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變亂到來時,什麼人最積極?

變亂到來時,什麼人最積極?

周六/新中國老照片系列/宋燕(文)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

《白鹿原》是一本好書,它寫出了一個大的社會變動到來時,有著不同境遇、懷著不同心思的人,如何主動被動地加入或被裹挾進去,產生了不同命運變故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大部分懷著真誠的理想投入革命的人,在革命成功前都死了,而心懷叵測為著投機目的參與的,卻大概率活到了最後,而且結局不錯。

現實往往如此。

1966年,一篇「炮打司令部」掀起了文化大革命的風暴,紅衛兵、造反派蜂擁而起,衝擊黨政機關,揪斗教師、領導,進而抄家、打人、武鬥,社會進入全面的無政府狀態。

今天我們回顧這段歷史,討論到的、參與反思的往往是最初沖在前面的學生,他們中的大部分懷著單純的理想主義熱血,被激發出種種暴戾的行動,但這一批人,並不是當時唯一的參與者。還有很多人,隱沒在了歷史當中,這些人,是任何大的社會變動時,都會迅速活躍起來的人。有一些論文和書研究過這些人,《中國是怎樣從文革走向改革的》書中對此作了個總結。

1

歷次運動中的失意者,希望在新的運動中平反、復仇

文革的口號是打倒當權派,因各種原因對社會現狀存在不滿情緒的人率先加入到「造反」隊伍當中,其中有一類與1966年前歷次政治運動直接相關。

1957年後一系列以階級鬥爭擴大化為特徵的運動使黨內外一批幹部、群眾受到錯誤處理,他們希望這次運動能改正自己所受的不公正處理,因而把矛頭指向曾經處理過自己的領導機關和「整」過自己的領導幹部。1966年底至1967年上半年,各地要求翻案的人增多。福建省一部分革命老區及原地下黨活動地區的農民進城,與造反學生、工人結合起來,批判省委負責人,要求給當年受到錯誤處理的地下黨員平反和恢復黨籍,給他們的子女安排工作,批判某些南下幹部排斥打擊地方幹部。

在安徽、江蘇等地,出現許多「四不清分子」要求重新審查、改變結論的問題。在全國範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過1957年的右派、1959年的「右傾機會主義分子」要求解決自己所受不公正處理的問題。有的以某種鬆散組織的形式提出「平反」「返城」及回原單位工作之類的要求。根據《「文革」時期的農民「造反」組織及其活動管窺》中的統計,在福建省農民「造反」組織的領導或骨幹分子中,有相當部分是多次政治運動中受打擊者。如「四清」運動中有所謂「四不清」問題的幹部,歷次政治運動中被開除或清洗的幹部,有「歷史問題」的幹部等。

2

對官僚主義和特權不滿的人

他們希望批判官僚之前不斷的階級鬥爭擴大化,以及傳統的官本位,給官僚主義、特權的滋長提供了豐厚的土壤,造成各種形式的干群矛盾。「文革」爆發後,一部分群眾出於對官僚主義作風和特權的不滿,以為這場運動是解決干群矛盾和官僚主義的時機,他們把長期壓抑著的不滿訴諸各種批判活動,以激烈的言行向所在單位、所在地區的領導「開火」。

3

一些有經濟訴求的人

謀求解決實際問題政治目的的參與者只是運動中的一部分,更多的人關注的是實際的利益。1966-1967年,還有很大一批人,他們只是打著「造反」的旗幟,衝擊他們不滿意的領導幹部和領導機關,希望解決一些關係自身利益的經濟問題,如增加工資、臨時工轉正式工、60年代初下放工人返城、下鄉和支邊知識青年要求返城安排工作、集體企業轉國有企業等等。在不長的一段時間裡,諸如此類的組織大量湧現,相當活躍。

1966年10月24日,無錫市工廠企業臨時工500多人集會成立「無錫市臨時工革命籌委會」,要求固定工作,提高工資,這一訴求很快擴大至全市。他們組織或參加了各種「造反」組織,活動非常積極。

11月間,天津「革命青年臨時工造反總部」發出題為《堅決徹底砸爛反動的臨時工制度》的傳單,認定它是剝削階級的反動制度,是違背毛澤東思想的,要「砸爛」和廢除。12月,成都地區幾十個企業的數千名合同工組成的」鏟資戰鬥團」提出,合同工制度是資本主義的產物,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行合同工制,是資本主義復辟的標誌,並成為「走資派」推行「資反路線」的工具。11月至12月間,長春市100多個單位的部分炊事員成立了「長春市炊事員紅色造反團」,要求提高工資,減少工作時間,增加福利和糧食定量。在全國範圍內,一些轉業、複員軍人成立了「紅衛軍」串聯、活動,要求解決工作或安置中的一些問題……

在上海,自1966年10月後,各個工廠企業的「造反隊」紛紛成立,當年11月中旬,造反派們發現許多過去要經過處、局、部層層審批的請示、報告,現在抓住一個「頭頭」簽一個字就解決問題了,於是「那一陣批鬥會開得既多又凶,批鬥會的目的往往就是要頭頭簽字,不簽就斗,一直斗到你簽字為止。

造反者認為「文化大革命」給自己帶來了解決切身利益的前所未有的機會,因而組織形形色色的造反組織提出各自的經濟要求。這之後,上海出現了大量奇特的造反組織,如上海精簡去外地農村下放工人司令部、上海工人支農回滬革命造反司令部、支內返滬造反總司令部、初小畢業生造反司令部、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住房問題調查指揮部等。

當發現了「造反」的甜頭後,一些人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漲工資、轉為正式工等外,慢慢發展到要東西、要外出造反補貼等等,「上海人力運輸裝卸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要求供應紅布,做紅袖章,「紅布共10匹,立即供應」,要上海市委書記陳丕顯簽字,不簽就斗。

由於工業、財貿系統基層普遍增加工資和福利,1967年1月3日一天就發生幾百個單位到銀行提款,上海各家銀行僅從1967年元旦到元月4日,貨幣流失量達千萬元。根據徐景賢《十年一夢》記載,上海港的幾個裝卸區,有一批工人鬧著要發「串聯費」,結果拿了錢擅自離開生產崗位到外地串聯,致使上海港的運輸幾乎癱瘓,港口物資嚴重堆積。1月1日至9日平均每天約有70多艘中外輪船因無人裝卸而停止生產,有一天竟停了114艘輪船。外國運輸船在港時間超過規定時間,須賠償非生產停泊損失,僅此項9天就要損失好幾萬英鎊。

4

火中取栗的造反者

這些人趁火打劫,更厲害的是靠著運動賺錢的。1966年12月28目,福建老區反修團一分團長在動員農民進城「造反」時說:「我們這次去螺洲,三頓上等白米飯,隨你吃飽飽的,一天七八角伙食,自已不要出一分錢,大家都可以去。今年生產搞不好,由葉飛(時任福建省委書記)負責,縣委和公社黨委要負責,誰叫他們要走資本主義道路,我們只好放下生產去反他們。」有的「造反派「頭頭宣揚:「參加我們的反修團,到縣裡省里造反,吃飯、搭車、理髮都不要錢。」這些「物質刺激」煽動了大批農民進城開會、「造反」。

政治運動可能都有一個崇高的理想,但規則一旦被打破,就像打破潘多拉的盒子,放出來的往往與理想無關。

END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系列爆文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20世紀最大的實驗——人類增長計劃770
一路向北的趙佶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