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新版中國載人飛船明年首飛,胖五增強版充當大力推手

新版中國載人飛船明年首飛,胖五增強版充當大力推手

最近,中美俄再度上演三國演義,這一次鎖定載人飛船——

俄羅斯飛船折戟沉沙

美國載人飛船雙雙推遲

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明年首飛

10月上旬,作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明在IAC國際宇航大會上首次透露一個重要消息:

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將於2019年首度試飛(當然是無載人測試);

火箭發射系統選定:長征五號乙型火箭(LM 5B)。

這意味著:新一代載人飛船就要登場了。

作為目前使用7.8噸級神舟飛船的升級版,新飛船目前有兩種版本:14噸級、20噸級,能夠搭載4~6名航天員

無論哪一種,都將明顯超過了現役的神舟飛船。

更大更厲害的提升,還在於兩大亮點:復用性、深空性。

復用——即重複使用。

就像SpaceX龍飛船、波音星際飛船、獵戶座飛船那樣,採用復用技術,具備多次往返大氣層能力。

CAST副院長李明並沒有給出復用次數,以及其他具體數據,但這正是關鍵技術所在,也是明年首次飛行的測試重點。

一旦測試成功,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會將這種關鍵技術推廣,不僅用於新一代載人飛船,而且還會用在貨運飛船上——未來的天舟三號貨運飛船,主要承擔貨運補給中國空間站任務,就像貨運龍飛船那樣,充當太空快的角色,而且還可以重複往返天地間。

深空——即深空飛船。

就像NASA正在測試的獵戶座飛船,具備深空飛行能力,有能力作為月球軌道載人飛船、火星軌道載人飛船。

我們知道,目前現役的神舟飛船,是在聯盟號飛船基礎上設計、研製的,只能用於近地軌道飛行,不能用於深空飛行。

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深空飛行:執行繞月、登月任務和火星探索任務。

當然,這就需要新飛船變得更強勁,能夠應對更惡劣的深空輻射環境,並且能夠適應更快速地重新進入大氣層。

還有一個關鍵點在於,新飛船需要搭配新火箭。

新一代載人飛船能否實現在2019年首次試飛,前提條件就是火箭發射系統必須靠譜!

也就是說,選定的長征五號乙型火箭(LM 5B)必須按時研製出來,並且100%地發射成功。

而長征五號乙型火箭能否順利研製、發射,還要有賴於長征五號火箭(昵稱胖五)的成功發射。

我們知道,長征五號目前僅有兩次發射,一成一敗(2016年11月3日首飛成功,2017年7月2日二飛失敗),成功率只有50%。

目前正在作第三發的前期準備,預計10月底,從天津港裝船出發,送往海南文昌發射中心。

2019年1月再度發射,部署一顆8噸重的通信衛星(實踐20號)。

一切順利的話,長征五號2019年將搭載嫦娥五號飛往月球,2020年搭載嫦娥六號奔月,2020年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號,2021年發射實驗艙問天號,2022年發射實驗艙夢天號……2022年左右建成中國空間站基本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體引力波 的精彩文章:

龍飛船離別空間站什麼樣?零重力舞姿楚楚動人
飛船泄漏事件大反轉:不是微隕石,而是人為乾的!

TAG:三體引力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