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軍在越南戰場上大規模使用落葉劑這種劇毒的原因是什麼?真相讓人震驚!

美軍在越南戰場上大規模使用落葉劑這種劇毒的原因是什麼?真相讓人震驚!

原標題:美軍在越南戰場上大規模使用落葉劑這種劇毒的原因是什麼?真相讓人震驚!


美國軍隊的歷史與老牌歐洲國家相比不算長,但近代以來其參與戰爭的場次在世界各國中首屈一指。美軍打的仗幾乎都是在境外發起的,每一仗都與開疆拓土、控制他國、攫取和保護海外利益等國家勢力擴張聯繫在一起。因此,美軍這些個仗不能白打,為取得勝利往往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在越南戰爭期間,美軍為清除遮擋視線和射界的熱帶雨林,用飛機大規模噴洒劇毒落葉劑,除對越南人和自然環境造成持久的殺傷破壞,也對眾多接觸到落葉劑的美軍官兵造成毒害,許多人戰後身患絕症,實在是害人又害己,貽害無窮。而美軍為了打贏罔顧一線官兵的生命和健康是有「傳統」的,曾屢屢使用這種不計後果連自家人一起「坑」的戰法。


越南戰爭的敗走麥城對美國的影響極其深刻:越戰改變了冷戰態勢,美國由強勢的一方轉入守勢,開始與中國改善關係,聯合抗衡咄咄逼人的蘇聯。越戰結束了美國二戰後25年的經濟繁榮,連年巨大的國防開支在1969年12月引發經濟危機,直到1980年代初才恢復。越戰嚴重撕裂了美國社會,加劇了種族與階層矛盾,激發了民眾大規模反戰熱潮。



美軍為何要破天荒地大規模實施落葉劑作戰?


要說美軍也是打遍全球,參戰無數,為何唯獨在越南戰場上大規模使用落葉劑?自有原因。1961年5月,美國軍隊以「特種作戰」小規模介入越南戰爭;1964年8月,美軍借製造「北部灣事件」全面介入越南戰爭,不斷增兵的美軍至1973年全面撤軍,累計向越南派兵310萬人。在整個越戰中,美軍消耗了800萬噸彈藥,是美軍在二戰期間消耗彈藥數量的3倍;這場戰爭美國共花費了4000億美元(1970年幣值),相當於今天的6萬多億美元;美軍付出死亡近6萬人、傷30餘萬人的巨大代價……總之,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是出了血本,卻最終沒有贏得這場戰爭,這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中國對越大力支援),其中一個因素就是越南特殊的地形地貌。


越南屬亞熱帶與熱帶,一年只有旱季雨季之分,全國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四分之三為山地和高原,西部長山山脈綿延1千多公里縱橫南北,東部沿海地區則遍布水網稻田,森林覆蓋率超過50%,原始森林比比皆是。越南地形狹長,以北緯17度線劃分南北方,整個越南公路稀少且標準低,北方正規的人民軍藉助山地叢林掩護,通過「胡志明小道」大規模越境到南方作戰,傷亡大了再潛回北方休整。在南方屬於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武裝力量也有二三十萬之眾,大多編成小規模游擊隊在密林深處和美軍周旋作戰。



越南戰爭期間,美國陸軍已實現機械化、自動化,美軍還擁有世界第一的海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相對裝備劣勢的越南人民軍、游擊隊具有巨大全面的優勢。可美軍的裝備優勢到了越南卻大打折扣,處處掣肘——美陸軍所依賴的坦克、裝甲車、重炮在崇山峻岭、水網稻田機動困難,尤其到了雨季幾乎寸步難行;美軍強大的空中優勢在山地叢林受到極大制約,飛行員目視難以發現地面目標,空襲轟炸基本靠「蒙」。而越南人民軍、游擊隊卻將茂密的叢林當成「護身符」,與強大的美軍展開非對稱作戰,以游擊戰、破襲戰、地雷戰、特種作戰等頻頻殺傷和消耗敵人,使越南戰場變成美國佬陷足的「泥潭」。


正因為越南特殊的地形地貌極大制約了美軍立體化作戰能力和火力優勢,美軍傷亡慘重,在美國國內激起大規模反戰運動,可謂內外交困。因此,美軍將越南滿眼的綠色植被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之前美軍也曾使用凝固汽油彈清除植被,但面對廣袤叢林使用成本高、效率低。為取得戰場主動,美軍中的某些「神人」動起了歪腦筋,何不效仿美國大型農場飛機噴洒農藥,於是就有了龐大的噴洒落葉劑的行動。這一行動代號為「牧場行動計劃」,由美國空軍主導實施。



為扭轉戰場被動,美軍在「兩線一點」重點實施「落葉劑戰法」


落葉劑是一種工業合成液體,作用是殺死植物使其葉子掉光,其含有大量的有毒化學物質,其中有一種作用持久的劇毒物二惡英。越戰期間美軍使用的落葉劑,因其容器的標誌條紋為橙色,故名「橙劑」(AgentOrange)。美國是強大的工業國家,大量生產「橙劑」不過是小菜一碟,如今在中國經營轉基因種子的美國孟山都公司,當年就是這些「橙劑」的主要生產商,還有杜邦、陶氏等8家化工企業,共同為美軍提供了7600萬升「橙劑」,重量大約為8萬噸。我國農民除草使用的農藥「百草枯」,人誤服十幾毫升就能要命,想想這8萬噸高濃度落葉劑鋪天蓋地灑下來是什麼後果?


美軍飛機將落葉劑重點灑向「兩線一點」,「兩線」指的是美軍及南越政府軍的補給運輸線和越南人民軍及游擊隊的補給運輸線;「一點」指的是美軍及南越政府軍的據點,如陣地、營區、倉庫等地。美軍主要使用低空性能好的C-130型「大力神」運輸機、CH-47型「支奴干」和UH-1型「休伊」直升機,在「兩線一點」大規模噴洒「橙劑」。「橙劑」傾瀉之處,頁枯樹死,寸草難生,一派荒涼。


美軍飛機除了採取傳統的低空直接噴洒外,對樹冠過厚的高大叢林還採取特殊的方法,即將36公斤「橙劑」和少量炸藥放入油桶中製成「水炸彈」,一架「支奴干」可裝載近40桶,從空中沿機上滑軌投向叢林,在樹冠處引爆,這樣可以有效清除上下層全部的樹冠。


現代戰爭的後方補給線就是「生命線」,歷來是戰場的焦點。越南人民軍及游擊隊所需要的作戰物資主要來自中國、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通過漫長的「胡志明小道」由越南北方運送至南方,道路穿越山地密林,隱蔽性極好。美軍的「生命線」承載的補給運輸量更大,也是美軍兵力機動的通道,但美軍的車隊在經過叢林地段時不斷受到越南遊擊隊的狙擊或伏擊,道路也不斷遭到游擊隊人為破壞。因此,美軍用「橙劑」在「兩線一點」周邊數百米清除植被,掃清視界與射界,使越軍無法藏身,這一時收到了較好的成效,對越南人民軍、游擊隊造成一定殺傷,「胡志明小道」也暴露在美軍飛機目視攻擊範圍內而中斷。但過不多久,新的「胡志明小道」又冒了出來。因為「胡志明小道」並非公路,而是無數條簡易的林間小路,自行車、水牛甚至大象都是運輸工具,為求隱蔽還借道寮國、柬埔寨的密林,這使美軍無法及時並完全偵測到,自然也就無法全部予以阻斷。另外,越南氣候頻繁的大雨,也一定程度上稀釋了「橙劑」的毒殺效果。


既然「橙劑」的效果是隨著時間遞減的,美軍飛機就不斷地反覆噴洒,反正山姆大叔有錢,這種爭奪交通線為主的「橙劑戰」竟持續了7年之久,覆蓋了越南南方超過10%的面積,遭到「橙劑」噴洒的村莊多達3181個,美軍直到1971年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才停用。可任由美軍狂灑多少「橙劑」,都無法改變越南戰爭註定失敗的結局。


美軍使用落葉劑既沒有贏得戰爭,也丟掉了良心


國際社會早在1925年就達成日內瓦公約《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和其它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在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細菌武器被視為不人道的戰犯行為。從嚴格定義上講,「橙劑」不屬於化學武器,但美軍在越南使用「橙劑」造成的惡果絕不亞於任何一次戰爭中實際使用化學武器造成的傷亡,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造成的傷害對象主要是大量的平民。


美軍飛機噴洒「橙劑」時,躲閃不及的越南人如被直接噴洒在身上,輕則皮膚潰爛,重則失明或經皮膚吸收中毒身亡。當越南人知道「橙劑」的厲害後,凡聽到美軍飛機的轟鳴聲音就趕緊躲避或向水邊跑(一旦沾上可以跳到水裡清洗)。「橙劑」不僅毀掉了大片叢林,還污染了越南人賴以生存的耕地、果園和江河飲用水源,而且這種污染範圍廣、毒性強、持續時間長,處在戰爭狀態且貧困的越南人根本無法防護,受害者血液中的四氯代苯和二惡英的含量遠遠高於常人,其身體因此出現了各種病變。在「橙劑」使用地區有480萬越南人成為「橙劑後遺症」受害者(其中50萬是兒童),他們中有60萬人因此而陸續喪命,大量的人終生殘疾。更為嚴重的是,毒素改變了他們的生育和遺傳基因,據統計,在「橙劑」使用地區孩子出生缺陷率高達30%,有5萬多兒童出生時就是畸形兒;此外,已婚婦女自發性流產率也高達30%以上。


越戰之後,人們在越南南方山區經常會看到一些滿身潰爛的人或缺胳膊少腿的畸形兒,還有很多白痴兒童和天生盲童,這些人都是「橙劑」的受害者。由於「橙劑」的化學成分十分穩定,在環境中自然消減50%就需要耗費9年的時間;它進入人體後,則需14年才能全部排出;它還能通過食物鏈在自然界循環,遺害範圍非常廣泛。


美軍在當時的情況下,一心只想著勝利,對大規模使用「橙劑」可能帶來的環境和健康影響根本不予考慮,反正這裡是異國他鄉,打完仗美軍拍屁股走人。可誰知美軍中也陸續冒出近10萬「橙劑後遺症」患者,這些越戰老兵在回國後不同程度地發病,除較多的糖尿病外,他們所患的9種疾病被證實與「橙劑」有直接關係,包括心臟病、前列腺癌、何杰金淋巴瘤、氯痤瘡(烏克蘭前總統尤先科曾二惡英中毒得此症)、帕金森氏症等疾病。美國老兵自然不幹了,1984年,經過漫長而艱辛的訴訟,孟山都、陶氏化學等製造商向一個美軍老兵基金會支付了1.8億美元賠償金。但美國政府、軍方和這些公司都拒絕道歉,對越南「橙劑」受害者聯合會的國際訴訟,更是不理不睬,一個子兒也不賠付。


美軍曾多次發生危及官兵生命和健康的「自傷事故」


千萬不要認為美軍一切都是高大上,美軍在許多可以預見的的情況下,依然不可思議地自擺烏龍:


二戰和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美軍都曾大量使用非人道的凝固汽油燃燒彈,尤其是朝鮮戰爭,美軍使用了約4萬噸燃燒彈(主要為航彈和炮彈),對志願軍、朝鮮人民軍及朝鮮民眾造成極大的殺傷,毛岸英即犧牲於這種武器,而中朝聯軍卻沒有此種武器。這種燃燒彈爆炸時凝固汽油像豬油膏一樣四處飛濺,粘到人身上如果用手去拍打越拍火越大,如果在地上滾動滅火會弄得全身是火,受害者會死得極其痛苦,即使不死,傷口也極易中毒感染,難保性命。因為燃燒彈中添加了一些有毒助燃劑,比如白磷、鈣、鋇等。掌握戰場制空權的美軍大量使用M-47型凝固汽油航彈,重約450公斤(內含100加侖膏狀凝固汽油),殺傷半徑50-70米。由於該彈殺傷威力大,在美軍步兵攻防作戰中,經常在自身散兵線50米外空投M-47,打急眼了甚至雙方相距30米也敢使用,這雖然給志願軍及人民軍造成整排整連的傷亡,但凝固汽油彈也造成美軍前線步兵較高的自傷誤傷率,傷亡達數千人之多。據美軍駐東京某醫院女兵露絲·撒切爾回憶:「病患都是從朝鮮戰場的流動野戰醫院轉來的。經常看到慘不忍睹的傷口,尤其是燒傷的,燃燒彈粘到身上深度燒傷的那種。我在理療部門工作,那裡很多傷員直到我第二年回國的時候還沒能出院。」即便如此,美軍照舊使用該彈,還樂此不疲,因為這玩意兒確實管用,自傷誤傷只是副產品,可以忽略不計。


凝固汽油彈爆炸瞬間。這種武器在1980年10月被聯合國公約禁止和限制使用(主要是禁止對平民使用)。美國沒有簽署這一公約,美軍在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中仍然使用了大量的MK-77型凝固汽油彈,甚至在費盧傑巷戰中也照用不誤,殃及許多平民和民房。


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兩地投下原子彈後,又連續進行了235次大氣層內的核試驗。美國這些核試驗主要在中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由1200個島礁組成,著名的比基尼島在此)上進行,這些威力巨大的核爆炸產生的放射性散落物隨風飄移數百公里,使群島其他地區的許多土著人都出現了皮膚燒傷、頭髮脫落、噁心、嘔吐等現象,甲狀腺疾病和惡性腫瘤也成為當地的常見病。由於對核輻射危害估計不足以及防護措施不當,累計有100萬參加核試驗的美軍官兵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核污染傷害,許多人成為核輻射病嚴重患者甚至喪命,而且還殃及到他們的下一代。據對638名核輻射受害退伍軍人的調查結果表明,核污染對受害者子女的健康帶來嚴重影響,他們產生遺傳性障礙和癌症的發病率分別達26%以上,骨障礙發病率也達20%以上。


自1970年代起,美軍研製並大量裝備了貧鈾穿甲彈,主要供各種作戰飛機航炮和陸軍火炮、坦克炮使用。貧鈾穿甲彈有密度大、硬度強、自銳、高溫等特性,其穿甲能力大大超過一般穿甲彈,炮彈本身只有極低計量的核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不大。但貧鈾穿甲彈爆炸後,在高溫高壓下能產生對人體造成傷害的核輻射,貧鈾的半衰期比鈾更長(長達42億年),可形成持久的放射性核污染。美軍在1991年海灣戰爭、1994年—1995年波黑戰爭、1999年科索沃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都大量使用貧鈾穿甲彈,總計使用超過100萬枚。僅海灣戰爭中,美軍使用貧鈾穿甲彈就達80萬枚。當時美國空軍大出風頭的「坦克殺手」A-10型「雷電」攻擊機,就是使用30毫米7管加特林機炮發射貧鈾穿甲彈,專門攻擊裝甲薄弱的坦克頂部,摧毀了伊拉克軍隊1000多輛T-72等各型坦克。但這些爆炸了的貧鈾彈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已導致受污染地區居民癌症、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比戰前增加了10倍。「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參戰的美軍及北約部隊同樣不能倖免,有證據表明貧鈾彈是多國部隊大量發生的「海灣戰爭綜合症」的真兇,有超過20萬參戰官兵出現核輻射病癥狀,很多人為此喪了命或飽受病痛折磨。


美軍在1950年代還「發明」了一種更加匪夷所思的武器,幸好沒有實戰使用,這就是美製M-388核火箭筒,是冷戰時期裝備的最小的核武器。M-388使用W54核彈頭(重約23公斤),可選擇10噸或20噸當量的設定。核彈頭可由兩種口徑火箭筒發射:120毫米的M28射程約2公里,155毫米的M29射程約4公里。M-388被稱為20世紀「最愚蠢的武器」,因為此武器的殺傷範圍大大超過它的射程,一旦使用後M-388火箭筒發射組成員將難以存活。美軍的這一武器與二戰日軍「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的作用無異,可見美軍也夠蠻狠的。


美製M-388核火箭筒,主要用於歐洲戰場對付蘇聯軍隊坦克集群進攻。發射組成員一般由3-4人組成,美國共製造了2100枚M-388,於1961年—1971年裝備美國陸軍。


其實,一直以來美軍的作戰思想就是為了勝利可以使用任何非人道的武器,哪怕傷及自家人也在所不惜,這就能解釋美國為何在許多禁止使用非人道武器的國際公約中都拒絕簽字,也就能解釋美軍在朝鮮戰場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使用化學武器和細菌武器,因為美國和美軍從來都不願意自縛手腳,至於你們要講什麼人道主義國際公約,那都與我老美無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舊史重談 的精彩文章:

中國十大千年古屍復原照,貂蟬容貌的復原圖是什麼樣的?

TAG:舊史重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