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年羹堯被奪兵權很容易,下屬為何見死不救?

年羹堯被奪兵權很容易,下屬為何見死不救?

原標題:年羹堯被奪兵權很容易,下屬為何見死不救?



說起年羹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恐怕是《甄嬛傳》中囂張跋扈的華妃的哥哥了。歷史上的年羹堯同樣氣焰囂張,目中無人,但他軍事才能一流,幫雍正平定西北戰事,保大清朝長久平安,他的官階也是越來越高,最後做到撫遠大將軍一職,一時間風光無限。以年羹堯為例,古代大將為什麼被奪兵權很容易,下屬為什麼不救?

首先雖然是雍正的意思,但實際主策劃負責人是十三爺胤祥,而去執行的是圖裡琛,而能代替年羹堯掌控全局的是岳鍾琪。選擇的時間機會點是年羹堯去和蒙古王公聯絡感情,不在西寧大營的時候。不能說手段不老辣。趁年羹堯不在,迅速升帳傳旨,分別調離年羹堯的幾個核心鐵杆,宣布岳鍾琪接任。



如果年羮堯有二心,聖旨到西北就是廢紙,只是換誰也不能容下年羹堯這根肉中刺。但是自宋以後,領兵大將基本上沒有可能造反成功了。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統治者對兵權看的太重了,防止大將擁兵自重甚至起兵作亂,成了皇帝的第一要務。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再有人敢造反了。


年羹堯所處的時代正是清帝國最為鼎盛的所謂「康雍乾」盛世,即便是他想干,能跟著他乾的人恐怕也不多。所以表面他的兵權對皇帝而言,只是一道旨意就能辦到,其下屬更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救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時刻 的精彩文章:

民國初期,吃花酒為什麼要報他「花和尚」的名字?
為什麼大清有十二帝,故宮牌位只有11個?

TAG: 歷史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