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研人員發現一億年前帶觸角的蝸牛琥珀

科研人員發現一億年前帶觸角的蝸牛琥珀



(原標題:科研人員發現一億年前帶觸角的蝸牛琥珀)


這是科研人員拍攝的一億年前帶觸角的蝸牛琥珀(2018年5月10日攝)。10月12日,中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的古生物研究人員在北京共同宣布,他們發現了世界上首例保存了觸角等軟組織的白堊紀蝸牛琥珀,距今大約一億年。此研究成果已由專業學術刊物《白堊紀研究》在線發表。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馬岩)中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的古生物研究人員12日在北京共同宣布,他們發現了世界上首例保存了觸角等軟組織的白堊紀蝸牛琥珀,距今大約一億年。此研究成果已由專業學術刊物《白堊紀研究》在線發表。

snailamber1.jpg

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安德魯·羅斯教授、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傑弗里·史迪威教授和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瑞安·麥凱勒教授等學者共同完成。

據悉,此次發現的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據礦區的火山灰測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約一億年,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此時期生活在緬甸北部熱帶環境中的動植物經常被流下的樹脂包裹,而後經過緩慢的地質變化形成琥珀,並一直保存至今。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表示,蝸牛的一對觸角及其基部的眼睛都得以完整保留,有豐富軟組織。

據介紹,世界各地的琥珀都以保存各種軟組織而著名,它們提供的信息通常是古生物研究人員無法從其他化石中獲知的,因而琥珀成為研究遠古生物的重要窗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科技 的精彩文章:

被中國植入監控微晶元?蘋果亞馬遜指彭博報道失實
恆大與賈躍亭互撕背後,或只因一份對賭協議

TAG:網易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