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王羲之書法無法超越是個假命題,書法標準化是趨勢

王羲之書法無法超越是個假命題,書法標準化是趨勢

一、王羲之《蘭亭序》定為第一行書,精神意義大於客觀現實意義

書法是一種實用性與精神性二者兼有的實用性藝術。文字是一種人們發明用於記錄交換信息的工具,書法的第一本質不可能超躍這一生命特徵。王羲文《蘭亭記》行書的確漂亮而有內涵,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這樣的名譽,為中華書法行書文化確定了一種事實上的行書風格參考標準,對行書的標準起到積極作用。書法界有了這樣頂禮膜拜的大神,總比一混沌好得多。有了這把「衡量行書書法水平的標尺」同樣沒有阻斷中國現代「丑書」的出現,說明我們中國書法還缺少書法藝術的精神領袖與技術規範。書法發展空間巨大。

人們將北京時間定為中國標準時間,與人們將王羲之《蘭亭序》尊為第一行書,意義相同。

王羲之書法無法超越是個假命題,書法標準化是趨勢

二、歐陽詢楷書才是現代書法的「第一楷書」

自從新中國頒布《現代漢語規範字》以來,中國文字書寫有了真正的規範。這和真實規範也逐步影響了中國書法文化的規範化進程。書友都容易看出,現代規範字的規則與歐陽詢楷書規則有其世大的相似性。普觀當今中國最受歡迎的書法形式不能不說是「楷書」。其中的原因也許就在於此。現代楷書中,田英章先生歐楷規則進一步簡化、有了標準化趨勢。

王羲之書法無法超越是個假命題,書法標準化是趨勢

三、人工智慧書法機器人的出現將進一步推進書法藝術的標準化多樣化

除了楷書書法走向標準化,維持中國文字傳承的標準性之外,明確的書寫規範的工藝化、流程化,讓這種書法得到了前所未有傳承活力。今天鋪天蓋地的田英章楷書大行其道,其中最主要的動力可能就在於「標準化的技法可實際人人複製」,更是縮短了書法成才的時間。古代書法老師強調學習者的悟性,但現在人們藉助互聯網視頻技術,人們就可以學會楷書書法。

王羲之書法無法超越是個假命題,書法標準化是趨勢

曾經有過技術標準化的美術字,在一個時代可以看到大街小巷比比皆是的美術字大橫幅,就可以看出一種書法寫技法技術化、標準化、工藝化的活力。

未來書法工業機器人,只有在種書法形式不斷標準化這後,才能造就一批書法機器人的出產。未來的王羲之也許就是我們的書法藝術的標準化。

王羲之書法無法超越是個假命題,書法標準化是趨勢

但是並不用擔心書法藝術標準化將抺殺書法藝術的個性化。每個書法家領悟到自己書法有優秀之外,將其中技法明確化,標準化,更多書友可以遵循學習,進而成才。這種書法的市場活力與傳承活力同樣巨大。(炎黃創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知識 的精彩文章:

「余老眼昏蒙,無足觀者」 文徵明74歲時所作《琴賦》
寫經放大版——兜沙經

TAG:書畫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