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寧德霞浦昭文館大學王都中

寧德霞浦昭文館大學王都中

原標題:寧德霞浦昭文館大學王都中


王都中(1279-1341),字元俞(一字邦翰),號本齋,謚清獻,元福寧(今霞浦)赤岸人。初任平江路總管府治中,歷任兩浙都轉運鹽使、戶部尚書等20多個官職,為民謀利、秉公執法、懲治腐惡,政績卓著。王都中幼年住在大都(今北京市),拜著名學者許衡為師。至元二十一年(1284),都中的父親王積翁作為元朝的「國信使」,受元世祖派遣出使日本,不幸在日本境內的海面上遇害身亡。


次年(1285),七歲的都中就為其父遇害而未得到朝廷應有的禮遇一事,隨母葉氏申訴於世祖殿前。世祖憐憫他們,賜給南遷「驛券」,並賜平江(今蘇州市)農田八千畝、獨院房屋一座。不久,世祖在進一步查實積翁遇害真相後,追封其為「敬愍侯」,並按「蔭錄」政策,特授其遺孤都中為少中大夫、平江路總管府治中。



王都中自十七歲就被元世祖忽必烈正式任命為少中大夫、平江路總管府治中,到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病逝,享年62歲。後賜封為「昭文館大學士」,謚「清獻」。從政40餘年,在這期間先後擔任過浙江東道宣慰副使、荊湖北道宣慰副使、江灘泉貨監、郴州路總管、兩浙都轉運鹽使、海北海南道肅政廉訪使、福建閩海道肅政廉訪使、福建進宣慰使都元帥、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廣東道宣慰使都元帥、正奉大夫、行戶部尚書、兩灘都轉運鹽使、河南行省參知政事、江浙行省參知政事等十六個官職,最後位居省部級。


在任浙東道宣慰副使期間,他秉公執法,先後查處金華縣丞、縣尉貪臟受賄庇護殺人囚犯案,嚴懲餘姚縣惡霸張甲。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任湖北道宣尉副使,奉命賑濟災荒,他跑窮山僻壤,發動災民生產自救,同時向朝廷申請撥糧十萬石,救活災民數十萬人。



王都中一生為官勤勉,為人仁慈,為學勤奮,所到之處,均政績顯著,民眾常為其建生祠,立《去思碑》紀念,表示仰慕愛戴之情。天曆元年(公元1328年),調任浙東道,廣東道宣慰使都元帥,三次更換鎮守均戴欽賜的「金虎符」。由於他政績顯著而名聞天下,為「南人」在元代政治舞台上爭得一席之地。《元史》評價說:「當世南人以政事之名聞天下而位登省憲者,惟都中而已。又其清白之操,得於家傳」。


▍內容來源:元史陳晨等資料寧德城市資訊編輯完成

▍圖文編輯:寧文策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德城市資訊 的精彩文章:

寧德那些年九嶺古道與民謠淵源

TAG:寧德城市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