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晉商的輝煌與沒落

晉商的輝煌與沒落

原標題:晉商的輝煌與沒落


晉商是在國家征戰中崛起的,明代在長城一線駐防著數量龐大的軍隊,邊防軍團需要大量的物資,諸如米、麥、豆、草等供應。政府自行運輸效率低下,而鼓勵商人運輸,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則是更為有效的辦法。這些商人通過運輸軍用物資,而獲得了鹽引(鹽為國家壟斷,獲得鹽引即可到鹽場換鹽出售)和銀兩。


由於山西南部有鹽池,賣鹽、取鹽都非常方便。因此,一大批來自山西的商人都發了大財,積累了大量資本,形成了晉商。

到了明末後期,即使是在亂世中,晉商也有自已的生存之道。此時,晉商的事業轉向對外貿易,並從事走私業。他們與蒙古、後金(清朝的前身)等進行貿易。這其中,以山西商人范永斗最為典型,通過與後金的交易,山西范家積累了大量財富,儼然成為了晉商領袖。正是因為緊跟著努力哈赤的騎兵並為之提供服務,晉商在清朝時,獲得了天然的與政府的良好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御用商人。


到了清朝晚期,晉商除了繼續保留著和政府的密切關係之外,甚至踴躍進入體制內,用金錢換取政治地位。如山西票號的財東和主要經理人員,都捐納銀兩,買各級職銜,成了紅頂商人。除了捐錢當官,晉商更重要的角色是參與了軍國大事,同治三年(1864年),左宗棠出兵新疆,山西商人為其提供了大量軍響。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清政府財政拮据,山西票號也提供了120多萬兩白銀的借款。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在慈禧太后攜光緒帝西逃途中,山西商人閻維藩不僅將自已的住所作為臨時行宮,獻上了30萬兩白銀作為孝敬。


正是憑藉與清政府的良好關係,晉商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們的勢力和財富得到幾何級的增長。然而,好景終須過去,隨著清王朝的覆滅,晉商迅速衰退。辛亥革命中,由於沒有事先預計到,晉商放出的款項無法收回,損失巨大,從此一蹶不振。到了民國初期,晉商又一度想向銀行轉變,山西票號向奧商華利銀行借款200萬鎊,不久,國務總理熊希齡倒台,貨款之事成為泡影。最後,晉商迅速退出歷史舞台。

明清晉商是封建統治階級的附庸,他們依託封建政府崛起,並為之服務而興盛。但當封建政府走向衰亡時,山西商人也必然禍及自身,從而走向沒落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拂塵 的精彩文章:

松骨峰阻擊戰:最可愛的人在烈火中永生
隋煬帝楊廣的另類人生:以賭作局,「圍獵」天下

TAG:歷史的拂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