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道周《詩翰》

黃道周《詩翰》

黃道周《詩翰》

黃道周《詩翰》

黃道周《詩翰》

黃道周《詩翰》

黃道周《詩翰》

黃道周《詩翰》

黃道周《詩翰》

黃道周《詩翰》

黃道周《詩翰》 紙本楷書 24.9×29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己卯初冬(1639)。戴伯闇過集草堂賦得萬籟此俱寂。依韻和之。

邛唐何所有。瓦屋及松楹。已過希夷徑。合無鐘磬聲。鹿田依 竹貴。鳥道入林亨。對榻思前日。烏絲雙髩明。

買山難得隱。種葯此逃生。趁雪無家數。歸雲極老成。燈青疑虎過。葉積少僧行。何處還干 著。寒花覆石枰。

老經千慮澹。交剩兩人奇。弓馬辭初學。煙霞失玅醫。無官何所損。了事有誰痴。伏臈將家好。蟹柑細與期。

此意已難敗。惠莊語未殊。慣來休放鶴。倦去莫驚鼯。蚤割木奴種。閒分石丈圖。慙無車可借。況少杖頭蚨。

吾廬今不改。危屐幾能過。蟬 蛻頭臚穩。蠶眠腰領和。蒲團容細纈。欖逕許開迤。不復愁寂寞。新詩照薜蘿。

己同戴賦。意猶未極。因復屬韻。聊以自娛。

天地方遵晦 。江村半尚玄。去人猶未遠。入夜已泓然。石削羲農色。松支虞夏年。就中言語盡。各在鳥啼前。

野竹宜微雨。山花愛短廧。消多煙火夢。 引盡石林光。鶴怨平無害。雞棲穩未央。庭前抽宿莽。意不讓空王。

未識馬蹄趣。到無秋水時。青天垂露柱。白鳥墬蛛絲。滅火甑塵在。挑 燈樹影移。因君誦古句。覺有草蟲知。

魚鳥師吾意。龍蛇存此身。不知浮海路。頗與灌園隣。聊稍思公子。(無點去)依稀說古人。閒尋百 部史。各未點絲塵。

何曾愁轍跡。總不契驂驔。定法憑猿度。靜心許石參。柚香收白薴。鸝語斷黃柑。別向松濤下。蕭然結小龕。

屬五作成差可哦詠。適子庸至。復命賦之。其起語云。歷落無邊際。風塵何處消。天高宜聽鳥。海近不聞潮。殊覺助起。因復屬韻。遂成泛濫矣。( 宜聽。原作徒看。覺徒字玅)。

薄寒如不惡。晛雪豈須消。蟬殼黏高樹。鷗群散晚潮。林??車當客過。隔竹看人遙。假我無他願。白頭 送子喬。(送作傲)。

來禽何可侶。化石坐群猿。細草今無藉。迴風久不言。畫圖餘版築。蹄角斷輪轅。後死誰相媚。慙題古鹿門。

半畝雖安卧。投身百丈馮。瓦蟲穿石砌。巢鳥下雲層。高士頻遺屩。庸醫但折肱。小樓三五尺。猥與坐陳登。

蚤覺文章賤。今知禮樂陳 。桄郎生麵細。椰子入杯醇。越壑取泉苦。留冬割蜜新。松青龍戰後。少不得春春。

有識人偕寂。微風葉屢翻。斷編驚蠹老。瘞筆定鵞喧。 野菊蘇花樣。新池綉水痕。蟲箋與葯譜。過手未教存。(另行十字)。野菊燒檀氣。坳池刻水痕。

右萬籟此俱寂賦凡十五章。十月廿四日。書與胡元居

黃道周《詩翰》

黃道周《詩翰》

黃道周《詩翰》後幅頁 29.9×34.8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宋犖題跋:明末倪鴻寶。楊機部。黃石齋。諸先生詩文書法。皆有一種抑塞磊落之氣。必傳無疑。石齋先生楷法尤精。余向見先生請室中所書孝經。直抉鐘太傅之秘。心好之而不可得。此冊書萬籟此俱寂和韻詩十五首。真所謂意氣密麗。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絕。憶亡友柳愚谷堉。常推先生楷書。與張瑞圖並傳太傅衣鉢。余急止之曰。信如子言。蔡京當與蘇黃米三君子抗衡千古。不必以君謨易之矣。愚谷爽然自失。聊識此以博觀者一噱。康熙乙亥(1695)且月望後一日。題於平江公寓之韋菴。綿津山人犖。 。道周頓首。

本幅書於己卯年(1639),是黃氏五十四歲的小楷佳作。此作行距疏朗,筆法全由鍾繇變化而來,結體左右高低錯落,斜中取正;用筆樸厚精斂,但作風嚴峻,最能代表他的本色。

【資料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故-書-000228-00000)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鐵山摩崖石刻:大字鼻祖,榜書之宗!
書法筆力如何表現?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