙人生的看法,在哲學裡面稱為人生觀、宇宙觀。你的看法是不是正確,是不是事實真相?如果你所看的確實是事實真相,你觀念是正確的,是佛家講的「正知正見」。如果你的看法、想法,跟事實真相是相違背,在佛法叫「邪知邪見」。邪知邪見是你看錯了,你想錯了。事實是什麼?事實是一念自性。這個地方的一念,我們要曉得,一念就是自性,一念就是真心,一念就是真如,二念就迷了,二念就變成阿賴耶識。要曉得,一念是真心,二念就是妄心,佛菩薩跟凡夫的差別就在於此,諸佛菩薩永遠保持一念,凡夫一念才起來,立刻就墮到二念,所謂的是三心二意,落在三心二意裡頭。三心是什麼?阿賴耶、末那、意識,這叫三心。二意就是指末那、意識,末那是意根,第六是意識。落得太快了!

一切眾生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都是一念,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所以佛成佛的時候,為什麼說大地眾生同成佛道,就是這個道理。我們以人來做比喻,六根接觸六塵,第一念不是真心嗎?第一念跟諸佛如來的正知正見沒有絲毫差別,可惜的就是第一念才起來,立刻就變成第二念,錯就錯在這裡,這個速度太快了,幾乎跟第一念同時起來,就落到第二念。第二念是什麼?分別、執著、妄想。第一念裡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能夠保持一念,這個人就是佛,就是法身大士。保不住,立刻墮落在二念裡面,墮落在三心二意裡面,這個人就是凡夫,凡聖的差別在於此。一念就住一真法界,三心二意就住十法界,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要懂得。

「一念具足三千性相」,三千性相怎麼講法?這是《法華經》上講十法界、講十如是,這個在此不必多說。十法界每一界都具足十如是,而且每一個法界裡面又有十法界,每一個法界有十如是,所以叫「百界千如」。再從時間上說,過去、現在、未來,講千如,過去一千,現在一千,未來一千。「三千性相,百界千如」,這兩句話代表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萬事萬物,把這些道理、現相、作用全部都包括在其中,一樣也沒有漏掉,這是性相。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也是這兩句的意思,說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大家好懂。

這個境界,「即空、即假、即中」。從體上講是空的,《金剛經》給我們說得好,「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大家知道三心不可得。這是說能現的不可得,所現的是現相,相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就是假的。《金剛經》末後偈頌裡面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就是假的,相是假的,性是空的,你要認識清楚。曉得性是空的,性不可得,曉得相是假的,相不可得,你的心就定下來,妄想分別執著再不會生起了。為什麼會有妄想分別執著?不了解事實真相,以為我真能得到,以為這些相真正是為我所得,這是絕大錯誤的看法想法,你能得到什麼?

中觀是什麼?中觀是講作用,雖然相是假的,但是並不是沒有相,有相就有作用。真正明白人、真正覺悟的人,他用中。這個中,就是佛家講的中道,中道才是第一義。儒家也懂得,佛法沒傳到中國來,中國古聖先賢也知道用中。什麼是中?平等是中,稍稍有一點偏差,有輕重之分就不是中,像天平一樣,稍有一點偏就不中了。「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就是中道,一絲毫偏差都沒有。我們能體會得到嗎?真誠是中道,清凈平等覺是中道,想想看,古人所謂是「不誠無物」,不誠就有偏差,不清凈一定有偏差,不平等一定有偏差,偏差就不是中道。怎樣用中?我們能夠保持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就是用中。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就是一念,一念是用中。所以這十個字五句是一樁事情,要把這五個分開,就不是用中,就不是一念。

這個地方講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念,盡虛空遍法界是用中。為什麼要用中?道理就是體是空的,相是假的。今天眾生,包括我們自己,為什麼會胡思亂想,為什麼會有妄想分別執著這麼堅固?妄想執著不能捨棄,還要這樣堅固下去,在佛法里無論修什麼樣的大功德,實際上都是六道的有漏福報。什麼叫功德?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所修的一切福都變成功德。只要有妄想分別執著,功德就沒有分,這是講真話。一般人都是修福,哪裡有功?什麼時候分別執著少了,心地清凈了,那叫功德。如果還是雜念紛飛,妄想不斷,我們想想我們的功在哪裡?

講一個最淺顯的例子,持戒有功,禪定是德,修定有功,開慧是德。持戒不能得定,修定不能開慧,都不是功德。不是功德就變成福德,持戒得人天福報,修定得色界、無色界的果報,都變成福德邊事,不是功德。功德能了生死、能出三界,福德不行。六祖在《壇經》說:「此事福不能救」,此事是指什麼?生死大事,修福不能救。何況我們今天修的是什麼?我們今天連福都沒有修,簡直就是天天造罪業,妄想分別執著這麼嚴重,所以連福德都沒有。我們要認識清楚,要了解事實真相,我們從早到晚乾的是什麼?我們將來的前途果報在哪裡?自己冷靜去思惟就清楚、明白,還需要人告訴你,還需要向人請教嗎?

真正覺悟的人就老實了,什麼叫老實?於世出世間一切法,處事待人接物不再分別執著,不再想,也不再說,他的心定了,這是功德。心定的人就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在恆順、隨喜裡面成就自己的清凈心,成就自己不污染。恆順眾生,這裡頭沒有分別執著,這叫恆順。沒有分別執著是在內心裡講,事上還是有分別執著,要知道這個時候,分別即是無分別,執著即是無執著,因為分別執著是順眾生,不是自己,自己確實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永嘉講的「分別亦非意」,他沒有落在意識,他分別執著是一念。我們分別執著是二念、三念,是從三心二意裡面起分別執著,這個麻煩。人家是一念裡面的分別執著,那是隨順眾生,這個人是佛,這個人是菩薩。

這些道理,在這些大乘經裡面,《華嚴經》、《無量壽經》跟《地藏菩薩本願經》,都講得很多。《華嚴經》往後,這些道理、事實真相還要重複無數遍,要說得深、說得廣。佛菩薩無非是希望我們能夠回頭,能夠覺悟,能夠在這一生當中契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清涼大師說的無障礙的境界,就是不思議的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由此可知,所有一切障礙從哪裡生出來?從妄想分別執著里生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事事無礙。無礙就是大自在,大家《心經》都念得很熟,《般若心經》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他為什麼得大自在?就是他能「觀不思議境」,他能永遠保持一念,所以他得大自在,大自在是如來果地上的受用。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就是得大自在,這是圓教的佛果。上根人一聞徹悟,他就入這個境界;換句話說,他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立刻就轉過來。這一轉,跟諸佛如來、跟法身大士無二無別,這叫圓頓大法。

我們能不能轉得過來?完全在自己。我們自己曉得,我們不是上根人,我們是中下根人。但是上根根性是可以培養的,培養的方法,就是一乘了義的大經不斷的薰修。薰是理論上的薰習,糾正我們錯誤的觀念;修是行持上的相應,以佛陀在經典上講的一些方法與境界努力去做,希望把它做到,不能做到百分之一百,做到百分之一、百分之二也好。總而言之,一定要發心去做,天天去做,年年去做,鍥而不捨,這樣不知不覺境界就轉了,就提升自己。不從觀念上做轉變,從行持上做轉變,那就難了,那就所謂是「可望而不可及」。這個關鍵,就是在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能不能克服?凡夫長劫輪迴,修行不能證果,第一個原因就是不能克服自己,沒有克己的功夫,所以失敗了。

我們真正想做克己的功夫,從哪裡下手?我們自己好好去想想。從不打妄想做起,從不說話做起,決定有效果;多說一句話不如少說一句話,少說一句話不如不說話。佛家修行為什麼講求止語?我們看念佛堂「止語」,禪堂「止語」,這是常見的。講堂雖然不掛止語牌子,也是以盡量不說話為妙。說話是發問,有疑一定要問,世尊當年講經說法,大半都是解答學生的疑問,解答聽眾的疑問。除了發問,沒有廢話,除了研究討論,也沒有多話,這個心永遠保持清凈平等覺,這叫道心。我們凡夫難,難是對這個有意見,對那個也有意見,意見特別多,就是不知道事實真相是即空即假即中,不曉得事實真相,意見就一大堆,意見永遠不能斷。

諸佛如來在一起,千年、萬年、無量劫,沒有一句話好說。諸佛跟諸佛見面,禪宗裡頭有個形容詞,「口掛牆壁」,沒事了。凡夫跟凡夫的意見,千年萬世都扯不清,原因是不了解事實真相。什麼是用中,要搞清楚,如果要把中跟兩邊對立起來,從兩面多了一個中,那個中還是邊。「空有」是兩邊,「中道」跟「空有」兩邊對立又變成一邊,還不是中。中是一念,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是中,唯有上根人才會用中。如果說跟空有兩邊對立的中,我們都會用。我們用了還出毛病,為什麼?誤會了,那不是中,還是邊。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於四不可說,用四悉檀赴緣,隨機說教——《地藏經綸貫》參學 36
「四種三昧」——《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2)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