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始佛教只有五道輪迴,中國佛教徒添加了一道阿修羅道

原始佛教只有五道輪迴,中國佛教徒添加了一道阿修羅道

歷史就是一本百科大全,人類為什麼要揣摩歷史?因為只有揣摩歷史,才能反思自我,給自己的未來一個定位,方向錯了,永遠沒有成功的可能,世間的事情,太多的霧裡看花, 水中望月 !你能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 ,掏走雲飛 ,花開花謝 ,你能把握這搖曳多姿的季節 ,煩惱最是無情夜 ,笑語歡顏難道說那就是親熱,溫存未必就是體貼 ,你知哪句是真? 哪一句是假 ?哪一句是情絲凝結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 !讓我把這紛擾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那就要了解歷史!

第一個提出六道輪迴概念的是印度婆羅門教,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世界觀,釋迦牟尼創建佛教信仰。引用了輪迴的世界觀,婆羅門教被稱為外道。時光流轉,印度的文化體系回歸了吠陀教!很是得到多少印度男人的追捧,就是因為非常嚴格的社會等級分層,!人分4種姓氏,婆羅門:教士和學者。剎帝利:貴族和戰士。吠舍;農夫和客商。首陀羅:農奴和奴隸。女人基本沒有地位。據說在印度生了女兒要準備大量的嫁妝。

現代印度教信奉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繼承了生死輪迴的世界觀,主張善惡有報,人生反覆輪迴,輪迴的位置,取決於現世的善惡,《梨俱吠陀·原人歌》是這樣描述的:婆羅門是人的嘴、剎帝利是人的雙臂、吠舍是人的大腿、首陀羅是人的腳。非常合理的將人類的好惡強加到了自然運轉中。這和恆河生態圈是密不可分的,人們在生產發展中,屈服與自然的力量下,崇尚自然、崇拜神格化的自然神!佛教否定了等級種姓差別,提出了眾生平等的概念,其實只是改寫了在順序,佛教經典是這樣劃分等級:剎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因為,釋迦牟尼就是貴族出身,其他的形式基本是繼承了婆羅門教的經驗和文化。應該是一場貴族發起的宗教改革。

第一佛教以人為本,否定了神創世界的學說,原始佛教五道輪迴人道、天人道、地獄、惡鬼、畜牲。

第二佛教繼承了業報輪迴思想。

第三持戒!婆羅門教規定了:梵行期、家居期、林棲期與雲遊期;各階段規定的義務,履行祭祀、祈禱、持戒及禁慾等。佛教對此具現化了,規定了更加嚴格,可行性強的戒律,這也就是佛祖死後,以戒為師的根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這裡要介紹孔雀王朝,三代領導人的生活軌跡,我們就可以看到,人類在文化層面的探索是多麼的艱難了!

第一代!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大帝佔領印度西北部。2年後,退兵,留下總督。公元前317年,剎帝利貴族旃陀羅笈多解放了印度,建立了孔雀王朝。這個家族願意養孔雀,孔雀大明王的文化背景出現了。這個傢伙篤信耆那教,按耆那教的教義,選擇了逐漸絕食而死。

第二代!賓頭娑羅不斷的血腥鎮壓起義,維繫穩固了北印度地區的統治。

第三代!阿育王!暴君一枚,設立「人間地獄」鎮壓一切反對者,將孔雀王朝發展到了極致,北起喜馬拉雅山南麓,南至邁索爾,東起阿薩姆西界,西至興都庫什山,都是孔雀帝國版圖。信服了佛教,給僧侶團體大量的物資供養,讓僧侶團迅速腐敗,釋迦牟尼的宗教改革徹底失敗了,佛教的僧侶團迅速向原來的婆羅門生活習慣靠攏。阿育王死後,孔雀王朝崩潰!

六道輪迴的世界觀,走了一段曲折的路,原始佛教改革婆羅門教世界觀。提出五道輪迴:人道、天人道、地獄、惡鬼、畜牲。可是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天人道沒有對手了,可是在佛教的發展過程中,波折太多,有些事情沒法解釋,中國的佛教信徒就完善了六道輪迴,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羅道(魔)、餓鬼道、地獄道(化生)。六道輪迴的世界觀更加合理,可是將人類的善惡強加在自然界身上的說法就沒法完美解釋了,漏洞太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碧海真空 的精彩文章:

儒家弟子經典人生,可進可退,勝不驕燥,敗不氣餒,得不得意,失不失志!
處世經典之交友要有雅量,做人不露鋒芒

TAG:碧海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