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親愛的·客棧》劉濤王珂夫婦:這次他們要從0到1創造美好生活

《親愛的·客棧》劉濤王珂夫婦:這次他們要從0到1創造美好生活

遊歷在大街和樓房,心中是駿馬和獵場。可以說,毛不易的一首《牧馬城市》唱出了很多都市人的心聲。

而如果換一種方式,你會怎樣生活?

去做一些久違的事,去交一些可愛的新朋友,去嘗試一些從來沒有嘗試過的,去找到真正的自己。如果真有這樣的一段旅程,你會勇敢的去追尋嗎?

如果行李箱暫時還裝不下想去的遠方,不妨追一下《親愛的·客棧》第二季,聊以慰藉。

去年,《親愛的·客棧》第一季在劉濤、王珂夫婦的帶領下,到瀘沽湖經營一所客棧,遠離城市喧囂。節目播出後帶起了一股慢綜藝的熱潮,也喚起了電視機前不少觀眾回歸生活的初心。

珠玉在前,本季《親愛的·客棧》一開播便引發觀映熱潮,創造了收視第一、全民關注8個熱搜,並有兩個熱搜排名第一的漂亮成績單。

此次還是劉濤、王珂夫婦領銜,帶著武藝、王鶴棣、馬思超三位小夥子,從小巧碧玉的南方瀘沽湖,轉輾北方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內蒙古阿爾山白狼鎮,去追尋心中的駿馬和獵場。

可正當我們想通過節目的鏡頭,恣意體驗駿馬飛馳的樂活時,卻發現除了壯闊的草原林地,這裡幾乎是「一無所有」。

放眼望去,只有三棟供5人居住的簡易臨時安置房。臨近深秋,天氣肅殺,空調偶爾罷工,水管在夜晚被凍住。

更要命的是,這裡地處偏遠,人煙稀少,交通不便,一列綠皮火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親愛的·客棧》第二季開畫就讓人打上了非常多的問號:「一清二白」的他們,難道就想用日落林海吸引遊客嗎?

王珂王老闆神秘一笑,表示好戲都在後面。因為這一季,他們要自己動手,「創造美好生活」。

[「植樹人」王珂]

在《親愛的·客棧》第一季中,各種資源不可謂不豐富。

瀘沽湖地處麗江風景帶,南接大理,是國人夢寐以求的旅遊勝地,遊客質量數量有保證。不僅如此,節目組給王珂劉濤等人備好了客棧和大多數生活用品,還請來了專業人士前來指導。

手握如此優渥條件,久經商場的王珂隨便發揮,便能和妻子劉濤悠閑的徜徉在落日餘暉中度過20天的「假期」。

但如我們所見,此次的《親愛的·客棧》第二季阿爾山白狼鎮之行,除自然景色外,生活條件與瀘沽湖有著雲泥之別。想要輕鬆愜意的過完這季,不太現實。

不過,對於劉濤和王珂夫妻二人來講,與其當一個後人在樹蔭下乘涼獨樂,倒不如自己做一個植樹人,創造出一片綠蔭,供後人納涼眾樂。

所以在本季中,於公於私,王珂和劉濤夫妻倆不僅要創造一個景點,更要創造一種生活方式。

於自己而言,王珂想通過這次和老婆劉濤的親力親為,找回當初那個曾經開疆拓土的商人王珂。再次重溫在他失意時,和那個對自己不離不棄的愛人一起的時光。

於遊客而言,王珂和劉濤想要通過這次創造性的實踐告訴國人,我們大可不必追尋國外的月亮,我們祖國的風景遠比你想像中的壯美。

而於當地人而言,這絕對是一件造福一方的大善事:在節目結束後,節目組會將民宿的一切毫無保留地留給當地人,讓他們自己再創一個品質生活的高度。

金庸老先生有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句話用在王珂、劉濤身上雖然有些嚴重,但王珂和劉濤眼中「創造幸福生活」的概念,在這裡卻挑不出什麼毛病。

[拓荒人王珂]

由瀘沽湖的線性體驗生活,到此番主題升級的立體創造,王珂要用手中這把拓荒斧,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把阿爾山白狼鎮不為人知的美展現在國人面前。

不過想要從零開闢出一個景點,一種生活方式,可不是說說那樣簡單的。

為此,在開業的前25天,王珂劉濤就來阿爾山白狼鎮實地勘察,選取了2個目標地點,並最終確定「鹿園」目的地。

而在這之前,包括觀景台、民宿房屋的概念設計都由兩人承包,其背後的巨大付出可想而知。

在具體施工時,王珂主外,全程參與一線,做到心中有數。老婆劉濤主內做後盾,給大家燒水做飯,及時提供充足的能量補給。

在景點的開發上,他們並沒有制定攻略,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和遊客一同開闢新的線路——而是想要以拓荒者的身份,聆聽、記錄遊客的真實感受,繼而進行持續優化。

而這個工作,絕對是以後的重頭戲。

為了能在節目結束之後更好的讓當地人接管,王珂和劉濤力邀村支書和村民加入,成為團隊的一份子,授之以漁之技。

在節目中,劉濤依舊賢惠、做事仔細,而我們也能從很多小細節看到王老闆的細心和巨大的責任心。

在他們入住當晚,房間空調失靈,王珂立馬抄起電話問詢解決問題;武藝忘記了房間密碼,王珂看見之後脫口而出;第二天水管凍住,又是王珂用熱水將水管疏通,還不忘叮囑師傅一定要把這個問題徹底解決,以防後患。

對於當地人的態度上,我們又能在王珂身上看到了一個儒雅的紳士。

初次和客人見面,趕緊脫帽握手,這一舉動獲得了網友一致爆贊;邀請當地村民張阿姨加入工作,讓阿姨多挑幾個崗位,以便能多發工資;在獲知阿姨離家路途較遠時,又安排馬思超開車送行。

從最初的概念設計、選址規劃,到目前的房屋建造、團隊建設,事無巨細,作為老闆的王珂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好在,在這份付出後,白狼鎮的民宿終於迎來了新面目,一個創意十足的「充電堡」拔地而起,它將要見證日後白狼鎮的點滴繁榮。

[素人王珂]

我們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又要高於生活。而綜藝作為一門藝術的分支,想要達到這樣的高度,說實在的,非常之難。

因為藝人總得講求個人設,節目總得追求個「外觀漂亮」,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但在《親愛的·客棧》中,幾乎所有人都是貼著地面「飛行」。面對武藝、王鶴棣、馬思超這三位新生代明星(菜鳥),素人王珂的點評可一點不含糊。

三位小夥子初次給王珂報到便集體暴雷:武藝神神秘秘讓他猜、馬思超來了一句「what『s up」的饒舌、王鶴棣普通話不過關直接把王珂繞暈了。

王珂好生鬱悶,對三位新手的點評毫不含糊:不正常。

事實證明,三位新生沒被冤枉。

初次在綠皮火車碰面,劉濤讓大家做自我介紹,說說有啥特長。馬思超搶先答題會做煎餅,王鶴棣會顛勺,而到了武藝這邊,不但「武藝掛零」,還陷入了找不到話茬的尷尬。

在粉刷門板時,三人終於在長久的等待中拿到第一份「工作」,揮舞著刷子高興得像一群三歲的孩子。待完工後期待王老闆能鼓勵一下,得到的卻是「算是干成一件事」的扎心回復。

武藝把房門密碼忘了,一頓狂按之後房門發出了警告,王珂解圍;馬思超接客人時,把王珂的電話當成客戶電話打了數遍,一度讓王珂哭笑不得。

而在第二期的預告中,王珂口中「渙散」二字,預示著三位新人被打擊得不輕。

作為老闆,作為團隊的精神核心,王珂也站出來,以一個老大哥的身份,給自己的隊員加油打氣。

工作面前無明星,可以說在《親愛的·客棧》中,除了王珂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接地氣的老闆外,也通過三位新手的寫實記錄,還原了綜藝本來的面目。

那便是真實。

作為一個商人,王珂稱得上是一個有社會責任心的儒商。他把自己的經驗轉化成生產力,用行動踐行著一個商人該有的態度。

而作為一個素人,王珂和劉濤用生活的細節,讓這檔節目充滿了煙火氣息。

在這裡沒有明星,有的只是一群在這享受生活的普通人。

最後也希望,在《親愛的·客棧》第二季結束後,在觀完阿爾山白狼鎮的壯美後,我們能由衷的讚歎,其實咱們國家的月亮才是最圓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一班001 的精彩文章:

《甄嬛傳》里的最大贏家:嫁大30歲房產大亨,或成鄧文迪第二?
周迅與王菲大方同台後,又將和她女兒竇靖童一起開公益演唱會?

TAG:傳媒一班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