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最高明的間諜,非項羽的叔父項伯莫屬

史上最高明的間諜,非項羽的叔父項伯莫屬

原標題:史上最高明的間諜,非項羽的叔父項伯莫屬


項羽兵敗垓下,最後自刎於烏江而亡,至死都沒有弄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失敗,反而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就連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對其頗有微詞「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寐而不自責,過矣。」


項羽的失敗,有其剛愎自用的原因,也有其統帥素質不足的因素。而導致其失敗的關鍵,不得不說一人,此人恰恰就是項羽最為信任的叔父――項伯。項羽的叔父項梁去世後,項伯就是項氏家族中輩分最高的長輩。不論是鴻門宴上舞劍的項莊,還是被灌嬰打敗的項聲和被灌嬰俘虜的項陀,在家族中的地位都不及項伯。也正因為如此,項羽對項伯可以說是一點都不設防的信任,並且項伯所言,幾乎是言聽計從。


而劉邦要突破項羽的防線,打破項羽的攻勢,如果從當時的武力值來拼的話,肯定是干不過項羽。但劉邦為人老謀深算,明地里干不過你,那我暗地裡想辦法。雖然史書沒有明裡記載,但從項伯為劉邦做的幾件事可以看出,項伯定是早已被劉邦從項羽內部攻破的堡壘之一。也就是說,項伯早已被劉邦策反,成了劉邦集團不折不扣的外派間諜。



也許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而且可能還會列舉史書記載來證明項伯未必就是間諜。而持如此之說的大多可能就是會搬出張良曾是項伯的恩人與好友,在項羽意圖加害劉邦之際,不忍好友張良受到牽連,方才連夜快馬加鞭趕到霸上軍營,悄悄會見張良告之實情,不想張良丟不下劉邦,最後反被策反,壞了項羽的大計,當然,也是范增的大計。

其一,項羽準備在在兩軍陣前烹殺劉太公,以此震懾劉邦,未曾料到劉邦輕描淡寫地說:「吾與若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杯羹。」項羽惱怒欲殺劉太公,然後項伯就急忙跑出來勸說:「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o益禍耳。」好一句「天下事未可知」,由此可見,劉邦早已成竹在胸,他知道項伯一定會出來幫他說話,而在此之前,必定事先有過溝通。也許大家以為劉邦是一個非常心狠手辣之人,但大家仔細翻閱歷史,你會發現劉邦其實很孝順。在他打下江山之後,他幾乎是每五天就去看望劉太公一次,並行父子之禮。想這樣一人,怎麼可能會眼睜睜的看著項羽將父親烹殺於眼前呢?這一定是做足了功課,演戲給項羽看的呢!


其二,英布被劉邦派人遊說叛變後,項伯幫著劉邦做了一次神助攻,他不是積極幫項羽想辦法如何重新召回英布,而是急於殺了英布的妻兒,完全讓英布鐵了心跟著劉邦干。英布是不是投靠劉邦後就立即鐵了心?顯然不是,史記記載「淮南王至,上方踞床洗,召布入見,布大怒,悔來,欲自殺。」但是項伯急於痛下殺手,顯然不想給英布機會。史記記載「楚已使項伯收九江兵,盡殺布妻子。」項羽只是讓項伯去收英布在九江的軍隊,並沒有指令殺英布妻兒,但是項伯卻把她們殺了,正是由於這樣的緣故,從而堅定了英布跟隨劉邦的決心。


其三,項伯後來跟了劉邦,而且還被劉邦封為了射陽侯,且賜姓為劉。雖然有人說是劉邦為了平定收編項羽隊伍的需要,但是項伯之於劉邦而言,功勞自然不用說,劉邦心裡清楚,沒有項伯這個高級卧底,項羽沒有那麼容易攻下,漢朝江山也不一定會是劉邦的。對於功臣,論功行賞自然是必須的。



有人或許會說,項伯不是間諜,他是政治上的糊塗。事實是這樣嗎?從近些年我們看到披露的一些間案當中的主角,他們哪一個都是政治上的糊塗才會走上間諜之路,他們甘願被敵人策反,他們想方設法給敵人提供一切信息,最最主要的原因,往往都是只是為了一已之私,有的貪圖美色,有的貪圖金錢,有的貪圖享受,而項伯其實也是如此,譬如劉邦許他結為兒女親家,他便欣然應允。當然,劉邦還有哪些承諾,這都是私下裡的交易,項伯當間諜的事也沒有敗露,因此就更加無人得知。

可以說,項伯是史上最高明的間諜,也是最成功的卧底,項羽到死都沒有懷疑過他,只恨老天對他不公。細想之下,忍不住又要為項羽悲哀了。

作者:清風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流說 的精彩文章:

斬華雄的不是關羽,真正斬華雄戰呂布的其實是他

TAG:名流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