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征高句麗,究竟是輸是贏?戰略上輸了,但戰術上大勝!

李世民征高句麗,究竟是輸是贏?戰略上輸了,但戰術上大勝!

如果單論李世民的軍事才華,估計能排進古代前十!然而,在李世民的軍事生涯中,卻有一個抹不去的污點,即:征討高句麗失敗!

這一場失敗,給了韓國文藝工作者無數想像空間!在韓國的電視劇中,李世民遭遇了一場可恥的失敗,被射瞎了一隻眼睛,低聲下氣的向蓋淵蘇文跪地求饒!當然,這只是意淫而已!

李世民征高句麗,真是一場失敗之戰嗎?但翻開這一段歷史,仔細看一看的話,卻又讓人疑竇叢生,原因很簡單,唐軍以寡擊眾,卻殺敵更多,憑什麼說失敗了呢?

貞觀十九年新年之初,西元645年春,李世民征討高句麗!史書記載,李世民兵分兩路,一路是4.3萬人乘500艘戰船從萊州出發,渡黃海支援新羅,一路是6萬部隊從陸地向遼東進軍。也就是說,唐軍大概10.3萬人,但主要戰爭都是從遼東發起的,主要靠6萬人!

至於高句麗的軍隊,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但從安市城來看,當時楊萬春率領10多萬部隊,抵抗數萬唐軍進攻,就說明整個高句麗的軍隊遠遠超過唐軍!

那麼,戰果如何呢?史書記載,唐軍戰損大概在2000人左右,損失戰馬8000匹!可以說,唐軍戰損微不足道。但需要注意的是,意外死亡的數字不在其中,史書也沒有記載。估計相加的話,唐軍損失不會超過萬人!

唐軍損失小,但高句麗損失可就大了!唐軍攻破高句麗10座城,斬首4萬高句麗(殺敵數字通常遠高於斬首數字),遷7萬人入中國,繳獲大量馬、牛、裝備、物資!從戰果和戰損上看,李世民取得了大勝仗!

既然如此,為何李世民一點也不高興呢?那麼,李世民征高麗,究竟是輸是贏?其實很簡單,從戰術上看,李世民贏了,但從戰略上看,李世民輸了!李世民想一戰平定高句麗,最終卻受阻安市城,加上天氣轉冷,有不少士兵被凍死,所以不得不退兵!

更為重要的是,高句麗是漢家的一塊傷心的,楊廣三征高句麗的失敗,讓遼東每一寸土地上,都浸透了漢家豪傑的熱血。所以,李世民想要讓大唐深入人心,想讓他威望更上一層樓,就要為這些人報仇!然而,李世民沒能達成最終戰略目標!

所以,在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中,李世民不能算完全失敗,只能算一半勝一半敗,這才是真相,因此別再被騙認為李世民失敗了。畢竟,李世民退兵之後,本想來年再戰,還有機會踏平高句麗,但由於身體欠佳,最終於649年抱憾而終。

值得一提的是,別管李世民征討高句麗的目的是什麼,有一點可以肯定,高句麗的存在,的確威脅了中原王朝!遼金之於宋朝、後金之於明朝,所以李世民執意踏平高句麗,非常有戰略眼光!其實,楊廣三征高句麗的理由,就是「勿為子孫留遺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宋朝為何能突破300年大關?趙匡胤的這一制度,讓宋朝得以長壽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15歲凈身活到了95,曾伺候皇后婉容!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