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大約有多少個「正一品」的官職?全國僅僅這七個

清朝大約有多少個「正一品」的官職?全國僅僅這七個

「正一品」官職,在清朝的時候,屬於級別最高的官階。清朝官階分為九品十八級,每個官階中有正、從兩個級別。越往上的官階,官職數量越少。

到了正一品的時候,掰著手指頭算,全國也就六個。不過,這六個官職,除了少數幾個有實權的官職外。大部分都是榮譽稱號居多。或者死後追贈,或者職權有限。

第一類便是屬於榮譽稱號的正一品官職。這類官職叫:太師、太保、太傅。從地位上來說,這三個職位都位三公。最早的時候,太師是輔佐君王治理國家,總管王家事務的大臣。

太保監護國君,太傅是皇帝的老師。在三個實權在幾千年前設立之初,屬於非常有實權的官職。但是經過歷朝歷代的削弱,三公實權逐漸被其他官職替代,成為一種榮譽稱號。

不過,在清朝初期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比較厲害的大臣,可以得到實權的三公職位。順治皇帝時期,曾留下四位輔政大臣,幫助年幼的康熙皇帝,治理天下。

當時輔政大臣中的鈕祜祿·遏必隆就曾加封太師。地位非常高。但是,康熙親政,擒拿鰲拜後,遏必隆的太師官職就被撤銷了。三公職位至此以後,就基本成為一個虛銜,而且,都是死後追贈大臣時才會使用的官職。

第二類:大學士。清朝的時候,大學士有「三殿三閣」的說法,按照皇宮的布局,分為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大學士中,又有滿、漢大臣的區別。在順治、康熙時期,大學士中,滿族大學士的地位是絕對高於漢族大學士的。

但到了雍正時期,情況出現改變。雖然當時領頭大學士仍是滿族大臣,但其餘大學士的排名,按照資歷深淺,而不再區分滿漢出身。

不過,大學士雖然擁有實權,但隨著清朝設立軍機處後,不再擁有那麼多的實權。但在地位上依然很高。畢竟內閣是名義上最高的行政機構。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清朝會授予總督大學士的官職。這是為了總督在處理特殊任務時,擁有更好的許可權。左宗棠在擔任陝甘總督時,就曾授予大學士的職權。方便他調兵遣將,處理戰事。

第三類:領侍衛內大臣。這是屬於武將官職,掌管宮廷侍衛。作為禁軍最核心部分,侍衛是皇帝身邊最後一道屏障。這樣的一個位置,除了要求能力足夠,更要有很好的出身。

領侍衛內大臣的要求更為嚴苛。它的人選出身,必須是從八旗中鑲黃、正黃、正白三旗中挑選。這是八旗中的上三旗,歸皇帝直接管轄。擔任過這一官職的大臣,後來基本都是朝廷重臣。如鰲拜、索額圖、納蘭明珠等人。

第四類:掌衛事大臣。這個官職,主要負責皇帝、皇后、太后等人車駕禮儀。古代重視禮儀,皇家宮廷更是如此。即便是帝王,也必須遵循相關的禮節。當然,掌衛事大臣在負責禮儀的同時,也要負責保衛皇帝的安全工作。雖然負責的事情不多,卻極為重要。

最開始的時候,這類官職都是從從領侍衛內大臣中挑選的。所以,挑選的標準,自然跟從領侍衛內大臣是一樣。直到光緒年間,才擴大招選範圍。但也只是滿族、蒙古族的王公大臣中挑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會有多難過 的精彩文章:

抗日戰爭時期,小鬼子給中國女人注射一種藥劑,簡直真是畜生不如
他被趕出井岡山,組建了游擊隊,最後夫妻卻雙雙叛變,罪大惡極!

TAG:我會有多難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