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晚年最倚重的名將,因功高蓋主被剝皮實草,萬餘人因他被殺

朱元璋晚年最倚重的名將,因功高蓋主被剝皮實草,萬餘人因他被殺

原標題:朱元璋晚年最倚重的名將,因功高蓋主被剝皮實草,萬餘人因他被殺


文/格瓦拉同志


武夫恃寵而驕,並因此喪身破家者並在少數,明朝初年的名將藍玉便是其中的典型。藍玉是名將常遇春的妻弟,為將有膽有謀,曾參與過北伐中原、西征川滇等戰事,生平最傲人的戰績,莫過於在捕魚兒海戰役中重創北元政權,使其元氣大傷。常遇春、徐達等名將相繼過世後,藍玉作為朱元璋最可倚賴的猛將,漸因戰功官至大將軍,封涼國公。


藍玉是朱元璋晚年最倚重的名將


朱元璋為籠絡藍玉,讓兒子、蜀王朱椿娶了他的女兒,和其結成兒女親家。同時,由於太子朱標的妻子是藍玉的外甥女(常遇春之女),所以藍玉跟皇家又結下極為親密的關係。然而,隨著官爵和恩寵的不斷提升,藍玉開始變得居功自傲、驕橫跋扈起來,接連犯下種種罪過,漸漸地便讓朱元璋對他大起殺心。


藍玉在莊園中畜養了很多地痞流氓做莊奴、養子,並利用他們作惡,幹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比如,藍玉不僅公然霸佔東昌府的民田,甚至還把奉命前來調查此事的御史趕走,行為極其囂張(「浸驕蹇自恣,多蓄庄奴、假子,乘勢暴橫。嘗佔東昌民田,御史按問,玉怒,逐御史。」引文同上)。


藍玉雖然戰功卓著,卻不懂「功高震主」的道理


捕魚兒海大捷後,藍玉俘獲北元的妃嬪、公主以下百餘人,並與其中的一名妃嬪有染,在軍中的影響很壞。等到大勝回朝路過喜峰口時,因為時值半夜,官吏按照規定沒有開門接納,結果藍玉一怒之下,竟然派士兵攻破城門,然後長驅而去。兩件事情被上報給皇帝後,朱元璋非常氣憤,下旨切責藍玉,但後者卻置若罔聞。


先前,朱元璋想封藍玉為梁國公,因為他屢次犯錯,便將「梁」字改為「涼」,並把其過失刻在鐵券上,希望能夠警醒他,然而從效果來看,卻屬於一廂情願。此後,藍玉在軍中依然是獨斷專行,擅自罷免和提拔軍官,而在朝中侍宴時又經常出語傲慢,絲毫不把皇帝的責備放在心上。


北征還,夜扣喜峰關。關吏不時納,縱兵毀關入。帝聞之不樂。又人言其私元主妃,妃慚自經死,帝切責玉。初,帝欲封玉梁國公,以過改為涼,仍鐫其過於券。玉猶不悛,侍宴語傲慢。在軍擅黜陟將校,進止自專,帝數詰讓。引文同上。


朱元璋多次敲打藍玉,但後者置若罔聞


等到藍玉西征回朝後,朱元璋考慮到他勞苦功高,便將其進拜他為太子太傅。可沒想到藍玉對此卻並不滿足,自認為功勞無人能及,但地位卻低於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兩人均兼任太子太師),由此大為不滿,竟然跟同僚們大倒苦水,說:「我藍玉勞苦功高,難道不能勝任太師一職嗎?」


不僅如此,藍玉入朝參政期間,雖然有不少的奏請,但由於內容不切實際,所以屢屢被朱元璋忽視,由此引得他更加的不滿(「西征還,命為太子太傅。玉不樂居宋、潁兩公下,曰:「我不堪太師耶!」比奏事多不聽,益怏怏。」引文同上)。藍玉既然不滿,便屢屢惹是生非以發泄不滿,結果這些行為更加激怒皇帝。


朱元璋忍無可忍,下令誅殺藍玉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忍無可忍的朱元璋終於決定對藍玉下手,指使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其謀反,並將其同黨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等人一網打盡。按照刑訊逼供後的證詞,藍玉等人準備在朱元璋藉田時發動叛亂,殺死老皇帝,然後另立新君。供詞提交上去後,朱元璋下令誅殺藍玉。


在明朝,「謀逆」屬於十惡不赦的重罪,應該被判處凌遲極刑,可朱元璋念及藍玉的功勞,同時考慮到他跟自己是兒女親家,所以最終決定判處其「剝皮實草」之刑,然後將藍玉的人皮送往蜀王妃處「留念」。近三百年後,張獻忠率軍攻破成都,還在蜀王府的祭堂發現了這件「文物」。朱元璋之殘忍,由此可見一斑。


藍玉被殺後,有1.5萬人受其牽連而死


藍玉伏法後,朱元璋繼續株連蔓引,大肆逮捕、屠殺其同黨,包括1位國公、13位侯爵、2位伯爵在內,共有15000多人因受牽連而被殺,其中大多數屬於被誣陷而枉死之人(「元功宿將相繼盡矣。凡列名《逆臣錄》者,一公、十三侯、二伯。」引文同上)。


經此一案,先前成功躲過「胡惟庸案」牽連的元功宿將們,幾乎被一網打盡,由此導致朝堂為之一空(這也是後來「靖難之役」中,建文帝無人可用的主要原因)。


史料來源:《明史》、《明太祖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由富察皇后之死引發的命案,倆總督因百日內剃髮,竟被乾隆帝處死
與李世民齊名的開國元勛,皇帝賜他免死兩次特權,結果一年後被殺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