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學書先學此:這10個字筆劃雖少,卻很難寫!

學書先學此:這10個字筆劃雖少,卻很難寫!

中國漢字,

是記錄漢語的文字。

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

便產生了書法。

書法,

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被稱之為漢字的書寫藝術。

在其生成和發展中,

與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難解難分。

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采。

因其獨特的魅力,

許多人都加入到了學習書法的陣營中,

多年來,

書畫君遇到很多書法初學者,

他們認為筆劃少的漢字很好寫,

所以,

每每練字的時候都挑筆劃多的漢字來練,

錯誤地以為可以「不花功夫」而「一步到位」。

其實,

有些漢字筆劃雖少,

也看似簡單,

但對於寫書法來說,

其實結構是最難把握的。

今天,

書畫君為大家介紹:

10個筆劃較少卻很難寫的漢字!

而每個字中蘊含的哲理,

也耐人尋味。

話不多說,

接下來我們便進入正題吧!

·歐陽詢《九成宮》

雖然這個「大」字,

僅有三筆。

但每一筆都是漢字之基本:

橫,

一個常見的筆畫。

但是長短、輕重、走勢等,

也都很有學問,

且也很講究的。

此大字的橫,

可歸為中短橫之類。

撇則極力向左下方送腕至力盡。

筆筆生動,強健有力。

·歐陽詢《九成宮》

該字筆劃少而疏朗,

字形不宜過大,

以找准字的中心為準,

歐陽詢此字挺拔而遒勁。

這個橫為較短的長橫,

有時也寫為中橫;

另外,

對於這個彎勾,

大家要注意出勾的方向。

·褚遂良《陰符經》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

「水」字可以寫程一個左右對稱的圖形出來,

但是那樣會顯得死板。

褚遂良筆下的「水」,

較有特點的便是這個捺了,

穿過了中豎,

所以不會顯得不協調,

反而有種姿態美,

這也正是這個字的巧妙之處。

·智永《楷書千字文》

「雲」這個字也是屬於筆畫不多,

但結構很重要的單字。

「雲」這個字要注意幾點:

短橫勿過短,長橫勿過長,

短橫約為長橫的二分之一,

兩橫之間切記不要寫散。

另外,

第一橫與第二橫的距離與「厶」的高度基本相等,

稍長一點的橫屬於居中位置。

末點是全字平衡的關鍵,勿輕,

注意角度和分量。

就像人站立腳的重要性一樣。

·趙孟頫《汲黯傳》

「乃」是形斜之字。

學過書法的朋友一定知道:

凡形斜之字不能「扶正」,

「扶正」了反而重心難穩。

要因字立形,斜中求正。

另外,

一般撇的最低點略高於底部勾的最低點,

最多相平。

若撇的最低點太低的話,

撇就顯長了。

·柳公權《神策軍碑》

「之」字起筆為右點,

別看它只是小小的一點,

寫好這個點後可帶出牽絲,

提筆斜入筆,然後向右上挑出,

撇筆起筆高,順著提筆的方向撇出,

出鋒處不能超過提筆的起筆處;

捺為平捺,

先迎著撇筆的方向向右上方運筆,

到提筆起筆處開始向右下運筆,

最後捺尖稍下壓。

·柳公權《神策軍碑》

「以」字形整體向右上斜,

但也是忌高的,

要適可而止。

第一筆豎提,

豎到位時要向左彎出、提筆向下頓再提出去;

第二筆注意要距首筆距離近一些,

第三筆順勢起筆、高揚,撇出圓弧,

最後的「點」收筆位置不要低(與左邊頓筆處平齊)。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非」這個字注意不要寫大了,

每一筆宜粗壯。

左側的豎不要太長,

左邊一二橫抗肩,

第三橫寫成提筆的形式。

右側的豎起筆高揚,

較左側的豎略長寫,

收筆比左豎稍低或者平齊,

右側的三橫注意重心都在一側,要向下。

·柳公權《神策軍碑》

「不」這個字是獨體字,

第一橫非常重要,

掌握著整個字的走勢。

第二筆撇的起點在橫的中間略微偏右一點,

第三筆的豎可略微往左帶一點彎兒,

這筆最難,

注意和撇的交點處注意不要過多停留,

第四筆的長點要注意與撇的角度關係,

與豎的距離宜對稱。

·柳公權《神策軍碑》

又一個獨體字,

「日」字的難點在於橫折處,

要多臨帖和勤加練習。

第一筆的豎可稍細一些,

第二筆橫折起筆可以不封口也可以稍稍虛接,

折下來的豎較左豎粗一些、長一些,

第三筆的橫短可以與左豎實接,

稍微向上斜,

最後一筆橫注意要封口。

由於時間的關係,

書海只列出了10個筆劃較少的單字,

不知道聽完書畫君的講解後,

你們學會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之海 的精彩文章:

別總想著書法速成了,好好看看民國《習字入門》吧!
很多街頭藝人寫的字很好看,為什麼他們不拿去賣?

TAG:書法之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