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35歲海歸博士心臟驟停離世!他愛運動,但可以放心熬夜嗎?

35歲海歸博士心臟驟停離世!他愛運動,但可以放心熬夜嗎?

(本文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內科學》

10月11日,一個噩耗傳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學院青年教師趙艷雲,在聽課期間突發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離世,年僅35歲。

這是短短數天之內,繼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系主任金煜之後,又一位青年才俊離開了我們。而趙艷雲的年齡,比金煜還小了四歲。

翻開趙艷雲的履歷,同樣光輝燦爛。他1983年出生,湖北洪湖人,是西班牙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統計學博士,西班牙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碩士,北京工商大學金融學士。2015年作為優秀人才,被引進至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令人痛心的是,35歲的趙艷雲有一個女兒,目前正在哺乳期。

放下催淚的事實不提,首先,我們要認識一下,心臟驟停引發的猝死,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猝死分為很多種。但是最普遍的,是心臟性猝死。

心臟性猝死的直接原因,顧名思義,就是心臟突然之間停止了工作。這個「停止工作「,我們就可以理解為「心臟驟停」。嚴格意義上說,心臟驟停指的是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心室顫動、緩慢性心律失常等等,是誘發心臟驟停的主要因素。

心臟驟停有一個親戚,這就是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急性動脈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的嚴重狹窄甚至堵塞,是最為明顯的促發因素。統計發現,至少80%的心臟驟停,源於冠心病極其併發症。

那麼,在心臟驟停出現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呢?

其實,這件事,分四個時期。這就前驅期、終末事件開始、心臟驟停和生物學死亡。

前驅期,就是猝死的某些前驅癥狀開始出現的時期。當然,有些患者,根本沒有前驅癥狀。有癥狀的人,往往表現為胸痛、氣促、疲乏以及心悸。發生的時間,常在猝死發生前的數天或者數月。

終末事件開始,指的是心血管狀態開始出現急劇變化,一直到心臟驟停發生之前。這段時間,可能持續1小時。在此期間,患者可能會心率加快,出現室性異位搏動以及室性心動過速。

心臟驟停,指的是心臟驟停開始到生物學死亡發生之前。在這個期間內,患者的腦血流量急劇減少,意識突然喪失,頸動脈和股動脈搏動消失,呼吸斷斷續續甚至停止,臉色蒼白或者發紺。這個時候是心肺復甦進行的關鍵時期。

生物學死亡,發生在心室顫動發生後。心室顫動發生後的4到6分鐘,患者會出現不可逆的腦損害,隨後幾分鐘之內,患者發生生物學死亡。

總而言之,心臟驟停發生的過程,就是生命迅速消亡的過程。這個過程里經歷的每一秒,都瞬息萬變。

35歲的海外博士,扔下正在哺乳的女兒,以及深愛他的妻子,絕情離去。引發這一悲劇的深層原因,到底是什麼?

據報道,趙艷雲身負繁重的科研、教學任務,常常熬夜工作。但是在平時,他又是一位運動達人,身體看似健朗。於是,一個問題出現了——就保護心臟而言,經常運動,難道不可以抵消熬夜、緊張等負面因素嗎?

首先,運動這件事,對於心臟來說,是雙刃劍。適當運動,固然可以增進心肺功能。但是經常運動的人,尤其是經歷超量運動的人,心臟容易不堪重負而發生危險。經常發生在運動場上的猝死事件就是明顯的例證。

另外,就緊張和熬夜等負面因素而言,它們不會因為經常運動而放棄對心臟的傷害。即便是經常運動的人,在緊張、勞累、熬夜的時候,同樣會出現心血管的痙攣。相反,一旦運動不適度,緊張、熬夜甚至會進一步加重心臟的負擔。總之,熬夜作為加重心臟負擔的行為,不會因為經常運動而減少傷害性。

但是,惋惜也罷、慨嘆也罷,一個年輕的生命,還是這樣匆匆離開了我們。與其感傷追懷,不如吸取教訓,不讓悲劇重演。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男子「閉精不出」,你的腎水已干!看懂此文的是高手
水沖馬桶時,向上6米會布滿病菌!全因便後一個壞習慣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