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西遊記》中多耳妖精的隱喻:從六耳獼猴到十八耳獼猴

《西遊記》中多耳妖精的隱喻:從六耳獼猴到十八耳獼猴

今天繼續八真假孫悟空。這一段故事,作者寄寓了很深的含義,所以也是提示最多的,比如關於文前文後的提示(舉例較多,不喜的朋友可以跳過):例如六耳獼猴出現之前,作者就點出了這一段故事的緣起:孫大聖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師徒都面是背非。

作者:李天飛

轉載自:李天飛講西遊

然後,六耳獼猴就出現了。圍繞著這個故事,前前後後,還有許多提示:

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

三藏遵菩薩教旨,收了行者,與八戒、沙僧剪斷二心,鎖攏猿馬,同心戮力,趕奔西天。

第56回回末:心有凶狂丹不熟,神無定位道難成。

第57回:心亂神昏諸病作,形衰精敗道元傾。

尤其是第57回趕走孫悟空後,有一句詩「只待心猿復進關」,第58回回末,孫悟空歸來,立即就有一句照應「神歸心舍禪方定」。這說得很明白:真心散亂,生出心魔。二心就是心魔所化。

甚至孫悟空自己也說:

望陰君與我查看生死簿,看假行者是何出身,快早追他魂魄,免教二心沌亂。

如來對這件事的評價也是這樣的:

如來降天花普散繽紛,即離寶座,對大眾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

真假孫悟空打上西天時,這裡有一首七律,頭兩句是:

人有二心生禍災,天涯海角致疑猜。

「二心」首先是一個常用詞。其次,「二心」,還是一個佛教術語,指真心與妄心(有時也指定心和散心)。真心,即真實之心;妄心,指妄想分別之心(見《楞嚴經》卷一)。六耳獼猴其實就是孫悟空妄心變化出來的真實形象。這些提示、旁白,其實都明明確確地解釋了,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的二心所化。孫悟空和六耳獼猴的爭鬥,就是一個人自己內心兩種勢力的爭鬥。所以這個六耳獼猴,和孫悟空形象一樣、本領一樣,就是孫悟空的影子。孫悟空在和自己內心的陰暗面作戰。

唐僧代領導們受難了

孫悟空對唐僧有怨氣,這種心理,就化作了六耳獼猴,變作孫悟空的模樣出現在唐僧面前,給他送水:

行者道:「無我你去不得西天也。」三藏道:「去得去不得,不干你事。潑猢猻,只管來纏我做甚?」那行者變了臉,發怒生嗔,喝罵長老道:「你這個狠心的潑禿,十分賤我!」輪鐵棒,丟了磁杯,望長老脊背上砑了一下。那長老昏暈在地,不能言語,被他把兩個青氈包袱,提在手中,駕筋斗雲,不知去向。

「狠心的潑禿,十分賤我」,其實就是孫悟空內心想罵的。但他本人面對唐僧,出於師徒情分和基本的善惡,他是罵不出這句話的。所以,只能借六耳獼猴的嘴來罵。這句話,不但是孫悟空在罵唐僧,也恐怕一切下屬內心裡,都這樣暗暗咒罵過領導。

不信只要在網上一搜「弄死領導」,保證出來一大堆網頁。當然這些都不是真的把領導弄死,而是宣洩一種情緒。《西遊記》的高明之處,只不過把這種虛擬的情緒寫成了真實的故事而已。

公司里、單位里,被領導虐了之後,一般就是下面幾種應對策略:

祝你明天死全家。

默念十遍大傻叉。

我用眼神殺死你!

這個我用眼神殺死你!如果演出來,和孫悟空的幻相六耳獼猴把唐僧背上打了一棍子,其實是差不多的劇情。所以諸位大大小小的領導們注意了,你們在下屬心裡,不知道死過多少次了,早該謝過不殺之恩才是。唐僧挨的這一棍子,是代你們受了難了!

很多公司設了「宣洩室」,裡面放上硅膠人,頭像是從老闆到中層領導一應俱全。員工被批了之後,就到「出氣室」里把這些領導狠揍一番,氣消了,就可以安心工作了。這個辦法,據說是從日本學來的。這其實也是善於引導員工的心理,讓員工把自己那個六耳獼猴釋放出來。假如西天路上也有個硅膠人代替唐僧的話,六耳獼猴興許就不會出現了!

宣洩室


六耳獼猴的悲哀

六耳獼猴的出場,台詞看似不少,其實大部分都是在copy孫悟空的話。但唯有一段文字,是六耳獼猴自己的話,就是沙和尚找到水簾洞,六耳獼猴正在那念關文:

只聽得一派喧聲,見那山中無數猴精,滔滔亂嚷。沙僧又近前仔細再看,原來是孫行者高坐石台之上,雙手扯著一張紙,朗朗的念道:

「東土大唐王皇帝李,駕前敕命御弟聖僧陳玄奘法師……自別大國以來,經度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孫悟空行者,二徒弟豬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凈和尚。」

念了從頭又念。沙僧聽得是通關文牒,止不住近前厲聲高叫:「師兄,師父的關文你念他怎的?」那行者聞言,急抬頭,不認得是沙僧,叫:「拿來!拿來!」

奇怪了,六耳獼猴幹什麼不行?非在那念關文?

其實這段故事,可以說是神來之筆!細讀之下才發現,這故事很悲涼!

用今天的一句話來說,六耳獼猴在不停地「刷存在感」,無助地刷存在感。

關文在《西遊記》里是有特殊含義的,這就是取經隊伍合法性的一個象徵。沒有它,沒有蓋上沿途各國的玉璽,就寸步難行。其實六耳獼猴只要搶到手也就罷了,何必要一遍一遍地念,非得背下來?今天我們出國,難道要把護照上的內容背下來嗎?六耳獼猴這樣做,其實反倒顯出了他內心的空虛!

他自己是假的,變的其他師徒三人也是假的,只有手裡的關文是真的。他抓不到別的,依傍不上別的,只能一遍一遍地摩挲重複這件真東西。只有這件關文,才能給他心靈的安慰。

六耳獼猴就已經是妄心的化身了,他難道還需要安慰?

不錯, 其實只有真心、善心不需要安慰!一切正面的東西不需要安慰。因為至真至善,所以至剛至強!世界上所有的假的、惡的、丑的,反倒需要安慰。

佛教最可憐的人在地獄,人間最可憐的人在監獄。壞人、惡人,反倒更需要慈悲的憐憫和教化(好吧,到此處,估計有些朋友想貧道是聖母婊了)。

如果你不給他安慰呢?放心,他就會自己找安慰!強盜每每宣稱「替天行道」,紅衛兵每每宣稱「造反有理」,恐怖組織每每宣稱以某某教旨某某神靈的名義,毀天滅地,這就是它們自己為自己找的安慰。起碼,其中的一些人會以此為安慰。只是那時,就由不得你了!

嗚呼,設身處地替這些假惡丑的心靈們想一想,這是何等的寂寞,何等的悲哀!

這又好像《天龍八部》里的慕容復。他時刻想恢復大燕國,其實大燕國都滅了多少年了,就算恢復了,也不過是「偽朝」,所以他身上時刻揣一張《大燕皇帝世系譜表》。這譜表,其實相當於六耳獼猴的關文,只有這個,才能證明他的合法性。他掛在嘴頭上的,也是他是慕容皇族的後裔。與其說是合法,還不如說是虛弱。這譜表,與其說是證明,不如說是安慰!

所以慕容復最後發了瘋。《天龍八部》的最後,「只見慕容復坐在一座土墳之上,頭戴高高的紙冠,神色儼然。七八名鄉下小兒跪在墳前,亂七八糟地嚷道: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慕容復武功高強,氣質高貴,除了心魔,幾乎可稱完美。但不幸的正是,他丟掉了所有的東西,只剩下了心魔,於是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六耳獼猴,也正是孫悟空心魔的化身!

你見過十二耳獼猴嗎?

《西遊記》寫了真假孫悟空,放在這裡好像是多了不起的名著。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熟悉,甚至每個人小學時候都寫過作文,這就是「兩個小人打架」。但凡遇到一件矛盾的事,一個代表光明的小人說:我們這麼辦吧。另一個代表黑暗的小人說:我們那麼辦吧。於是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想起了無數革命先烈,邱少雲劉胡蘭黃繼光……光明戰勝了黑暗。於是「我」又意氣風發,昂首挺胸了!

這個故事,看似和《西遊記》里的真假孫悟空完全一樣,其實仔細分析一下,是完全的不一樣!

熟悉藝術的朋友都知道木心先生,他不但藝術成就極高,文章也好,他有一篇特別好玩的文章,就叫《兩個小人在打架》。裡面寫了一個學校語文教研組的故事:

也不知何年何月肇始,學生凡作文,敘事說理,都有兩種思想在那裡起伏搏鬥,一是消極的,為私的,另一積極的,為公的,宛如太極圖,黑白分明地周旋。例如,傍晚放學回家路上拾到了錢包(那包中的錢,往往多得可觀或驚人),如果動用了這筆現鈔,母親的病可以得到治療,外婆家的漏屋可以迅速修好,弟弟可以添件新的棉大衣,「我」的球鞋早該換了……當此際,一個接一個的英雄烈士模範,恍若天神下凡,光燦燦地繞著"我"打轉,使"我"懂得了許許多多剛才似乎是全然不知的道理,那「我」自言自語:這錢包關係著失主全家的幸福,關係著某個工廠某個礦山的建設,關係著國家的興旺,全世界人民……於是 "我"決然歷盡艱辛,物歸原主,那惶急得正要自殺失主緊緊攥住 "我"的手,眼淚直流,連聲問"我"姓甚名什麼,"我"無論如何不說,只留下一句:"這是我應該做的。然後拔腿就跑,也顧不得那雙舊鞋子快穿了底

我們小時候都寫過心裡兩個小人鬥爭的作文

於是,一位新來的語文老師趙世隆,試圖改變這種文風,結果發現,就算是命題是《秋郊一日游》、《我的家庭》這樣的作文,學生還是交來兩個小人在打架的內容。趙老師終於發現:學生們是受了一種道德上的愚弄,只會說假話,不會說真話!

襲來的是比六耳獼猴更深的悲哀!其實在這裡,真孫悟空已經退場了!這裡是六耳獼猴在和它自己的山寨品:十二耳獼猴的鬥爭!

六耳獼猴,就已經是孫悟空的妄心所變了。誰知時至今日,六耳獼猴自己也造出了假六耳獼猴!別人的錢當然不能據為己有,撿了錢包企圖據為己有的「小人」,其實就是原來的六耳獼猴。可是這個想起了無數革命先烈代表光明前來開戰的「小人」,就是真孫悟空嗎?錯了!這是六耳獼猴的六耳獼猴:十二耳獼猴!這種無聊透頂的中小學作文里,真心早已消失得一乾二淨了!

木心先生


你見過十八耳獼猴嗎?

然而,真假孫悟空的交鋒,依然沒有停止。

凡事就想起邱少雲、黃繼光、劉胡蘭,無數革命先烈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光明小人戰勝黑暗小人,這種文章,今天再寫就已經是反人類了。

但是,又出現了另一種聲音:當媒體上出現了正能量的報道,姑且不管這些報道是真的還是假的,下面無不是一片亂罵的聲音:

大學生志願者英勇獻身——作秀作死了!

見義勇為女孩被某高校錄取——校長爽了。

基層幹警翻車殉職——今晚加個菜。

……

後面這些沒事亂噴的言論,和被領導虐了的反感,是完完全全的兩回事。與其說代表了真實的民意,不如說代表了對那些曾經虛偽的崇高宣傳的反感。然而這種反感,並沒有拉回到真誠,反倒在虛偽上又多走了一步:變成了粗鄙、反智和暴戾!

所以,從真孫悟空開始的幾百年,我們姿態優雅、線條流暢地沉淪著,畫出了一條平滑的曲線:真誠生出了妄心,妄心生出了虛偽,虛偽生出了粗鄙、暴戾和無所顧忌。網上的各種造謠、各種亂噴,其心理背景都是一樣的:我對主流的虛偽不滿,但又無能為力。所以,有頭腦的就造謠,沒頭腦的就亂噴。無不是建立在當今社會的粗鄙和無所顧忌之上!這哪是六耳獼猴?這明明是十八耳獼猴!而這十八耳獼猴,往往還以真實民意自居。早先的那一片真誠的赤子之心,就這樣被一層一層的污濁掩蓋了下去……

好吧,貧道想知道二十四耳獼猴會是什麼樣子。


六耳獼猴的含義

最後想八一八「六耳」的典故。若說得不對請熟悉禪宗的朋友指正。六耳這個詞,最早見於《景德傳燈錄》的一個著名的禪宗公案:

洪州泐潭法會禪師問馬祖:「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馬祖說:「低聲,近前來,我和你說。」法會禪師便近前。馬祖啪地打了法會禪師一個耳光,說:「六耳不同謀,且去,明天再來。」法會禪師第二天,獨入法堂,說:「請師父說吧。」馬祖說:「且去,待老衲上堂時(指禪師上法堂公開說法),你出來問,與汝證明(分證明白,使之參悟)。」師忽有省,遂曰:「謝大眾證明。」乃繞法堂一匝,便去。

有人認為這個「六耳不同謀」,指禪機隱秘,不便與外人直說。貧道認為不是這樣。首先,禪宗的話頭都是可以公開參悟的。第二,這裡法會禪師已經「低聲近前」,並不存在別人偷聽的可能。第三,第二天法會禪師獨自去見馬祖,馬祖反倒並沒有和他講法,說:「待老衲上堂時,你出來問,與汝證明。」讓他當著大眾問,才肯與他說:這到底是要公開,還是不公開?

所以,公開不公開,並沒有關係。這裡的「六耳不同謀」,根本不是指有沒有實際的外人在場,而是指來求法的人到底有沒有妄心!如果有妄心,那雖然是一顆心,也是兩顆心;雖然是一個人,也是兩個人。如果沒有妄心,只是一片真心、定心,那麼什麼時候傳授禪法,都是一樣的!

實際上宋代詩人劉子翚已經悟到了這一點。他在一首評論「六耳不同謀」的詩里說:

底用趨風防六耳,須知對影已三人。

意思是,何必說防止六耳在場呢?須知加上自己的影子就已經是三個人了。這影子,毋寧說自己的妄心的產物。所以,通過這個公案,似乎可以看出,《西遊記》里的六耳獼猴,確確實實是孫悟空的妄心造出來的產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符號帝國 的精彩文章:

《山海經》中的上古怪鳥,一個頭上長著三個身子,如同外星生物
破解西遊懸案:「半截觀音」的下半身

TAG:符號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