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高度自信會推進社會創新?聽聽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怎麼說

高度自信會推進社會創新?聽聽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怎麼說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一些國家的創業率較高可能是因為那裡的人們通常更加自信。該學院經濟心理學助理教授邁克爾·穆圖克里希納(Michael Muthukrishna)帶領來自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科廷大學和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解析了不同種類的高度自信。近日,穆圖克里希納接受本報記者的專訪,闡述了高度自信與創新發展的關聯。

正確認識高度自信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的研究小組為什麼研究高度自信對於創新創業的影響?

穆圖克里希納:我們希望解析不同文化因素與創業率之間的關聯,探究是什麼因素刺激了創新與創業。高度自信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也是整個研究計劃的最初部分。對多樣性的包容也對創業率產生了很大影響,不過此次研究並未涉及這一方面。

通常來說,高度自信對企業發展有利有弊。例如,過去的研究表明,高度自信的首席執行官做出的投資併購決策更差。但也有研究發現,高度自信的人可以承擔更多具有挑戰性的項目,在面對逆境時有更好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我們希望探究高度自信是如何激勵個體進行創業的。

《中國社會科學報》:如何定義高度自信?

穆圖克里希納:高度自信被定義為,對自身水平的評估高於客觀真實情況。在研究中,課題組討論了不同類型的高度自信。其一,自我高估,即自我評估高於自身的實際水平。例如,在投籃比賽中,你認為自己能夠投10中7,其實只能中5個。其二,對自己與他人之間強弱對比的評估高於實際情況。例如,你認為自己在學校的表現處於前10%的位置,而事實上只處於前50%的位置。其三,堅信自我評估的精確程度,例如,你可能對自己處於前10%這一預判深信不疑,但對別的事情則不太確定。

《中國社會科學報》:請您闡釋一下針對高度自信程度的測量方法。

穆圖克里希納:本次衡量高度自信程度的測量方法是對過去測量方法的一種回應。此前的方法通常是基於樣本群體,以群體平均值作為對比參考。例如,向受試者提問,你是否認為自己比平均水平優秀?如果在一個群體中,有超過50%的受試者作出肯定回答,則判定這一群體高度自信。這種測量存在一種可能性,即真實水平最高的人,其自信程度反而最低,而真實水平最低的人,其自信程度反而最高。因此,在測量自信程度時,很重要的一點是圍繞個體開展測量。

為此,我們在測量時,重點關注了受試者預測水平與其真實水平之間的差異,以此衡量個體的高度自信程度。研究人員在中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進行了測試。每名受試者均握有10枚硬幣,當他確定自己的自信程度達到80%時,就把10枚硬幣都投放在這一自信區間;如果不太確定自己屬於哪個自信區間,則可以在每個區間都投放一枚。以此方法,既可以通過平均值測得高度自信水平,也可以測得受試者對這一評估結果的相信程度。

高度自信深刻影響個體與社會

《中國社會科學報》:在研究中,團隊有何發現?

穆圖克里希納:相較而言,受試者中的東方人,對自己的評估更為不確定,且更傾向於分散風險,尤其涉及現金激勵時,更願意規避風險。而西方人對自己的評估更為自信。此外,性別差異也證明,在個體層面開展自信程度測量並考慮個體實際水平的重要性。研究顯示,男性對自己的評估非常自信,而女性對自己的評估則較不確定。

《中國社會科學報》:基於經濟心理學的研究,您認為高度自信將如何影響個體與社會?

穆圖克里希納:這是一個複雜的話題。研究顯示,儘管大多數的創業者會以失敗告終,但在某些情況下,高度自信可能會推進社會創新。對於個體發展來說,循規蹈矩可能更有利。而就整個社會層面而言,更多的人有自信地嘗試不同的發展方向,會對社會發展產生推動作用,即便這可能不符合個人利益。例如,矽谷被視為創業者的天堂,但實際上,大多數在矽谷創業的人是以失敗告終的。對於這些人,更好的選擇可能是一份穩定的工作。

一些國家通過教育系統以及媒體,積極鼓勵個體發展高度自信,以促進創新。高度自信應包含對自己能力的準確無誤的判斷,伴隨著認清自己的優勢和缺點、局限和能力。可以說,要成為一名企業家,你必須相信自己比其他人有更大的成功機會,你有別人所沒有的特質,並且對這種信念充滿信心,才能促使你勇於承擔風險。如果你認為自己成功的機會大於他人,但是對這種信念不確定,那麼你很可能想要創業,但又不會付諸行動。如果你認為自己處於平均水平,也許你更傾向於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推進行為經濟學理論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的下一步研究計劃是什麼?

穆圖克里希納:繼續研究高度自信與創業率、創新發展之間的聯繫,同時研究對多樣性的包容,並對之前提出的假設進行實證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報》:行為經濟學日益發展,您如何看待該學科未來的發展方向?

穆圖克里希納:現實生活中,行為經濟學在推動公共系統效率提升、幫助消除偏見等方面取得了應用性成果。行為經濟學可以幫助人們生活得更為高效。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以驗證諸如「助推理論」(Nudge Theory)等理論的可靠性。這一學科還在發展中,未來需要強化其理論構建。

(駐倫敦記者 趙媛)

原標題:高度自信更容易激發創新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劉淼 排版編輯:劉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核心期刊更容易出高被引論文,原因不只是權威尊崇那麼簡單!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