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藥效因「人」而異,基因檢測告訴您!

藥效因「人」而異,基因檢測告訴您!

作為醫療工作者,我們經常被問到下面這幾個問題:醫生,這個葯我怎麼吃了沒有效果呢?醫生,這個葯人家吃了馬上就見效,我的這個怎麼好像效果來的這麼慢呢?醫生,這個葯我吃了效果是有的,但是怎麼人卻很不舒服呢?不知這些問題是否也在困擾著目前正在服藥與疾病奮戰的你呢?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解釋。

藥效因「人」而異,基因檢測告訴您!


1藥物的劑量是如何確定的?

通常情況下,某個藥物最終上市前要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然後經過統計分析確定最終的臨床使用劑量。在這個劑量下具有最大的臨床有效率,達到80%~90%,這時還是可能出現這樣那樣不可避免的不良反應,這個是循證醫學的思路。我們使用藥物,希望自己是這80%或90%裡面的人,一吃就見效,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提前預知我是否在這有效範圍內。實際上這裡面是存在「試錯」的成本的。

2為什麼基因讓你與眾不同?

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對人類基因的研究越來越透徹,發現基因不僅能決定你的外表、性格等,還能決定你在吃藥時候的反應與療效。藥物進入人體發揮效果存在著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等過程,期間需要藥物轉運蛋白、藥物代謝酶和藥物受體等的共同作用來實現藥物效應,這些酶和受體都是蛋白,若編碼生產這些蛋白的相關基因發生突變,就會引發代謝和藥效性能的改變,甚至會產生嚴重不良反應。

舉個例子:臨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氯吡格雷,它是一種前體藥物,需要在肝臟內經過CYP2C19的代謝才能產生效果。研究發現,CYP2C19在中國人體內存在著多種不同的變異,會將患者對氯吡格雷的反應分為超快代謝型、快代謝型、中間代謝型和慢代謝型,從而導致患者的療效出現差異。其中中間代謝型和慢代謝型會導致患者應用氯吡格雷無效,風險增加,而這兩型的患者在中國人群中出現的概率大概在40%左右。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基因型就開始使用這個藥物的話,可能會延誤治療。

還有臨床常用的抗腫瘤藥物氟尿嘧啶,在很多腫瘤化療方案裡面都有,但是這個葯可能造成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和脫髮等毒副作用,如果反應強烈的話甚至會延誤治療。與這個藥物毒性和不良反應密切相關的基因是二氫嘧啶脫氫酶(DPYD),根據DPYD基因型的不同,患者可以分為快代謝型、中間代謝型和慢代謝型3種,其中中間代謝型患者DYPD的活性降低,使用藥物時應減低劑量,而慢代謝型患者則應換用其他藥物,否則會出現嚴重的毒副作用。

3哪些人群建議進行藥物相關基因檢測?

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如使用心血管藥物、精神病藥物、消化道藥物等;具有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史,或接受藥物聯合治療的患者;常接觸有毒物質,或某藥物治療效果長期不佳的患者;某些特殊人群;兒童或老年人。

4有多少種藥物需要進行檢測?

目前約兩百餘種藥物可以進行檢測,根據中國臨床實際情況,其中有4種藥物必須檢測,12種藥物強烈建議檢測,其他根據臨床實際情況決定。

藥物相關基因檢測可以科學地為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提供合理的依據,減少試錯成本,從而最大限度優化藥物治療效果,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對臨床個體化治療有極大的指導意義,變「千人一葯」為「一人一葯」,真正實現「因人用藥」。

藥師溫馨提醒,雖然基因是決定藥物療效與毒副作用的關鍵因素,但是其他藥物、食物以及環境因素對藥物的療效也會產生影響,因此請在醫師與藥師的指導下進行基因檢測、調整藥物。

作者:霍炎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藥劑科副主任 藥師

本文版權屬於上海葯訊,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健康 的精彩文章:

面部脂肪填充需要做幾次
月經期間為什麼不能做雙眼皮?

TAG:亦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