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葉」只能「知秋」?

「一葉」只能「知秋」?

原標題:「一葉」只能「知秋」?


「一葉知秋」成語的最早發源可能是西漢年代成書的《淮南子》:「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據考證,在唐宋時代已化生成「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例如《唐庚文錄》:「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李子卿《聽秋蟲賦》中「時不與兮歲不留,一葉落兮天下秋」等。


所以可知古代「一葉知秋」的「知秋」是知秋之已到,而不是知秋之將到。即只是「以小明大」,以見到身旁葉落推知天下已秋,即空間的擴大。而不是「以現在明將來」的「見微知著」,即時間的延伸。


可是,作者在國家圖書館藏七八十本各種成語詞典見到的,卻都是見微知著的意思:「比喻從個別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出事物發展的趨向」。我認為這違背了古人原意。


從科學上說,「一葉」的信號本身有很大的偶然性,因為夏季也有落葉。夏葉就不能知秋。所以,現代物候學觀測中的落葉項目,僅觀測「落葉末期」(樹葉差不多掉光了),即取其大多數狀態。這主要也是為了避免偶然性。而且,也只有這樣,其觀測結果才能有地區上和時間上的可比性,以進行區域氣候差異和氣候變化研究。清代俞樾《茶香室叢鈔·梧葉報秋》中也說,「一葉知秋,雖古有此說,然安能應聲飛落?」說的也是落葉的偶然性問題。我們不能因為它本是一句大實話而主觀拔高對它們的解釋,這樣就會越解釋越糊塗。


此外, 「一葉知秋」還存在其他一些科學問題。例如,「以小明大」也是有範圍的。即「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因為春季發葉、秋季落葉的落葉樹主要只生長在溫帶。而兩極冰雪地區和寒帶,根本沒有落葉喬木;在赤道熱帶,那裡氣候暖熱,不知有秋,一般也沒有因秋季低溫而落葉的溫帶落葉樹。所以「一葉知天下秋」不過是古人因活動範圍有限,造成的認識局限性罷了。

還有,「一葉」並不只能「知秋」,即也可知其他季節。例如,中南半島柬埔寨豆蔻山脈以東的首都金邊及附近地區以及越南長山山脈以東的許多地區,夏季因處在印度洋西南季風的背風東坡,氣溫高而雨量少,喬木根部供水減少。因而紛紛落葉以自我保護,等到旱季過去再重新長葉。即在這些夏季落葉的熱帶季風氣候地區里,喬木就不是「一葉知秋」,而是「一葉知夏(旱季)」了。越過赤道,那裡的季節和北半球正好相反。即當北半球溫帶喬木「一葉知秋」的時候,南半球溫帶卻是春意盎然,即「一葉知(南半球溫帶的)春」了。


更有趣的是,在我國北方地區(包括北京),由於秋末和冬初常有強冷空氣南下,最低氣溫常可從零上突然降到零下,甚至零下5℃—10℃,這時的樹葉會在一夜之間在樹上凍枯,即樹葉雖仍呈青色而其生物學的生命卻已經結束。這種青枯葉子掉下來,那便該是「一葉知冬」了。


當然,文學界對「一葉知秋」的誤讀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中國氣候冬冷夏熱,春秋短促,因此國人十分喜歡春秋,常在詩文中並用。例如,秋有「一葉知秋」,春也有「一花報春」。唐人令狐楚《游春詞》中說,「高樓喜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南宋詞人陳亮《梅花》詩中也有「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香」。可見,這一葉和一花,都是「使者」,在文學家眼中當然便都是「以現在明將來」。可是從氣象學家看來,這不是消息,而是已成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遵義氣象 的精彩文章:

從全球1000幅作品中挑了13張,明年的氣象日曆有了!

TAG:遵義氣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