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家》:劉汀,還有沒有人,願意回老家住一年?

《老家》:劉汀,還有沒有人,願意回老家住一年?

《老家》:劉汀,還有沒有人,願意回老家住一年?

讀《老家》這本書,心中會有一個比照,劉汀寫家族中的其他親人,其實就是在勾勒出一個中國鄉村的家族故事:沒有一星半點兒愛情之光的孤苦舅爺;為了錢而眾叛親離的表弟;年輕時,有過大志,卻被終生拴在土地上的四叔……讀完全書,你就會看到整個家族的枝脈,誰人富足,誰人流落,誰在富足中仍不滿,誰在困境中得知足。

鄉村人看人的標準很單一,之前跟幾個寫作的朋友也討論過一個問題:你會從北京回到老家嗎?我的一位朋友說:不回,鄉村人很狹隘,也很勢力。我不知道他受過什麼樣的冷遇。我春節期間,就確切感受到了:去城裡拜訪親戚。那家的一家之長,本身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他在我們一行五六個青壯年中,挑選了混得最好的人,說:以後,我看只有咱倆能說說拉拉的了。

我覺得劉汀寫作之穩健在於,他能夠知曉很多家人的那些細節。說明在他的家族中,他是受到器重,不被怠慢的人。他也寫出了一代又一代人面臨選擇,而幾乎決定一生的宿命論。當祖父輩一代人被蓋棺定論後,又寄希望給下一代,在劉汀這一代年輕人身上,有受寵而成績不理想的小弟;有發誓遠嫁卻嫁仍嫁給貧窮的堂姐;先天性心臟病的表妹;欠債百萬而入獄的表弟……似乎年輕一代也各有負重。能夠把這些盡數寫下的劉汀,一定也有自身之困。好在他在文字里對這些事情都很明朗。

故鄉是什麼?有一個很現成的答案。只是讀起來有點饒舌。故鄉是當你置身其中而渾然不覺,幡然醒悟卻已消失不見的東西。如果再往深處想一下,這裡面似乎混雜著一種捕捉而不能的徒勞感。可惜,一條鯰魚從我的手中溜走。劉汀以回望的方式完成對自己心中故鄉的構建。也許故鄉就是一種異化,即對消失的生活的一種系統性誤讀。

我想,一個寫作人總要完成一種轉換,將自己看到的、經歷的和思考的,轉換為異化的文本。只有自我審視時,他才能判斷出自己到底過著怎樣一種生活。正如魯迅在《故鄉》中「母親和宏兒都睡著了。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一個真正的自我主義者需要船底潺潺的水聲,才能意識到此在的貧瘠或豐盈。一個人深深意識到老家的存在就勝過任何理由。《老家》至於劉汀,就像《故鄉》至於魯迅,《一個人的村莊》至於劉亮程,《米格爾街》至於奈保爾。無論這種巡視發生在作家寫作起始,還是成熟之後。

查理·芒格說,「在座各位只要看過一個非常普通的職業魔術師的表演,就肯定曾經看見許多其實並沒有發生的事情正在發生,也肯定曾經看不見其實正在發生的事情。」《老家》這本書對於他的現實中的老家而言又是什麼?也許無形中構成了老家的對立面,構成了一種「看」的方式。作者似乎旁觀者清滌窺視生活的齒輪,或者說日常生活的恐懼之處,然後呢?他沒有慶幸狂喜,沒有放任這種失真,去人為地誇大它。或是無可奈何、或是隱忍、或是對必然性的認同。總之,他「認出風暴」,但沒有激動如大海。這種看不見的恐懼之處變得更加恍惚迷人,如同蒙塔萊的《也許有一天清晨》。

我對在「老家」待一年,仍然很期待。我已經十年沒有完整地感受過故鄉的春夏秋冬了,要擅長製造一些契機,來彌補缺憾。故鄉的春天已經開始升溫了,昨日大風,春風變幻成一隻巨大的鳥,把冬天趕走了。客居的故鄉的人,一定要開朗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活著》:余華,悲劇中看到溫暖,絕望中還有陽光
《她比煙花寂寞》:亦舒,女人,有一個家庭要比名傳千古重要得多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