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熱點問題官方釋疑 佳能EOS R東京專訪實錄

熱點問題官方釋疑 佳能EOS R東京專訪實錄

佳能EOS R是定位於專業用戶的全新微單相機,融入了更多新時代的設計元素,3030萬像素足夠滿足絕大多數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師的拍攝需要。對於這款相機如今已經正式開售,但是相信大家還有很多問題等待接待。這裡我們結合前些日子在東京舉行的EOS R佳能高層問答,解答一些大家的問題。

何為EOS R?R代表面向未來,EOS M微單與EOS R微單將會兩條腿走路

「R」這個字母在相機界是絕對的熱詞,佳能EOS R是代表未來的意思。目前佳能會保持EOS單反系列,EOS M微單系列和EOS R專業微單系列。目前EOS M和EOS R是相對獨立的產品線,實際上也對應了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

佳能表示:EOS R 主要是面向 35mm 全畫幅系統的用戶。而現有的 EOS M 是緊湊輕量的 APS-C 感測器。因此 EOS M和 EOS R 的定位是根據不同目標客戶群不停升級的作用。

不過有意思的是,實際上佳能現在也並沒有明確EOS R未來的命名方式,究竟是以數字編號,還是以Mark II編號來進行區分,暫時還不能確定。或許未來EOS 5R、EOS 7R這一類相機真的會出現吧。

EOS R未來如何編號還不知道,或許5R之類型號也會到來

2018年是微單相機大爆發的年份,從尼康Z6/Z7,到佳能EOS R,再到松下S1/S1R,五款全畫幅微單問世。對於佳能EOS R,實際上並不是為了推出一款微單而推出了微單。這是技術與市場雙重考量,由於技術達到了要求,而市場要求強烈,才出現的微單大爆發局面。

佳能的 EOS 系列產品在擴大攝影表現方面,給用戶提供了很多解決方案。 而新的 EOS R 提供了以往提供不了的解決方案。

我們感受到市場存在這樣的需求,所以我們推出了EOS R。經過研究,我們確定了大口徑、短後對焦距離和大容量數據傳輸這樣的規格設定。

短後對焦距離是藉助無反結構實現的。無反相機需要的AF技術(全像素雙核 CMOS AF)和EVF 技術這些要素,我們也有了相應技術,因此我們實現了這個產品化的目標。我們開發出了這個 EOS R 的同時,我們也開發出了能夠提供新的攝影領域的鏡頭(例如 RF28-70mm F2 L USM)。因此我們是在技術上實現了突破,同時也有市場的需求的情況下推出了 EOS R 。

溝口 芳之 (ICB 影像信息事業部長)

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之一,是佳能EOS R並沒有採用機身防抖。對於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一件事情。從佳能官方而言,防抖技術必然是相機的核心技術之一,但是究竟是光學防抖好還是機身防抖好,我們可以看一下官方的說法。

首先非常想強調,無論是機身防抖還是鏡頭防抖,我們都非常重視防抖的開發。

我們也了解到其他產品有 CMOS 位移防抖的產品技術。但我們也認為成像面上的防抖效果並不是萬能的。因此我們這次採用了鏡頭防抖。並且,EOS R 通過相機CMOS 感測器,能檢測到低頻的相機抖動,結合鏡頭防抖,EOS R 能實現雙重檢測 IS 功能。

未來是否搭載機身防抖,我們不方便透露未來的計劃。不過請放心我們對防抖是非常重視的。今後我們將進一步追求更高性能的防抖。當然也包括成像面防抖技術。

溝口芳之 (ICB 影像信息事業部長)

EOS R機身採用了很多全新的設計,例如採用M-Fn滑動塊,採用了全新的設計。對於眾多新設計,佳能的考慮更多是面向未來,為用戶提供一種全新的使用模式。

考慮到無反相機,考慮到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我們設計了這個新的按鍵。未來很多用戶可能開始拍攝視頻,他們需要無聲的按鍵設計。因此這個設計是提高了用戶的操作性和舒適性。而且通過自定義和滑動操作,能夠快速反應用戶的意識。當然我們會根據相機的級別,給相機匹配不同的按鍵設計。我們也會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學習。

關於機身的問答方面,最後一點是全像素雙核對焦。我們知道全像素雙核對焦是佳能的看家本領,對於全像素雙核對焦,佳能EOS R可以實現100%×88%的覆蓋面積。很多用戶表示,EOS R的覆蓋面積理論上可以達到100%,至於為何沒有實現,我們來看一下官方說法。

因為考慮到了支持過去發布的眾多鏡頭。這樣就設定了 100% x 88%的範圍。 有些鏡頭是能達到 100%x100%的。但考慮到綜合性能,設定為 100% x 88% 。

這一次全像素雙核對焦區域設定,更多考慮了所有鏡頭的兼容性

全像素雙核對焦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調動這個畫面的像素來進行對焦操作,因此對焦效率和對焦覆蓋面積更大。而且全像素雙核實際上是相位對焦系統,因此在對焦性能上具有更好的動態追焦能力。目前佳能已經有四款RF鏡頭上市或者即將上市,對於使用轉接鏡頭,很多朋友擔心能否像RF鏡頭一樣具備足夠的對焦空間。這一點佳能官方表示我們大可以放心。

RF鏡頭以及大部分現售的 EF 鏡頭都能實現 100% x 88%的對焦範圍

有 4 支鏡頭例外,使用這 4支鏡頭時覆蓋面積是 80% x 80%:

EF 200mm f/2.8 L II USM

EF 75-300mm f/4-5.6 III

EF 8-15mm f/4L USM 魚眼

MP-E 65mm f/2.8 1-5x 微距攝影

另,安裝增倍鏡 III 型時實現 100% x 88%的對焦範圍(取決於鏡頭型號)

安裝增倍鏡 II 型/ I 型時實現 80% x 80%的對焦範圍(取決於鏡頭型號)

金田 直也 (ICB 光學事業部長)

佳能EOS R是一套全新的相機系統,機身是全新設計的,鏡頭同樣如此。RF鏡頭繼承了很多EF鏡頭的特性,例如54mm的卡口內徑,例如同樣使用紅圈作為高端標識。但是從鏡頭設計而言,RF鏡頭有著更多面向未來的設計,例如12個電子觸點、自定義功能環等功能。12個觸點保證了RF鏡頭可以進行更多信息交互,而自定義功能環提供了更豐富的操作方式。我們知道佳能EF鏡頭已經逐漸成為了電影行業的標準卡口,RF鏡頭是否會開放卡口協議,我們可以看一下官方回答。

溝口 芳之 (ICB 影像信息事業部長) :

EF 卡口其實也並不是開放的卡口,在技術上也沒有公開。

但是可以用 EF 卡口的相機和攝像機很多,所以慢慢變成行業標準的卡口;

對於 RF 卡口,目前並不打算公開。當然我們希望不斷推出新的 RF 卡口的相機

和鏡頭,使其獲得如同EF 卡口的地位。但是目前還沒有公開的計劃。

RF鏡頭,是全新的卡口,也是未來鏡頭的光學基礎

佳能新鏡頭法蘭距是20mm,我們知道尼康Z7是16mm。短法蘭距的優勢是機身更薄,但是對於廣角更不友好。佳能RF鏡頭卡口採用了20mm法蘭距,實際上為鏡頭設計預留了更大的空間。

為了獲得更大的鏡頭設計自由度, 我們提到RF卡口的概念是短後對焦距離。我們為了讓最後鏡片更靠近 CMOS,我們在內部空間儘可能留下這個空間來。法蘭距是卡口平面到CMOS 平面的距離。為了確保這個卡口的強度,將來更多鏡頭能夠加裝到EOS R,我們經過評估確定了 20mm。

對於RF鏡頭,全部為全新設計,雖然新鏡頭中也有24-105mmf/4,也有50mmf/1.2,但是和EF的鏡頭已經完全不同。這次最搶眼的一顆鏡頭是28-70mmf/2,這是第一支f/2的全畫幅標準變焦鏡頭。對於這支鏡頭,生產工藝可以說非常複雜。為了生產這枚鏡頭,實際上佳能完全是自主開發了相關的生產加工設備,而且對鏡頭的零部件進行了改善。而且佳能表示,如果進一步提升生產技術,實際上鏡頭還有很大的升級空間。

戶倉 剛(影像信息產品事業本部長)補充:為了生產好的鏡頭,要提高鏡片的精度、組裝的精度、針對組裝後的鏡頭再次進行調節,可以進一步提高這個鏡頭的精度。為了進一步提高這些,我們採取的辦法是,自己生產和研發加工設備。

佳能RF鏡頭全部由佳能設計生產的設備製造,因此保證了足夠高的光學水平

另外一點,佳能RF鏡頭,目前看絕對都是專業路線的大號鏡頭。不論是體積和重量,實際上在微單鏡頭中都不算小。對於微單相機而言,便攜性的優勢非常重要,很多用戶現在關心佳能未來會不會推出更加輕量化的鏡頭,官方答案是:有的!

目前大家看到的只有 4款首批推出的鏡頭,將來我們會繼續推出更多,甚至幾十款。一定會有你中意的尺寸。包括鏡頭安裝在機身上,手柄處需要留出的空間也會考慮其中。

大家覺得大的可能是 RF28-70mm F2 L USM 鏡頭吧?

但是要是沒有 RF卡口的話,是實現不了這個規格的鏡頭的。如果在以往的 EF 卡口上做這支鏡頭可能要達到幾倍以上的體積。

RF28-70mm F2 L USM 其實和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 這支專業用戶常用的鏡頭重量相仿。恆定F2光圈的標準變焦鏡頭其實是實現了專業用戶的可操作性,以及新的拍攝可能性。

最後,佳能RF鏡頭的鍍膜設計上,很多人關心佳能是否在每片鏡片上都進行了鍍膜工藝。實際上不是的,佳能表示佳能只是在有效果的鏡片上進行了鍍膜設計,並不是全部鏡片都都進行了ASC鍍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OL科技早報 的精彩文章:

掌握這三招視頻拍攝技巧 教你拍出懸浮感
編輯走火入魔?有錢人家的黑膠真好聽

TAG:ZOL科技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