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大喜大悲?當心患上「心碎綜合征」!

大喜大悲?當心患上「心碎綜合征」!

心動、心疼、心碎……一直以來,心臟被視為情緒的中心。而現代醫學告訴我們,情緒來自於大腦,與心臟並無聯繫。

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表明,雖然情緒並非來自於心臟,但對心臟的影響卻不容忽視。

1990年,一位日本醫生描述了在患者身上看到的一種不同尋常的癥狀,如胸痛、呼吸短促、心肌酶水平升高。這些癥狀與心臟病發作(急性心肌梗死)十分類似,但經過深入了解後,醫生髮現患者的冠脈正常,並未出現堵塞情況。

此外,研究發現,這種情況多發於女性,並且這些女性經歷了失去親人、巨大壓力或其他情緒事件。由於患者收縮期左心室形狀類似於日本的takotsubo(章魚壺),該醫生稱這種疾病為Takotsubo心肌病。

Takotsubo心肌病又稱應激性心肌病,但為公眾所熟知的名字卻是「心碎綜合征」。

區別於「節後綜合征」,心碎綜合征可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疾病。2006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將心碎綜合征正式納入繼發性心肌病。雖然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癥狀可在幾周後消失,但仍有部分患者面臨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近日,紐約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患有心碎綜合征的患者在出院後,仍面臨著再次入院和死亡的風險。

該研究分析了61,412名因心碎綜合征住院的患者數據。結果顯示,12%的患者在出院後30天內再次住院,其中,近4%患者在住院期間死亡。而在心臟病發作患者中,30天內再次入院患者比例為17%,住院期間死亡率為7%。

「即使心肌恢復全部功能,心碎綜合征病史也會對患者身體造成持久的影響。醫生應該密切監測此類患者。」 紐約大學朗格醫學中心副教授哈莫尼·雷諾茲博士表示。

遺憾的是,心碎綜合征的發病機制目前仍不明確,但發病人群以絕經期女性居多。《黃帝內經》中提倡「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對於絕經期女性而言,避免大喜大悲才能更好的預防心臟疾病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客女性諮詢 的精彩文章:

導致130名孩子自殺的死亡遊戲,警惕新版藍鯨遊戲Momo!
月經提前和推遲,哪個更嚴重?

TAG:健客女性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