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此宰相很會鑽營,卻相當倒霉,投靠了誰,誰就立刻倒霉

此宰相很會鑽營,卻相當倒霉,投靠了誰,誰就立刻倒霉

唐朝的歷史,在武則天被迫退位後,出現了一陣混亂局面。最開始的皇帝是唐中宗李顯,但權力卻落在了韋皇后之後。李顯駕崩後,韋皇后又扶植年輕的唐殤帝繼位,這個皇帝登基不久,就被臨淄王李隆基發動的唐隆政變趕下來,皇位落在了唐睿宗李旦手上。李旦也無心理政,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分享權力,後來李隆基又發動了先天政變,這才乾綱獨斷。

在這番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局面之中,很多大臣紛紛遭了殃。不是被誅殺,就是被流放,貶謫,能夠支撐到開元盛世的算是幸運兒。有一位宰相,他苦心經營,投靠的都是權勢最大之人。可惜他運氣實在太差,投靠了誰,誰就倒霉,最後倒在了終點線之前。

他的名字叫做蕭至忠,出身於名門望族的蘭陵蕭氏。在武則天時期,他就向女皇帝不斷示好。因為武則天執政後期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喜歡暮氣沉沉的官僚。蕭至忠便彈劾了從來都是首鼠兩端,有「摸稜宰相」之稱的蘇味道,因此他被越級提拔。

可是這已經是武則天執政的最後一年,他剛被提拔,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了「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權力交給了唐中宗。蕭至忠對於女皇帝的效忠,顯然走到了末路。

然而,蕭至忠沒有氣餒。唐中宗並不是個英雄皇帝,皇權落在了他的妻子韋皇后手中,而韋皇后與武三思既是兒女親家,又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係。因此蕭至忠巴結到了武三思,兩人眉來眼去,在武三思的運作下,蕭至忠很快就當上了禮部侍郎兼任監察御史。

然而,就在武三思在中宗時代得勢了兩年之後,太子李重俊發動兵變,雖然沒有如願將韋皇后拉下馬,但卻將武三思殺死。蕭至忠又沒有了靠山。

沒有靠山,可以製造靠山。武三思依仗的是韋皇后,蕭至忠則乾脆在他死後直接投靠了韋皇后。他將一個女兒嫁給了韋皇后的表弟,又將讓已經去世的一個女兒與韋皇后已經去世的弟弟結為冥婚。有了這層關係,蕭至忠很快就取得了韋皇后的信任,被任命為宰相。

不過,韋皇后又很快在「唐隆政變」中被李隆基所清洗,李隆基的父親李旦繼承了皇位,這就是唐睿宗。然而,蕭至忠並沒有太過難受,因為在政治上已經相當成熟的他,早已為自己找好了後路。

當年因為忌憚自己的弟弟,唐中宗曾經想賜死李旦。不過,蕭至忠卻痛哭流涕地勸說道:相王李旦當年身為皇嗣,卻不羨慕全力,將皇位讓給了陛下。現在陛下為什麼就容不下唯一在世的親弟弟呢?

他這麼說,並不代表和相王李旦有什麼感情,只是他看透了當時風雲變幻的局面,提前為自己找好後路而已。結果這次投機還是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因為這番話,李旦一家都得以活命,而他也在唐睿宗登基後,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不過,作為朝廷中沒有勢力和實權的大臣,他必須要繼續找到了一個靠山。當時的唐睿宗不願意官事,權力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分享。按理說李隆基是太子,後來又受禪當了皇帝,投靠他顯然更為合算。但一方面因為太平公主實力更強,另一方面蕭至忠的兒子就死在李隆基發動的唐隆政變之中,所以他寧願投靠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矛盾越來越深,到了不可收場,必須兵戎相機的地步。蕭至忠作為太平公主一黨,參與了密謀推翻李隆基的方案。沒料到,李隆基提前動手,又發動了「先天政變」,順利清理了太平公主一黨。

這一次,蕭至忠再也沒有逃過一劫。政變發生之時,他躲入了終南山,然而卻被搜出來並且伏誅。儘管他機關算盡,可每一次算計,都將自己算死了,也把自己投靠的後台給算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洛神說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的一種刑罰,對犯人不打不殺,可受刑者卻生不如死
她是舊上海的奇女子,親手打造兩個流氓頭目,卻因貌丑被拋棄

TAG:洛神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