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父母的陪伴和隔代的陪伴,在孩子最需要教育和指導的年紀,父母切勿失職!

父母的陪伴和隔代的陪伴,在孩子最需要教育和指導的年紀,父母切勿失職!

現在全職媽媽越來越少,爺爺奶奶照顧孩子的越來越多。隔代教育方便了父母,卻害苦了孩子。每一個「壞孩子」、「熊孩子」、「笨孩子」背後都有不好的教育,而隔代教育往往增加了問題出現的概率。

如果你的寶寶在沒上幼兒園之前都是ta的爺爺奶奶帶,那麼等寶寶上了幼兒園以後,家長一定要接手寶寶的成長陪伴。

在寶寶最貪玩也最愛學,做錯事需要教育和指導的年紀,爸爸媽媽一定要參與進寶寶的小世界,不能耽誤了寶寶最需要陪伴的一段黃金時期。

父母不陪伴,孩子缺乏安全感

父母不陪伴孩子,孩子會在內心生出恐懼,擔心自己被拋棄。低齡的兒童會渴望得到更多的愛,他們的哭鬧會被安撫,請求卻不能得到滿足,才會成為謊話連篇的「壞孩子」。

父母要保證對孩子的陪伴,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忙於工作,會讓孩子的童年充滿遺憾。只有給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才能緩解孩子寄養在爺爺奶奶那裡缺乏安全感的痛苦。

爺爺奶奶的寵溺,孩子無法無天

不知道您的寶寶是不是這樣:寶寶想要什麼,爺爺奶奶就給買什麼,只要老人家能做到的就都會無條件的滿足小寶寶,久而久之,寶寶脾氣變得異常暴躁,只要想要的沒得到滿足就會滿地打滾的哭,或者動手打爺爺奶奶,不知尊老,那麼此時就是孩子最需要父母教育的時候,孩子不能慣著,爺爺奶奶心疼孩子捨不得打,爸爸媽媽此時就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了。

教育很重要,這將決定孩子今後的正確觀念。

爺爺奶奶帶,孩子錯過學習機會

爺爺奶奶的教育觀念常常和父母有分歧,他們縱容孩子娛樂,忽視對孩子讀書學習的引導,打破了父母對孩子未來的規劃。

父母不妨在關於孩子的未來這方面多和爺爺奶奶溝通,講清楚自己對孩子的規劃,告訴爺爺奶奶哪些事是底線,不能觸碰,雙方達成共識,有利於共同教育孩子。

年輕爸媽們在教育上偷懶,就會讓孩子走上不可知的歧途。多和孩子交流,多和爺爺奶奶溝通,只有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聯手,才能避免隔代教育的問題。用心陪伴,該管則管,把孩子未來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

4歲的孩子教育方法

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斷發展。他們所面對的挑戰和重大任務是學會合作,使自己的需求與其他人的達到均衡。

典型行為:更加專註於遊戲和各種活動。因此,當他們玩得正起勁的時候,讓他們放下玩具或者停止遊戲就變得格外地困難;因為他們更加了解自己缺什麼和想要什麼,所以他們會用更加強烈的方式來抱怨;有時他們會隱瞞事實的真相來滿足自己個人的需要。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樣做是在欺騙,是錯誤的行為。

父母怎麼辦:

1.給予孩子充足的時間去結束遊戲然後再做另一件事情。

2.對孩子的哭鬧置之不理。不要對他的哭鬧過於關注,也不要有明顯不同於往常的反應。

3.冷靜地對待孩子的謊言和欺騙行為。處於這個年齡的孩子有這種行為是正常現象。不要因為他做了什麼或者沒有做什麼就貶低他,使他產生羞愧感。

5歲的孩子教育方法

特點:他們能夠領會父母具體的要求和規則了。他們所面對的挑戰和重大任務是依據自己懵懂的道德意識去做事。

典型行為:開始學習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一想對方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已經能夠懂得遵守規則,也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事。但是,他會超越界限試探你,看看你有什麼反應;雖然距離理想的目標還很遠,但是與以前比較,孩子到了5歲就能夠更好地控制住自己的衝動。如果他們的慾望不能夠得到滿足,他們也很少摔門、打人或者大哭一場了。

父母怎麼辦:

1.拓寬孩子的視角。可以問孩子:「你喜歡別人這樣對你嗎?」然後告訴孩子他這種行為給別人造成的後果是什麼,向孩子解釋清楚為什麼要遵守行為準則。

2.制定並嘗試一種行為管理體系。比如,每天早上把畫的三張笑臉貼在牆上,如果孩子有了不好的行為就把笑臉變成苦臉,並註明犯規行為是什麼。一旦3個笑臉都變成苦臉,他就要受到小小的懲罰了。如果一天下來哪怕還剩了一個笑臉,也要給孩子一些鼓勵。

3.設一些限制使孩子明白自我控制的重要性。比如告訴他:「給你3分鐘的時間停止大哭小叫,否則你就得自己呆在房間里不允許玩玩具了。」

關注萬能哥

一起,助身邊人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世界 的精彩文章:

最容易培養出優秀孩子的5種家庭!

TAG:父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