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與"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陘"之八,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西山夾峙,下有巨澗,懸崖峭壁,地形極為險要。居庸關與紫荊關、倒馬關、固關並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其中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又稱內三關。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娘子關,是中國萬里長城著名關隘,位於太行山脈西側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西口,山西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唐平陽公主曾率兵駐守於此,平陽公主的部隊當時人稱"娘子軍", 故得今名。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公里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天下第一雄關、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的美稱。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劍門關,位於四川省劍閣縣城南15公里處,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斷褶帶,大、小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峰巒似劍,兩壁對峙如門,故稱"劍門",是我國最著名的天然關隘之一,享有"劍門天下險"、"天下第一關"、"蜀之門戶"之美譽。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曾在此修築棧道30里,設關守衛,稱"劍閣"。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玉門關當隨之設立。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潼關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196年)。潼關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素有「第一關」的美譽,乾隆皇帝遊歷帝國大好河山,行至於此,也不免感慨潼關之險峻,並於城樓外橫額上留下「第一關」的鎏金御書。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函谷關歷史上有兩座,秦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漢關位於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位於洛陽新安縣,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鎮南關是中國南疆重要關口。今友誼關。始建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曾稱雞陵關、大南關和界首關。位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憑祥市西南15公里處,踞大青山、金雞山(古稱錦雞陵)隘口。與西北的平而關、水口關合稱"南天三關"。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崑崙關,位於廣西南寧市賓陽縣與邕寧縣(現為南寧市興寧區)崑崙鎮交界處,距廣西首府南寧市50公里。相傳崑崙關是漢代伏波將軍馬援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崑崙關是南寧市門戶和屏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為歷代軍事家所重視,是兵家必爭之地。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關隘

鎮北台,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紅山頂上。鎮北台是明代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物之一,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和"萬里長城第一台" 之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