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子與佛教徒不同

佛子與佛教徒不同

數學有數學的語言,物理有物理的語言,在數學中三角、幾何、函數又有著不一樣的語言,知識是有形的明顯的,尚且如此。覺悟的經典也有它的語言,卻是無形的生命語言,以我們的概念或觀念來解,或是南轅北轍,完全跟它無關。

比如當中講佛子,我們現在講叫佛的弟子或佛的兒子,意思就是現在正在發芽的那個生命因素。他已經到成材了,那個種子發芽以後,成為可用的材都還是佛子,所以不用太自大,以為自己有多成就。要知道稱為佛子,是菩提種要發芽成長以後,假如沒有,那只是外相。

我們要學的是佛家佛經跟論學,不是佛書,也不是哲學,只要講到佛書跟哲學的,把佛教的經典當做知識就叫佛書;再用邏輯推理,就是佛學。這個時候,是佛教文化的佛教徒,而要稱為一個佛子,是佛陀真理的佛弟子。

這兩條路要走清楚,走在佛弟子的這條路上,叫做菩提道,在菩提道上,追求的是佛陀的真理。你假如說是走在佛學路上,追求的是佛學專家,要稱為佛學專家,成為佛教知識的人才,那叫佛教徒。等而下之的,那就多了,佛教文化的信徒,專門從儀式儀軌上來講。

現在講宗教文化的多,講宗教真理的少。佛陀真理這個部分,最原始最原始的佛教精神所在,就是真理。要知道站在教化眾生的立場上,要的是佛教文化;那麼攝受眾生,進入佛門以後,是要他走到佛陀真理的這條路上來。

假如只攝受眾生在佛教文化裡頭,福報最大,會有用不完的名與利。當一直吸收這些名跟利的時候,就完蛋了,當然有很大的福報。

假如發心把眾生攝受進來,要他走上菩提道,不容易啊,一萬個有一個走上去就不錯了,而絕大部分,是在佛教文化里,以等級上的提升到佛教學問這邊。那麼做一個好好的修養的人,他只能做到這裡。

凡夫不懂得謙虛,修養好的人他會隱藏,我們用「生住異滅」談這個區塊(見生住異滅圖),凡夫生死在滅這個地方意識形態太多了。

修養的人生是善惡念,在「異」這個地方,對概念的產生,有分別心,但是,不輕易的表達出來。表達就到了「滅」的範圍。所以人家侮辱,羞辱你,說你怎麼樣,你不動,但是會很僵硬,因為內心有分別。人家說你好怎麼樣,你會很高興,但是高興你也不表現,表示有修養。

我們在講修行,是要進到「住」這個地方,就是沒分別。異這個地方,有一個染識。到了凈識的地方才有可能開始修行,那你現在連這個凈識都沒有,只有意識形態,別講相應,因為連異這地方基本的人格修養人格都沒有,通通錯。

把業識身過完到概念,他為什麼會有那種好惡分別會產生,因為有異這個中心價值觀在。比如這個人罵你,為什麼罵你,你怎麼不把他當做說他在幫你消業障。

人家罵你,你就火起來了,這個就是你的中心價值觀有一個「他這樣講的意思就是罵我」,所以你有這個分別。當你沒有這種分別的時候,他在罵你的那個相會變成「哦,他在幫我消業障」,消業障不一樣了。當然消業障也是一種分別了,但這種分別是善,他在罵我是惡,你的中心價值觀在這邊分別,因為你是善「啊,他在幫我消業障」這叫善惡念,因為你有中心價值觀在。

當你把這個中心價值觀除掉,他也沒有幫我消業障,也沒有罵我,是一種概念,他在講什麼,他在講什麼而已,只有這麼單純的他在講什麼。到這個地方,不起分別心,就到「住」這裡面來了,才有可能開始進入修行!(海雲導師講十行,圓明提綱撮要Ⅲ1-8)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自然的生命靠一個力量活著
斷不掉煩惱習氣是人最大的痛苦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