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街頭採訪500人,原來記憶里最好吃的飯就是家的味道,網友哭了

街頭採訪500人,原來記憶里最好吃的飯就是家的味道,網友哭了

活到現在,有三樣飯菜是我的最愛,一是我媽的豆角燜面,二是我爸的五香鹵煮,三是楚先生的番茄雞蛋面。

這三樣,不管何時想起,都是一種幸福的味道。

街頭採訪500人,原來記憶里最好吃的飯就是家的味道,網友哭了

01


我媽做飯,說實話,家常一般,除了燴菜和燜面,所有飯菜都會咸。

尤其結婚後,回家,我媽下廚更緊張,總怕他的女婿吃不慣。

但在我的記憶里,我媽的豆角燜面,是誰都代替不了的味道。

哪怕後來,我吃過很多燜面,素的,肉的,都比不上我媽做的。

記憶里,我媽做燜面最好吃的一次,是一個夏天。

在我們老家,夏天是屬於番茄和豆角的季節,我媽會把豆角切的碎碎的,番茄也切成小丁,和雞蛋一起翻炒,PS:應該是這樣,我媽做飯的時候,我沒看。

反正只要我媽做燜面,我和弟弟不管幹啥,都會像貓一樣過來。

或是隔著鍋蓋,使勁吸鼻子,把燜面的香氣吸到肚子里;

或是偷偷掀開鍋蓋,用筷子挑幾根麵條偷偷放在嘴裡,然後在我媽爆發之前趕緊溜;

實在受不了了,我就跟弟弟開始纏著我媽,一遍一遍的問:

「什麼時候熟啊?熟了吧。」

「不熟,再等等。」

5分鐘之後,繼續問:「熟了嗎?熟了吧。」

「沒熟,再等等。」

有時候,我媽實在看不去,就給我跟弟弟,先挑出來一筷子,我倆像饞貓一樣,迅速吃光,抱著碗,看著表,陶醉在鍋蓋小孔冒出的蒸汽里···

等到熟了,一人一大碗,一口麵條,一口蒜,那滋味真叫爽。

所以,直到現在,我不管吃麵條,吃包子,吃餃子,都要吃蒜,楚先生打死也想不到,原來我這麼彪悍。

街頭採訪500人,原來記憶里最好吃的飯就是家的味道,網友哭了


(我媽做的沒找到圖,自己炒的速食麵濫竽充數一下)

街頭採訪500人,原來記憶里最好吃的飯就是家的味道,網友哭了

02


我爸做五香鹵煮,只在過年,物依稀為貴,所以我爸這道秘制五香滷肉,就成了過年時候的壓軸大戲。

做五香滷肉那天,一定是在除夕,因為這天晚上,大家都會熬夜看春晚,當真是個吃肉的好時節。

我爸滷肉的做法,至今尚不得知,只記得每每滷肉之前,我爸都會讓我看看他手裡的香料,然後說這就是滷肉好吃的秘密。

那時候,我家還是用煤球,鹵一鍋肉,大概需要3塊煤球,我爸每隔半小時,都要在煤球爐子前,轉兩圈。

看著春晚,斗著地主的時光,肉的香味就會飄過來,越來越濃。

「真香啊。」

「香吧。」

「香。」

挨到出鍋,掀開蓋子的一瞬間,一家人都會圍著鍋子感嘆,肉香撲鼻,拿筷子往肉塊身上輕輕一插,筷子頭立馬就進去了,舔舔筷子上的汁,又咸又香。

這時,我跟我弟,總會連忙遞過去早已準備好的碗,等著我爸給我們盛肉。

「爸,我這塊太小了,沒姐姐的大。」

「瞎說,你那塊都是瘦肉,我這塊還有肥的呢。」

「別爭,大晚上,一個人最多吃兩塊,不能多吃,吃多了膩。」

「不膩,不膩。」

「不膩,也不能多吃,明天隨便吃。」

現在想想,真的是懷念啊。

街頭採訪500人,原來記憶里最好吃的飯就是家的味道,網友哭了


(我爸去年鹵的肉)


街頭採訪500人,原來記憶里最好吃的飯就是家的味道,網友哭了

03


嫁給楚先生之後,楚先生光榮的掌管了廚房。

一手番茄雞蛋面,那叫一個絕。

直到現在,隔一天不吃,就難受,想得慌。

為此,我常常調侃他,是不是在面里下毒,搞得我上癮。

他說,上癮最好,抓住一個女人的心,先抓住一個女人的胃。

楚先生做的番茄雞蛋面,材料實在平平無奇,很多時候,材料還是我準備的。

番茄2個,雞蛋1個,麵條1把,小蔥1根,準備完畢後,我就把楚先生喊過來。

「師傅,都準備好了,您老開始吧。」

「嗯,準備的不錯,出去吧。」

「我看看,學學不行嗎?」

「不好意思,楚家雞蛋面,傳男不傳女。」

其實,看他動作,番茄炒炒,雞蛋炒炒,水開了下麵條。

要說也沒啥,只有一個原則,就是我不能任意篡改他的步驟。

比如,想下一把青菜,不行,他說青菜會破壞麵條的味道。

比如,我想把火開大,讓水燒的快一點,不行,他說火候不對,影響發揮。

此時此刻,我只能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乖乖的等。

直到他喊,小崽子,吃飯了,我才跑過去看。

紅紅的湯,黃燦燦的雞蛋,白白的麵條,真真看著有食慾。

至於想吃的青菜嘛,楚先生也不是不近人情,總會另炒一盤。

吃面的時候,還會貼心的拿來醋和大蒜,看我吸溜吸溜的吃。

我一邊吸溜麵條,一邊感慨萬千:

「你這個男人娶到我真是賺大了,一碗面就養活了。」

「胡說八道,這可是窮盡畢生所學做出的,世界上僅此一家,別人根本吃不到,誰賺大了。」

「好,我賺了,鍋里還有嗎,我再來一碗···」

街頭採訪500人,原來記憶里最好吃的飯就是家的味道,網友哭了


(楚先生做的面,隨便一張)

人越長越大,好像吃父母做飯的機會就越來越少。

我們把胃留給了應酬,留給了外賣,卻無法留給親人。

很多時候,不是不想,而是身不由己。

有機會,還是多多回家,幫著父母做做飯,他們一定很想你了;

有時間,還是多多自己做飯,給家裡增添一點煙火氣,也給自己的胃一個喘息;

你餓的時候,有沒有想家,想念家的味道,想念父母的手藝···

出門在外,不管吃過多少山珍海味,總會在不經意間,蹦出來一句話:

這道菜,還沒我媽做的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瘋語 的精彩文章:

北京姐妹花推著輪椅,帶母親環球旅行,網友:生女兒真好
500個已婚婦女告訴你:女人最大的安全感不是好老公,而是有錢

TAG: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