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庚子亂後慈禧回宮,手下太監對沿途縣令一路好打,這是咋回事

庚子亂後慈禧回宮,手下太監對沿途縣令一路好打,這是咋回事

庚子之亂後,慈禧從西安迴鑾北京,一路上,慈禧的太監把沿途的縣令打了個遍,而且好多縣令逃跑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慈禧迴鑾)

我們先來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一下。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城後,兩廣總督李鴻章被任命為全權大臣,負責料理北京事務。

當時,慈禧已經扮為民婦一路狂奔,西逃到了西安。她給李鴻章的指示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意思是,不管什麼代價,反正只要能讓洋人高興,不找我麻煩就行了。

歷經半年磋商後,李鴻章委曲求全地和洋人簽下了《辛丑條約》,同意賠款4億5千萬兩白銀,洋人這才心滿意足地撤出了北京城。

事兒平了,慈禧卻遲遲不動身回京,直到大臣們不斷來「恭請兩宮迴鑾」,並一再保證洋人全無惡意後,慈禧這才讓手下人收拾行李回京。

慈禧是個講排場好奢華的人。

當初西逃的時候,慈禧身邊只有十幾個太監隨扈,一路上舟車勞頓,實在是狼狽。在慈禧看來,這無疑有損大清的威嚴。

所以慈禧要在起駕迴鑾的時候把這份威嚴找補回來,因為現在她又是大清國的掌權人了。

(慈禧出行舊照)

當然,在慈禧避禍西安的這些日子,陸陸續續又有一些從宮裡逃出來的太監找來了,等慈禧迴鑾時,身邊已雲集著上千個太監。

這些太監眼見慈禧重掌政權,四面八方的官員不斷帶著貴重的禮品來巴結。他們思謀著給這些官員使絆子,不讓他們的禮品順利送到慈禧手中,並從中撈好處。

現在慈禧迴鑾,這些貪得無厭的太監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發財的機會。

慈禧進入潼關,這也是慈禧離開西安後返京的第一站。

她發現潼關縣令竟不來接駕,以致連兩宮車馬食宿都有了問題。

慈禧很不高興,隨扈太監趕緊對她說:「此間辦差,一物未備,縣令亦未在此伺候,請太后示下。」

慈禧一查,潼關縣令叫夏良才。

其實。夏良才早先就提前預備下了慈禧一行人的吃喝用度及住宿,但由於打前陣的太監找他索要銀兩太多,他沒有給。結果太監們就把他準備的一應飲食物品砸了個稀爛。夏良才眼見不能交差,又怕被太監們毒打,索性躲到鄉下去避禍。

按說太監竟敢打朝廷命官,這肯定要腦袋搬家,但慈禧卻不以為意,反以「辦事不當,貽誤要差」的罪名把夏良才拘捕入獄。

(作威作福的太監們)

有了前車之鑒,後面的官員自然不敢怠慢這些太監,再說有的官員也希望能借這些太監之口,為他們在慈禧面前美言幾句。因此一路上,凡是過州過縣,官員們不光要準備好慈禧一行人的吃喝住行,還要給先行而來的太監打點上千兩白銀。並且越往前走,地方官員打點得越多。

沿著黃河到了河南洛陽的一個小縣城時。由於當地縣令打點的銀子不多,太監們很不滿意,於是就非說縣令準備的木炭不符宮裡的尺寸,硬是生生給打了回去。縣令沒辦法,只好東籌西借,又送了不少銀子給太監才了事。

當時,有外國的記者聽說了這些事情,曾撰文刊登於《中外日報》上。說有百來個太監途經河南閿縣,由於縣令沒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便挑剔車馬太過簡陋。縣令爭辯了一兩句,竟被他們毆打致傷。

雖說太監毆打官員的事情只是零星記載,但上樑不正下樑歪,從潼縣縣令夏良才開始,慈禧就很縱容太監的所作所為,可想而知,在慈禧的眼裡,把她侍候舒服了的太監們是她的奴才,那些沿途的朝廷命官們如果沒讓她吃得開心,住得舒服,那在她眼裡的價值,當然就不如做奴才的太監了。

(參考史料:《庚子拳變始末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貴州懸崖峭壁上神秘莫測的「紅崖天書」,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
向寵一生無功,為何他卻是諸葛亮《出師表》中唯一推薦的武將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