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商船嚴重老化,海軍運力嚴重下降,美軍全球部署能力受阻

商船嚴重老化,海軍運力嚴重下降,美軍全球部署能力受阻

近日,據美國防務新聞報道,擔負美軍全球兵力投送重任的運輸艦隊即將迎來退役潮,這些建造於冷戰時期的運輸艦曾經在伊拉克戰爭、海灣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僅在海灣戰爭中,美軍運輸艦隊就為前線送去了總噸位超過600萬噸的坦克、彈藥補給、直升機等,但到了2018年,這些運輸艦普遍使用了40年以上,船體老化嚴重,故障頻發,難以擔當特朗普總統的印太戰略,美國海軍的戰略投送能力將大幅下降,美國的全球快速打擊戰略也會受到影響。

二戰結束後,美國的利益與軍事基地遍布世界各地,為了運輸士兵和物資補給,美國發展出龐大的運輸艦隊,目前,隸屬美國國防部的戰略運輸艦隊共有46艘運輸艦,隸屬美國海軍的預置艦隊則擁有49艘各類滾裝船和運輸艦,其中,最大的沃特?帕特森級運輸艦噸位高達6.3萬噸,一次即可運輸1.3萬噸各類物資,3艘沃特?帕特森級運輸艦就能將一支美國海軍陸戰旅運往任何一個熱點地區,這個等級的運輸能力,遠遠超過中俄。

但美國的運輸艦隊說到底還是冷戰軍備競賽的產物,蘇聯解體前,運輸艦隊下轄約200艘運輸艦,到今天規模已經縮水一半,伊拉克戰爭後,大批運輸艦更是面臨著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尷尬現實,不少運輸艦開始加速退役,以減少軍費開支。可惜「好景不長」,隨著中國軍事力量的快速發展和俄羅斯的復甦,美國迫切地感到需要繼續維持一支規模較大的運輸艦隊,在美國的設想中,90%的兵力投送離不開海運。但要恢復被砍掉的運輸艦隊,難度可不小,在戰略運輸艦隊中,就有20多艘運輸艦需要大修,此外,運輸艦也面臨著「用工荒」,大量船員選擇退役,到待遇更好的民營海運公司上班。

要想在大量舊船退役、大修的同時保持海運能力,美軍必須擴大運輸艦隊規模,相較於隱身戰機、航母、驅逐艦等主力武器,運輸艦這樣的輔助船隻顯然很難得到足夠的軍費支持,美軍註定很難在短時間內提高海運能力。除去自行建造,海外購買新船也是擺在美軍面前的選擇,日本、韓國等盟友不僅造船工業發達,建造成本也低於美國國內,但不幸的是,美國有一條「國艦國造」的法律,海軍艦艇必須由自己生產,運輸艦隊雖然不是作戰部隊,但也算預備役,同樣在這條法律的管轄範圍之內。

自造太貴,進口又違反國內法律,在運輸艦隊日益老化的今天,美軍可謂是進退兩難,擴大運輸艦隊規模意味著要搶佔主力裝備的軍費,不擴大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全球部署能力下降,大大影響未來戰爭勝負,兩個結果都不是美軍想要的,這大概就是家大業大的煩惱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戎要志 的精彩文章:

付出三倍努力,印度海軍依然不及中國,只能依靠爆買
兵擊圈現在的風氣怎樣?互相噴為主,日本劍道是主要被噴目標

TAG:兵戎要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