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看不懂kona鐵三世錦賽?沒事,讀完這篇文章就算半個鐵人!

看不懂kona鐵三世錦賽?沒事,讀完這篇文章就算半個鐵人!

此外,今年的IRONMAN kona世界錦標賽有如下統計數據:

今年有25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極其盛大。

男性參賽者佔72%(1791名運動員)

女性參賽者佔28%(685名運動員)

參賽者平均年齡 43歲

85歲的日本選手稻田弘是最高齡的選手,而英國選手 Sydney Gardiner 最年輕僅有18歲。

有六名參賽者是競賽當天生日

每年有九十多個國家、地區,超過96000名運動員報名參加IRONMAN比賽。

今年有兩百多個國家、地區等近三十萬選手參加 IRONMAN 和 IRONMAN70.3競賽。

有四個國家地區首度有運動員參賽世錦賽,美屬薩摩亞、曼島自治區、立陶宛和東非塞席爾共和國。

來自世界各地代表629個不同的三鐵俱樂部共1082名參賽者參加今年的IRONMAN世界錦標賽

分齡組成績前10%的運動員共有1573名,佔kona總運動員數64%。

2018年設置了九個新的IRONMAN和IRONMAN 70.3比賽。

超過5000名志願者參與到IRONMAN世界錦標賽各項工作

2018年IRONMAN kona世界錦標賽的現場比賽直播將在北京時間本周日10月14日凌晨00:30開始,翻牆後即可登錄臉書觀看,播放頁面:

https://www.facebook.com/IRONMANnow

追蹤每位運動員實時成績,可以通過下載app:IRONMAN Tracker ,輸入參賽號碼或名字鎖定。此外,美國NBC電視台將於11月24日星期六下午2:30播出IRONMAN世界錦標賽特別節目。

職業組的競技一直是全世界鐵粉們關注焦點,去年的賽事戰況還歷歷在目_男子破紀錄女子三連冠,中國選手創歷史,堪稱史上最精彩的一屆IRONMAN世錦賽!新一年度的大戲即將拉開帷幕,今年共計有58位職業選手參賽,接著將列出觀戰焦點:

1. 冠軍?很多人有機會,但沒一個有把握!

職業男子組向來都是競爭最激烈的部份,翻開歷史記錄來看,自1994年以後,就不再出現有誰能完全主宰KONA達3年,意即最多就是衛冕一次,要三連勝幾乎已是不太可能的事,已不像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由Mark Allen與Dave Scott完全領跑他人的情形。

這也凸顯出現今競爭之激烈,不少選手實力都在伯仲之間,就看當天誰能將體能狀況調整到巔峰,臨場反應最好,也發生最少的意外狀況。故今年真的有點難以估計誰會拿冠軍,倒是我提供一些觀察重點給各位參考。

首先,個人認為今年的比賽過程應當仍與前幾年類似,在48分左右會有第一波至少10人的集團先上岸,包括緊接著在49分左右就會近半數的選手全離開水面,不過即使到了52-53分,已經落後領先集團達5分鐘也沒有關係,因為這裡會有幾位自行車實力非常可怕的如:2014年冠軍Sebastian Kienle、去年第2名的Lionel Sanders或是去年打破單車賽道紀錄的Cameron Wurf將會很快的用強大的單車實力追回來。

大約在比賽進行至5時10分左右,就會有自行車領先集團陸續進到T2,這時可留意至5時20分甚至5時25分內能騎完單車的選手,大概都還有奪冠或一拼前3名的本錢,再慢恐怕就不樂觀了。

從這10餘分之內進入T2並緊接著開始跑步的選手中,再去留意他們的跑步實力、當下跑步狀態與分段時間,大概就能抓出可能的冠軍人選,尤其在從Energy Lab的折返點回程後,也就是約比賽剩最後1/3左右時,絕對會是最精彩的部份,邊比照分段成績留意還能持續加速的選手,邊看著轉播,大概就能猜出誰是冠軍了。

圖:前為Lionel Sanders, 後為Patrick Lange

2. 由澳洲主宰的戰場轉變為由德國制霸

2010-2012這三年的kona冠軍,若您是鐵三老鳥,應該還記得這三位,都是來自澳洲的Chris McCormack, Craig Alexander, Pete Jacobs,如今有的已退休,有的則不再參加,甚至我們再將紀錄往前推,澳洲人其實已連續包攬了2007年到2012年這6年的冠軍。

如今風水輪流轉,近幾年的KONA已成了德國人主宰的世界(Sebastian Kienle, Jan Frodeno, Patrick Lange皆為德國人)。不管是剛拿下IRONMAN 70.3 World Championship冠軍的Jan Frodeno,或是前來衛冕的Patrick Lange,還有前世界冠軍Sebasitan Kienle, 前年第7位的Boris Stein,與今年Challenge Roth第二名的Andreas Dreitz(僅輸給Sebastian Kienle)等等,都是來自德國出產,以上幾人要攻下前5名至少3-4個席次恐怕都不意外。

特別來介紹一下下方這張經典照片,拍攝於今年IRONMAN歐洲錦標賽,由左至右分別是Thomas Hellriegel(1997年KONA冠軍)、Faris Al-Sultan(2005年KONA冠軍)、Normann Stadler(2004, 2006年KONA冠軍)、Patrick Lange(2017年KONA冠軍)、Jan Frodeno(2015-2016年KONA冠軍)、Sebastian Kienle(2014年KONA冠軍),當然,他們都是德國人。

3. 能否有人突破sub 8的大關?

今年為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舉辦40周年,在過往39屆里,從來沒有人能在此場地打破8小時的紀錄,目前最快場地紀錄就是由去年的冠軍Patrick Lange所創下的8時01分40秒,單項時間為游48分45秒、單車4時28分53秒、跑2時39分59秒(兩個轉換時間分別為1分49秒與2分14秒)。

假設換項時間不變的情況下,若將Patrick Lange的成績當一個打破8小時的指標。那麼可先參考一下過往的各項最快紀錄,游泳最快紀錄是1999年的Lars Jorgensen保持的46分41秒,Lars也是前美國奧運游泳代表選手。

自行車最快紀錄為2017年Cameron Wurf創下的4時12分54秒,Cameron曾是職業車手,效力於Cannondale Pro Cycling Team,並曾參與過自行車三大賽事,最有趣的是在他開始騎車以前,他曾是前澳洲國家賽艇隊的成員,不只拿過國家冠軍也去過2004年雅典奧運,直到2016年才轉換跑道進入鐵三界,去年是他首次在KONA出賽就刷新自行車賽道紀錄,可惜跑步爆掉,最後只以17名作收,今年仍會再戰KONA。

而跑步的賽道紀錄,就是Patrick Lange自己本人在2016年創下的2時39分45秒。所以若以Patrick Lange本人來看,要破8小時的最大可突破空間將是他的自行車,只要他的單車能夠再推進1分40秒以上就有機會,但看他過往兩年自行車車成績,2016年為4時37分49秒,2017年為4時28分53秒,已經有大幅成長了,不過對體重僅63-64kg的Patrick而言,光體重就先輸其他以自行車見長的選手如Sebastian Kienle, Lionel Sanders, Jan Frodeno以及Cameron Wurf等人10kg左右,所以Patrick想要提升個人單車輸出能力,同時又要維持住另兩項的水準,恐怕難度不小。

而另外也有可能挑戰8小時障礙的包括三項都很全能的Jan Frodeno,但遺憾的是在9月12日時,他本人發了張照片聲名自己的髖部有疲勞型骨折,恐不會參賽KONA了,否則他絕對是挑戰破8的不二人選。

此外,有可能挑戰8小時障礙的人選,還包括了游泳差了一些,可能會慢個5分鐘,但單車足以與Cameron Wurf匹敵並補回個10-13分鐘的Lionel Sanders(去年單車時間為4時14分19秒),或是Sebastian Kienle(去年單車時間為4時14分57秒),只是這兩人的跑步速度即使在巔峰狀態,恐怕跟Patrick Lange相比,又有5-10分鐘差距,只是這兩人今年的企圖心超級旺盛,尤以去年第二名的Lionel Sanders最像一頭飢餓的獅子,對冠軍的渴望自不在話下。

左Lionel Sanders, 右Sebastian Kienle

4. 史上最強新人:Javier Gomez

今年有8位新人首次以職業選手身份登上KONA,以及4位曾經來過但未能完賽的選手都想在今年再次尋求個人職業生涯的新高峰。而其中最大咖的新人莫過2012年奧運鐵人三項銀牌的:Javier Gomez。

雖然Javier Gomez目前為止只比過一場226km的三鐵賽,就是在今年6月份的IRONMAN Cairns,並且只以第二名作收,但是總合成績7時56分38秒,一出場就sub 8,這個新人很可怕!

而誰能打敗Gomez呢?該場的冠軍是Braden Currie(成績7時54分58秒),去年也才首次到KONA,但表現並不理想,在多了次經驗學習後,今年又會有什麼狀態?倒挺值得期待的。

左為Javier Gomez, 右為Braden Currie

5. 乘著光環復出的Tim Don

這裡要提的是Tim Don今年40歲了,但是他其實很晚才轉戰長距離226km,第一次到KONA也不過是2015年的事情,那年表現並不突出,僅以15名作收;隔年2016則在自行車段即DNF,2017年也就是意外發生的時刻。

如今也已一年了,經歷大半年的復健與復出,總算在最後一刻以遞補資格取得KONA參賽資格,我相信他體能絕對還沒到達巔峰,所以期待他有好的成績甚至奪下前幾名有些不切實際,倒不如好好見證這位傳奇人物如何再次努力奮戰,將他永不放棄的精神學習起來,為他踏出的每一步賀彩,那就是我們能做的了。

6. 老當益壯:Cameron Brown

在本次名單中有一位相當值得一提,那就是紐西蘭的傳奇人物,曾經拿過12次IRONMAN New Zealand冠軍的Cameron Brown(2001-2005, 2007-2011, 2015-2016),最有趣的是自2000年至2018年,這19屆的賽事他全數參與,並且從未DNF過,除了12次冠軍,還有4次亞軍與3次季軍,換言之,他在紐西蘭還沒掉出前三名過。

而今年已經46歲的Cameron,是本屆最老的職業選手,但其實他近幾年已淡出KONA,不是他拿不到資格,而是他都放棄不去,上一回去KONA已是2015年,成績是…..DNF(很妙吧?)。所以上一次他有完賽已是2010年的事情了,17名收尾。

不過回溯他在KONA的黃金時期,那是2001與2005年的事情,這兩次都是第2名,第1次輸給美國的Tim DeBoom(Tim是2001-2002兩屆冠軍,同時他也是最後一位拿到KONA冠軍的美國人,從此再也沒有美國人稱霸了);另一次輸給先前提過的德國傳奇Faris Al-Sultan。

跟Tim Don狀況相仿,Cameron要拿冠軍或前幾名的機會不高,但看一個46歲的大叔跟一堆20幾歲尚值黃金時期的職業選手一起拼戰,不也是種樂趣嗎?

看完職業男子組,接下來看今年度41位職業女子組的觀戰重點

1. Daniela Ryf奪冠不意外,沒拿冠軍才奇怪

相較於職業男子組的競爭激烈,職業女子組相對來說好預測得多。Daniela Ryf無疑是呼聲最高的奪冠人選,細數她近年來成就,2015-2017連續3年KONA冠軍、4次IRONMAN 70.3世界冠軍(2014-2015, 2017-2018),而且她的實力還不斷在進化中,尤其個人觀察她這2-3年的變化,其中以自行車實力提升最為明顯,甚至已經直逼職業男子選手了。

舉例來說,今年在IRONMAN 70.3 Gdyniz(位於波蘭),她不只拿冠軍,完賽成績3時57分,總排名為第7,僅輸給6位職業男子選手,她的自行車成績為2時12分,而該場的冠軍選手Tim D』Odonnell單車成績是2時7分(總成績3時47分);

再來,到了IRONMAN 70.3 Switzerland,總成績4時00分整,也是冠軍不意外,但總排名依然第7,自行車成績2時13分。而該場男子冠軍Josh Amberger的自行車成績為2時06分與總成績是3時49分。

再來看看IRONMAN這距離的賽事,今年的Daniela Ryf僅出賽一場,即IRONMAN European Championship歐洲錦標賽,游泳、自行車、跑步三項分項成績為53分、4時40分、2時58分,總成績8時38分,拿冠軍還是不意外,且足足贏了第二名的Sarah True的9時05分近半小時。若拿她跟男子組相比,依然排在總排名第7位,也只輸給6個男子選手,再來對比該賽事冠軍Jan Frodeno與他的三項成績,游48分、騎4時28分、跑2時39分。很明顯發現,Daniela Ryf的自行車實力真的相當可怕。

所以,若不出意外的話,在Daniela Ryf奪冠的路上,反而可以留意幾件事:

第一:她能否順利四連霸?假設成功的話,將是KONA史上第二位連四年奪冠的選手,前一位是有KONA女王(The Queen of KONA)之稱Paula Newby-Fraser,她生涯拿過8次KONA冠軍,其中1991-1994年四連霸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位四連冠的女選手;

第二:Daniela能否打破自己在2016年創下的KONA賽道紀錄:8時46分46秒。

第三:僅管Daniela Ryf的游泳實力仍不如Lucy Charles,但可猜猜Daniely會在自行車幾公里處就追到Lucy?

最後:若將她放到職業男子組,會是第幾名完賽?

2. Lucy Charles會進步到什麼水平?

唯一一個能威脅到Daniela Ryf的對手,就是近兩年才竄出來的Lucy Charles,尤其她強大的游泳實力,就連許多男子選手都望塵莫及。去年KONA賽事中,Lucy游泳成績48分48秒,除了是一人獨走,足足領先後方集團(包括Daniela Ryf在內)4分多鐘以外,這游泳成績放在職業男子組,也是第一集團上岸的。

因此,第一個可觀察的焦點是Lucy能否打破1999年由美國Jodi Jackson所保持的女子游泳場地紀錄:48分43秒。

再者,Lucy的單車實力在這一年內也有大幅進步,以9月份剛結束的IRONMAN 70.3 World Championship來說,她在90km的單車項目也僅輸給Daniela Ryf 1分44秒。

對比Daniela Ryf今年7月在德國法蘭克福參賽IRONMAN European Championship,Lucy則在同月參加了Challenge Roth,總成績8時43分51秒,小輸給冠軍Daniela S?mmler 僅僅9秒鐘,Lucy 在這場180km單車成績為4時45分,在所有女子選手中排名第2,單車項目第1名就是Daniela S?mmler的4時41分(所以不是Lucy太弱,而是叫Daniela的人都太強)。

因此,今年KONA沒意外的話,Lucy仍將會是第一個上岸,並且仍然將領先至少4分鐘,接著就看Daniela Ryf多久才會追上來,只要Lucy有機會在自行車項目都不被追到,那麼跑步項目………..應該還是會被追到(沒辦法,Daniela的跑步還是更強一些)。

不過,Lucy今年僅25歲,相較於Daniela Ryf的31歲,相信Lucy未來還有更多的成長空間,總有一天她會奪得KONA冠軍的。

圖:左為Lucy Charles, 右為Daniela Ryf

3. Mirinda Carfrae回歸

方才提到Lucy的跑步仍不如Daniela,那有沒有誰的跑步速度足以跟Daniela匹敵?甚至超越Daniela呢?

有的,這位就是保有KONA賽道女子跑步最快紀錄保持人:Mirinda Carfrae,創於2013年的2時50分38秒。對比Daniela Ryf在前三年連霸的過程中,最後全馬最快紀錄的一次也「只有」2時56分,仍與Mirinda的紀錄有不小的差距。

Mirinda這位2010, 2013-2014年KONA冠軍,去年因生小孩的關係,休養了一年也缺席了KONA。今年復出後,參與了4場IRONMAN 70.3賽事,其中一場正好與Daniela Ryf有對上,就是IRONMAN 70.3 Gdyniz,該場僅輸給Daniela,以第二名作收,但兩人成績足足差了有22分鐘之多,且是三項全輸,光自行車就輸了15分鐘之多。

Mirinda另外也有一場IRONMAN Asia Pacific Championship賽事,成績8時59分以第二名收尾,輸給今年將首度在KONA登場的Teresa Adam 6分鐘。

且整體看下來,Mirinda Carfrae的游泳與單車仍與Daniela或Lucy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即使跑步仍再恢復過往實力,但在前兩項已大幅落後的情況下,要競奪前2名之位仍有困難,不過她那充滿霸氣與侵略性的跑步姿勢,仍是個人非常愛看的部份。

4. 12位新面孔,沒一個好欺負

今年職業女子組總計41位選手中,就有多達12位新面孔,是她們轉戰職業組後首次登上KONA舞台。在今年幾個新人里,個人挑出三位出來介紹一下:

首先是德國的Anne Haug,今年35歲,過去專攻奧運標準距離賽事,也曾是德國2012與2016年奧運代表選手。今年才首次參加IRONMAN距離賽事,即為IRONMAN European Championship,成績9時14分排名第4位;9月份的IRONMAN 70.3 World Championship,成績4時07分,排名第3位。

這兩場賽事裡,分別輸給同是冠軍的Daniela Ryf達36分與6分鐘,不過個人並不會因此看輕Anne,因為Anne輸的部份大多都是在單車項目,這點實在是Daniela的單車實力太強了,但另兩項並不會有太大差距,尤其她在70.3距離的賽事裡,最後21km路跑幾乎都有74-76分速度,跑步將是她的最大競爭優勢。

如果不拿Daniela Ryf當標竿,那來比比Lucy Charles吧,Anne與Lucy都有參加今年Challenge 70.3 Championship,Lucy為冠軍(4時06分10秒),而Anne Haug為第2名(4時07分58秒),雖然Anne的游泳與單車項目皆輸,但跑步項目跑出了1時15分,足足比Lucy快了5分多鐘。所以到了KONA後,要在游泳與單車的前段看到Anne的機會不高,就看她如何在跑步項目能追回多少失分了。

第二個要介紹的新人是美國的Sarah True,今年37歲,過去同樣活躍於ITU的標準距離賽事裡,2012與2016年兩屆奧運選手,最佳成績是2012倫敦奧運的第4名。

她的首場IRONMAN賽事也是在今年的IRONMAN European Championship,成績9時05分,排名第2,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她仍輸給Daniela Ryf,不過她的游永比Daniela略快個幾秒,跑步2時54分除了比Daniela快上5分鐘之外,也是全場最快的女子選手,只是單車一輸就輸掉30分鐘了(再次證明Daniela的單車有多可怕)。

這位37歲的KONA新人Sarah True,也許要奪冠有點困難,但前10名應該沒太大問題,甚至前5都不意外。

最後一位個人想介紹的KONA新人是英國的Emma Pallant,今年29歲。最早是專精於短跑項目,曾在2008年的世界青少年錦標賽(World Junior Championship)中以1500m項目以4分17秒06成績奪得銅牌,後來才慢慢進入游泳與自行車世界,並擁有相當多次的騎跑兩項賽與游跑兩項賽世界冠軍頭銜。

無庸置疑的,在短距離的爆發力絕對是她的主要強項。今年才首次轉戰IRONMAN距離賽事,首場在IRONMAN South Africa,無奈跑步項目時DNF收場;接著在IRONMAN Austria才首次完賽,成績是9時03分,三項成績都相當穩定,分別是游55分、騎4時51分、跑3時11分;另外今年也有兩場IRONMAN 70.3賽事得到冠軍(Eagleman與Barcelona)。所以從短距離賽事轉戰長距離賽事後,Emma也許仍在學習成長,今年KONA應當仍不是個讓她發亮的舞台,但再累積個2-3年後或許將是個潛力股。

僅管介紹到目前為止,好像大致抵定了Daniela Ryf的冠軍十拿九穩,而其次的Lucy Charles似乎也難有敵手,其他人只能爭第三的感覺。

不過還是要提醒,在過去KONA歷史上,初登場就技壓全場的女子選手絕對不是新聞,就近幾年來看,2006年的Chrissie Wellington首次到KONA就拿冠軍,甚至在該年度的鐵人世界裡,她仍是名不見經傳的女選手,到了KONA也沒多少人認識她;接著到了2014年的Daniela Ryf與2017年的Lucy Charles也都是初登場就第二名。

您永遠不曉得是否會有令人驚艷的黑馬竄出,這是職業組有趣的地方,讓我們期待10月13日會有什麼精彩的劇情演出吧!

本文作者:王志袁

鐵人三項愛好者,博士學位,參與過2次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 (KONA),與2次IRONMAN 70.3 World Championship。 目前成立個人工作室,醉心於鐵人三項之研究、訓練、顧問與樂趣,具有IRONMAN Certified Coach認證教練資格及通過Trainingpeaks Certificate of Completion考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鐵人三項資訊 的精彩文章:

2018威海鐵人三項世界盃賽挪威黑馬稱雄,泰勒技壓群芳
轉型鐵人的馬英九,邀請你來台灣比鐵三!

TAG:全球鐵人三項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