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推廣丨中國學生到底適合什麼樣的國際課程?

推廣丨中國學生到底適合什麼樣的國際課程?

推廣丨中國學生到底適合什麼樣的國際課程?

近十年來中國的國際高中教育項目猶如海水浪潮般不斷湧出,可以說已達到了「病態式」的發展,五花八門的國際學校讓人應接不暇,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課程也成了新一代父母們的難題。就算是像小編這種從事國際教育行業多年,了解多種國際高中所採用的課程體系(AP、IB、A-LEVEL等)也對這個問題難有一個比較滿意的回答。

直到近期小編有幸在滬上參加了一場論壇——世界名中學聯盟(WLSA)中國分會論壇,這個論壇改變了我對原有國際課程的理解。首先讓我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論壇,論壇圍繞的主題為——「面向未來教育,新評估體系與新課程」。

推廣丨中國學生到底適合什麼樣的國際課程?

大會可謂國內外教育界大咖雲集,參會人員包含美國大學理事會主席Douglas Christiansen博士、前英國伊頓公學校長現WLSA上海外方校長Tony Little先生、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吳堅(WLSA副主席)、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WLSA中國分會理事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校長李志聰、上海中學校長馮志剛、北京四中校長馬景林、北京八中校長王俊成、北京一零一中學原校長郭涵、及來自全國各地學校領導和教育界知名人士。

整體論壇分為上、下午半場,分別由上海WLSA復旦中方校長賈博(WLSA執行理事兼秘書長)及上海建平中學校長趙國弟(WLSA中國分會副理事長)主持。

整個論壇的各板塊內容小編就不多加贅述,大家有興趣可以點擊東方教育網這個鏈接進行了解。

此次論壇吸引了如此多教育界大咖前來,一開始也做實了小編對上海WLSA復旦這匹強勁滬上國際學校「黑馬」因何會在短短6年間發展成為滬上最佳國際高中之一的理解,認為它只是比其他國際學校多了一個優勢,那就是強大的海外資源平台。

推廣丨中國學生到底適合什麼樣的國際課程?

美國大學理事會主席,Douglas Christiansen博士幾乎每年WLSA年會或者升學指導高峰論壇都會參加,這個信號足以向外界說明WLSA海外大學資源平台的優越性。然而在小編參加了該論壇關於WLSA素質教育STEAM課程的研發環節後,小編的想法發生了變化。

推廣丨中國學生到底適合什麼樣的國際課程?

簡單來說目前國際學校採用最主流的課程有以下幾種:

  • AP課程

全稱Advanced Placement,中文名稱為大學預修課程。AP課程及考試始於1955年,由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主辦,在高中階段開設的具有大學水平的課程,共有22個門類、37個學科。

該項考試的目的在於,使高中學生提前接觸大學課程,完成一些美國大學的學分課程及考試。AP課程及考試可以為高中生起到減免大學學分、降低大學教育成本、縮短大學教育時間的目的,同時AP考試成績可以作為申請大學的一個重要籌碼。

  • IB課程

全稱為國際預科證書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簡稱IB課程),是由國際文憑組織為高中生設計的為期兩年的課程。我們通常所說的IB,主要指IB高中文憑課程(IBDP),針對16-19歲的高中生,學製為兩年。

所有IBDP項目學生必須在規定的六個學科組中每組選一門課程進行學習,其中三個高等級,三個初等級,每門科目的最高分數為7分,再加上拓展論文(EE)和知識論文(TOK)的3分,IBDP的總分數為45分。

IBDP的學生不僅文科,理科甚至藝術的專業課都要學習,還要有大量的時間去完成各種論文和參加社會活動,所以IB對學生學習能力要求非常高。

  • A-level課程

英國高中課程(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簡稱A-Level課程,它是英國的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高級水平課程,是英國的全民課程體系,也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就像我國的高考一樣,A-Level課程證書被幾乎所有英語授課的大學作為招收新生的入學標準。

A-level課程是英國本土高中課程,但卻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最有影響力的國際課程。僅CIE考試局為例,目前在160多個國家的9000多所學校開設課程。A-level課程學製為兩年,學生在上完IGCSE課程(年齡相當於中國的高一)後繼續兩年A-LEVEL才能申請大學。

這三類主流課程都非常好,也非常成熟,然而這三類主要課程體系均不是中國自己的課程體系,因為這其中無論哪一種課程都不是基於中國學生為基礎來設計的。

學校運行這些課程可以減去繁瑣的課程研究,課程認證,如何頒發有效證書等環節,直接引進國外課程再配置相應老師就可以正常運作,確實簡單舒心,風險係數較低。

然而在課程運用上WLSA卻選擇獨樹一幟,自創門派,可謂膽識驚人。而每年美國大學理事會主席Douglas Christiansen博士和其他世界名校(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范德堡大學、康奈爾大學等)招辦主任和副校長的參會也足以說明了WLSA課程對於西方名牌大學的吸引力。

WLSA素質教育STEAM課程是在上海WLSA復旦中方校長賈博(WLSA執行理事兼秘書長)的組織和領導下,由WLSA課程研發團隊在原WLSA獨立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進行完善並推出一個中西融合素質教育課程——WLSA素質教育STEAM課程。

該課程融合了中西方的精英課程,旨在幫助中國學生能夠遊刃有餘的應對中西方教育體系,並更好的傳承中國傳統教育,無縫對接的把中國的語文、政治、歷史、地理四門課程融入WLSA素質教育STEAM課程。WLSA素質教育STEAM課程側重於五個主要方面:

- 技能(Skills):

有關學習任務中所用技能的自我反思以及改進技能的能力,如批判求異創新思維、團隊精神下的領導力等,主要在SDP(技能拓展項目)課程中培養。

- 謀略(Tactics):

面對困境時的果斷、魄力和自信,讀史可以明鑒,知古可以鑒今。主要在中國歷史課程中培養。

- 道德規範(Ethics):

道德意識,納入系統思想,適用於跨學科教學,在所有學科的專業課堂上,由專家指導,進行講授,並通過政治類課程來培養學生的倫理道德和誠信的素養。

- 表達藝術(Articulation):

培養想像、明確表達意見和清晰解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評價他人陳述的能力。主要在Colloquy思辨課程中培養。

- 跨文化理解能力(Multiculturalism):

文化意識、敏感和反思。能夠理解自我文化及他人文化,並以包容的方式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主要在ADAS(美國社會融合和差異)和CCLP(跨文化領導力)課程中培養。

大會上WLSA課程研發主任Ross Ewing帶領他的教師團隊與中國知名校長代表們,就WLSA創新的文科及社會能力STEAM課程的開發和實踐,就以上五個方面,展開了積極熱誠的討論,校長們高度評價了WLSA素質教育STEAM課程,認為未來越來越多的學校將面臨以上這些挑戰,而通過WLSA素質教育STEAM課程,相信可以幫助中國的學生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

小編深受促動,突然茅塞頓開,讓中國學生順利的完成以上五個部分的學習,這或許就是美國大學最想要的中國學生,而這才是最能說服美國頂尖大學錄取上海WLSA復旦學生的理由。

課程才是WLSA的核心,沒有絕對競爭力的課程,光有外在的海外關係光環是不足以影響普林斯頓大學連續三年錄取WLSA學生,斯坦福大學連續兩年拋來橄欖枝、耶魯、哥大、芝加哥、達特茅斯、西北、康奈爾、范德堡等等名校雲集錄取。反觀滬上其他傳統課程,在名校上的突破可謂屈指可數。

據悉WLSA每年都在課程的研發上投入極大的精力,WLSA素質教育STEAM課程的建立不僅得到了中國教育專家的肯定,同時也獲得了多所西方頂級中學如英國伊頓公學、美國哈佛西湖中學、美國菲利普-安多福中學、南非領袖學院等學校教育專家的參與和支持。

今年9月上海WLSA復旦又迎來了前英國伊頓公學校長托尼·里特先生(Tony Little)擔任WLSA外方校長,隨著Tony Little先生的加入,相信WLSA在學校管理和教學質量上又會有質的飛躍,讓我們拭目以待。

推廣丨中國學生到底適合什麼樣的國際課程?

前英國伊頓公學校長現WLSA上海外方校長托尼·里特先生(Tony Little):

工作經歷(擔任校長26年)

1996-2002:OakhamSchool校長

2002-2015:EtonCollege(伊頓公學)校長

其他社會活動

--2011年創建世界名中學聯盟(WLSA),搭建了中外知名中學間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並擔任WLSA聯盟主席至今

--曾任國際男校聯盟(International Boy』sSchools Coalition)主席

--擔任多所私立和公立學校校董(威斯敏斯特等)

--撰寫「An Intelligent Person』s Guide to Education 」一書,總結了其26年校長生涯

最後小編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很難有一個完美的答案來詮釋什麼樣的學生適合什麼樣的課程。WLSA課程是主打喊出為中國學生量身定製的課程,拋開課程而言,它傳遞的是一種文化,一種為中國學生負責的態度。

它不同於傳統美國的STEAM課程,它是文科和社會技能的綜合,相信WLSA課程未來會成為中西融合課程的一種典範。又是一年擇校季,望能給徘徊的你提供參考,選到心儀的課程心儀的學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