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我很有錢,但存款為0」 我們採訪了500個真正有錢的人

「我很有錢,但存款為0」 我們採訪了500個真正有錢的人



「我很有錢,但存款為0」


我們採訪了500個真正有錢的人





我們為什麼要做這樣一次採訪呢?




前段時間,「我27歲,沒有存款」這個話題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其中很多人的觀點是,

「沒有存款怎麼了?我很有錢,只是存款為0啊。」



這讓我們開始思考:




1.沒有存款,算得上有錢人嗎?


2.他們賺的錢都花去了哪裡?

3.他們又是為何,主動或被動的沒有存款的呢?




為此,我們採訪了500位年輕人,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01




@Maggie,25,自由撰稿人




我曾經問過一個女朋友努力存錢的原因,她的答案令我非常吃驚。




她說,

「存錢當嫁妝啊,等結了婚就給老公孩子花。」




必須要承認的是,很多女生存錢的原因未必是為了結婚,也有可能是買房買車,或者單純覺得,銀行卡里的數字會帶給自己安全感。



但世界上還有一種女生,她們不存錢,但有的人旅行去了幾十個國家,有的人花大價錢深造讀書,也有的人換不同的衣服鞋子只為自己高興。




難道這樣的人生,不富有嗎?



一個女孩給自己最好的禮物,不一定是足夠的存款,也可以是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見不同的世面,有不同的活法。






02



@菜菜,24歲,普通白領




我是個存不住錢的人。




我大學畢業兩年,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單身,和父母一起住,工資基本上只負責自己的開銷,唯一額外的固定支出大概就是給父母的生活費。




但我還是存不住錢。




沒辦法,想買的東西太多了。化妝品不想用便宜的,稍微貴點就要幾百塊;包包就更不用說了,好一點貴一點的還要靠信用卡;廣告公司平時聚餐啊活動啊也比較多,衣服總得多準備幾件吧……




大學畢業以後,最明顯的感覺就是,錢真的不值錢。原來生活費都靠父母給,根本不覺得;現在全靠自己,發現錢是真的很難賺,更別提有存款了。




但一想到,「萬一以後遇到什麼事兒,需要我出錢怎麼辦?從哪兒找錢?」就有點焦慮。




不過我問了父母,他們說已經準備好了養老治病的錢,讓我管好自己就行了。




現在我可以保障自己不會被餓死。不過這個世界上,但凡有手有腳,就不會被餓死。









03




@阿若,23歲,女白領




我是那種在很普通甚至有些貧窮的家庭里長大的小孩。




從小到大,媽媽最常跟我說的一句話是,東西不用太貴,只要能用就行了,用起來都一樣。




我一直對此深信不疑。




直到前幾年,我開始自己賺錢,並在上司的慫恿下買了第一個名牌包。




刷卡拿包的那一瞬間,我第一反應是打給我媽媽,

便宜和貴的東西,真的不一樣!




不是貴的東西一定是最好的,但貴的東西確實會讓你充滿底氣。當你買得起最貴的包包和鞋子,你會覺得自己金光閃閃,走路帶風。




從那時開始,我就不想存錢了。




我只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把自己養得很貴,來彌補幾十年前那個總是羨慕別人的小女孩,告訴她:你本來就很值得。






04




@伊坂,27歲,自由職業者




之前有段時間,網上流行一個名為「成年人一定不要做的事情」清單。




裡面有一條是這樣說的:千萬不要為了省錢,買16G的手機。




如今我想把這句話改成:

千萬不要為了存錢,省吃儉用買最便宜的東西。




為什麼?




為了省錢買16G的手機,你會在未來因為內存不夠一邊心煩一邊加錢買內存條;為了存錢省吃儉用,你會在未來對著衣櫥里幾十塊包郵的衣服、開膠不能穿的鞋子悔不當初。




這個世界,永遠是一分價錢一分貨。看上去花錢少是佔了便宜,但將來你一定會花更多的費用和精力彌補損失。




你還年輕,要買東西,就買自己能力範圍內最好的。




你每天辛辛苦苦地賺錢,為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買得起自己想要的東西,配得上更好的人。









05




@子茗,23歲,玩命工作的實習律師




我看了那篇《27歲,我沒存款》的文章,感覺說的就是我本人了。




工作普通,一個月收入七八千,月消費八九千,更別提存款了。人人都焦慮,別人焦慮啥我不知道,反正我焦慮就是因為沒錢。




但我口中的沒錢,不是指真的沒錢,而是

覺得錢怎麼都賺不夠。




我想要的東西太多了。我想背最新款的包,想加薪升職,還想擁有一個帥氣的男朋友。




人的慾望總是無限的,而努力賺錢和花錢,能讓我慢慢補全自己的慾望,能讓我覺得人間其實很值得。




不存錢沒什麼不對,花錢更沒什麼不對,只要自己能負擔得起。




我距離27歲還有四年。




我其實不怕27歲沒有存款,我怕的是,

每每看到電影里「十年以後」這樣的句子,總擔心這句話就在下一個醒來的早晨等著我,讓我到

37歲、47歲的時候,仍然過著一眼看到頭的生活。






06




@人間,33歲,創業者




說實話,我到現在都沒意識到存款的意義。




父母告訴我,存款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比如生病啊,破產啊,沒有錢總是不行的。




這句話我承認。但我想補充一句,沒有存款並不代表沒錢。




生病啊,破產啊,我賣一套自己的房子不照樣可以解決嗎?

更何況,均價5萬一平的房子,我有兩套。




我不存款,不是因為沒錢,恰恰是因為有錢,所以更注重投資和理財,所以更要讓賺到的每一分錢,都更有價值。




有一個詞兒叫做「睡後收入」,顧名思義就是指不管幹不幹活兒,哪怕睡覺都能賺到的收入。




把錢用來投資或理財,爭取擁有更多睡後收入,才是我的目標。









07




@雪落,28歲,婦產科醫生




我屬於結婚比較早的。




我和老公平時基本上都是各花各的,除了每個月固定拿出的「家庭費」,基本上不存錢。




我從來不會關注商場的打折促銷,也不會刻意省吃儉用,不多花一分錢,但也絕不會委屈自己。




我平日里用的化妝品都是最好的,堅持去健身房,寧願少買衣服也絕不會買地攤貨。




我和老公每年都要旅遊兩次,能住五星酒店絕不住四星,能花高價玩的放鬆卻不貪便宜隨便報團。




我特別不理解那種,一旦結了婚就省吃儉用,捨不得花一分錢,恨不得掏空自己來養活老公孩子的女人。




女人如果處處忍讓、處處委屈自己,活得特別便宜,那麼男人就不會願意富養你。






08




@小小,27歲,百萬公號創始人




我們公司里有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




他們表面上背著LV,穿著Burberry,用著神仙水,但背地裡存款為0。




在某些人眼裡,這大概就屬於愛慕虛榮了吧。




但你知道嗎?

他們比誰都拼,一篇稿子能改無數遍,加班能加到12點,忙起來飯都來不及吃。




等到發工資的時候,他們才毫不猶豫地點開購物車,選中那件心儀已久的包包,立刻付款。




他們沒有存款,可活得比誰都盡興。




我特別討厭「被xxx

毀掉的年輕人」的說法,

拜託,年輕人哪那麼容易被毀掉!




你說他們不能吃苦,事實上為了喜歡的事情比誰都拼;你說他們愛慕虛榮,事實上他們是真的買得起;你說他們用花唄是愛慕虛榮,事實上他們比誰都重視花出去的每一分錢。




年輕人從來不會被輕易毀掉,相反他們比誰都站得直。









09




@大熊,25歲,工程師




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正長大的標準,不應該是存了多少錢,而應該是能否為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錢負責。




剛畢業的時候,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我和父母都會因為存款大吵一架。




他們無法理解,我怎麼能一分錢都不存,動輒花整整一個月工資出國玩。我同樣無法理解,他們怎麼能不投資理財,明明有錢卻連件新衣服都不捨得買。




吵了幾次,也就想明白了。

往小了說,這是兩種不同的消費觀;往大了說,這根本是兩代人無法跨越的鴻溝。




不用彼此說服,彼此尊重就可以了。




但若有那麼一天,還是希望我的父母能明白,他們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了,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更能對花出去的每一分錢負責。






10




@煎蛋,28歲,國外留學後國外工作




我現在在法國,隔壁住著一位老太太。




她年輕的時候做設計師,賺了很多錢,買了兩套房。去過幾個國家,結過幾次婚,也揮霍了大部分財產。




如今她老了,不靠兒子也不靠退休金,靠著老房子收租金,把自己和小院子打理得精緻毫不含糊。




我們中國人,喜歡過苦盡甘來的日子。年輕的時候拚命吃苦努力,等到老了才守著存款開始放鬆享受。




但在國外這些年,看了許多年輕時活得洒脫甚至瘋狂,到老兩手空空卻照樣輕鬆自在的人,開始覺得提前嘗夠了人生的甜也沒什麼不好。




存錢和花錢也是一樣。




我還年輕,還賺得起錢,要的不是存款里無用的幾個零,而是千金難買我樂意的當下。




自由是什麼?




不是過想要的生活,而是無論何種生活都樂在其中,並能為自己負責。









11




@MIA,30歲,小公司副總




如果把錢看得太重,就會忽略了一個問題:




你在沒必要的地方省,總會在有必要的地方補花出去,省的是錢,花出去的卻是你的時間和心情。




如果一件東西你因為價格原因而忍痛放棄,將來你一定會後悔的。




因為你可能會花更多的錢去彌補這個缺失。




我身邊有些富二代朋友,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來不在花錢上浪費時間和精力。他們會把這些時間和精力,用在思考如何才能賺更多錢上。




當我也和他們一樣,慢慢學著不為了存錢而省吃儉用的時候,整個世界都變了。




我不在乎花高價買名牌,反而在意如何才能賺到更多買名牌的錢。




價值判斷影響眼界,眼界影響格局,格局影響一生。






12




@聞言,29歲,有獨立工作室的攝影師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想過要省一點、要把錢攢著以後花,等有錢了再好好彌補自己。




但別忘了, 二十歲的錢到了四十歲依舊只是錢,但二十歲最年輕美好的我們,到了四十歲卻成了另外一副模樣。




我不想到了四十歲的時候,才穿得起二十歲時想穿的裙子,寧願現在辛苦一些、努力一些,多賺錢多花錢,也不想留下一堆遺憾。




在最美的時候打扮自己沒錯,花明天的花唄買今天的衣服沒錯,及時行樂而不是苦盡甘來也沒錯。




越長大快樂就變得越難,如果此刻想要的快樂,剛好能滿足自己,為什麼一定要等留下遺憾的時候再後悔呢?




遇到喜歡的東西就買吧,貴點就貴點,反正我們已經很難遇到喜歡的人了,何必還難為自己不去買喜歡的東西呢。




畢竟遇到喜歡的人,他也不一定喜歡你,但遇到喜歡的東西,只要你出錢,它就屬於你了。










有些人吃頓飯一千覺得太貴,只有把一千安安穩穩放進銀行才算放心。




有些人買名牌一萬兩萬不眨眼,還房貸幾千就心生抵觸。




因為在每個人心裡,花錢的意義和目的是不同的。




有些人以「錢」為核心,想的是十年二十年的以後,要溫飽,要生存,所以錢比什麼都重要。




有些人以「生活」為核心,想的是今天明天的眼前,要快樂,要幸福,所以高興比什麼都重要。




哪一種都有道理,哪一種都沒錯。




重要的是,你能否為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錢負責。

在這個前提下,從只在乎花多少錢,到越來越在乎花錢的享受和體驗,本身已經算是一種進步了。




這世界就是,一些人總在不停嘗試挑戰新的生活,而另外一些人只會指指點點,到最後才發現世界已經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讀 的精彩文章:

男子深夜街頭嚎哭:摧毀一個家庭有多容易?

TAG: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