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探秘世界最大「中國屏」超級廠房

探秘世界最大「中國屏」超級廠房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唐芳

短短5個月,世界最大「中國屏」廠房在武漢拔地而起。

超級廠房項目效果圖

近日,新華社、人民日報、科技日報等中央主流媒體記者走進由中建一局承建的武漢10.5代線液晶顯示器件項目,探秘世界最大「中國屏」廠房的智慧建造。

「這個全球最高世代線、最大工藝難度的『中國屏』廠房預計10月封頂,項目投產後,將用於生產65英寸和75英寸的全球最大尺寸液晶顯示屏。」中建一局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張曉葵在「建證40年?中國建築奇蹟之旅」中建開放日活動中表示。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崛起見證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崛起,2017年中國半導體產業規模突破5000億元。

中建一局2003年開始進入超級廠房建設領域,以35座超級廠房為中國生產全球清晰度最高、尺寸最大的「中國屏」和「中國芯」提供基礎保障,托起「中國建造」和「中國製造」兩個品牌。中建一局也是目前中國唯一掌握高科技電子廠房建設核心技術的企業。

中建開放日活動現場

「中國屏」廠房刷新

「中國效率」

最大「中國屏」廠房,是為半導體領域全球第二大創新公司京東方所建造。據悉,中建一局承建了京東方LCD/OLED共九條高世代生產線。

武漢京東方項目現場經理鄭文龍已經參加六個超級廠房項目建設,他對記者表示,半導體產業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特別快,每半年就會升級一代,越快完成電子廠房的建設,意味著最大「中國屏」越早投產。

中建一局承建的主廠房建築面積46.58萬平米,是世界最大混凝土框架單體廠房,使用2萬餘噸鋼材,相當於3個埃菲爾鐵塔。項目人員平均年齡不超過27歲,高峰時期有一萬人同時施工,大家每天集體出工的場面彷如大學校園。

年輕的世界最大「中國屏」廠房建設者們

面對如此大體量廠房建設,中建一局憑藉15年來在超級廠房領域的摸索,實現一個月內迅速統籌人員、機器、原料、方法和環境。項目團隊從武漢、北京、廊坊、合肥同時集結資源,高峰期每天疏導1300輛運料車進出。

項目今年5月開始建設,除去極端天氣影響,在4個月的有效工期內,中建一局項目完成運料11000車,按照每輛車身15米計算,車輛長度可繞北京五環5圈;運料20餘萬噸,相當於兩艘世界最大航母的重量。

特別是50天完成地下室兩層水池結構封頂;57天完成第一塊高大板澆築;86天完成首段四層高大柱澆築……持續刷新超級廠房建設速度紀錄,建設速度較同類廠房提高30%。

超級廠房「安全智造」

的科技含量

在項目安全培訓基地,陳列有應急救援體驗區、六大傷害體驗區、安全知識體驗區、健康小屋幾大板塊。「使用先進數字技術的VR體驗館,提供逼真的沉浸式體驗,強化對擠壓、牆面坍塌、安全帽撞擊等安全事故的感性認識。」鄭文龍表示。

觀摩人員進行起重機模擬體驗

項目「智慧工廠」體驗館的測量機器人吸引大家的目光。鄭文龍介紹,測量機器人又稱為自動全站儀,是集自動目標識別、自動照準、自動測角與測距、自動目標跟蹤、自動記錄於一體的測量平台。 「測量機器人可實現設計與施工的無縫連接,特別是指導機電安裝施工的精確度可保證在1.5毫米內,這是傳統方法無法達到的。」

說起該項目的安全黑科技,鄭文龍十分自豪。「現場16台塔吊均安裝了塔吊防碰撞系統,實時監控各塔吊的運行情況,在發生碰撞風險前,系統自動對塔吊進行控制,保證群塔作業安全。此外,我們的建築高大柱操作架是採用盤扣組裝式鋼爬梯搭設,穩定性更強、安全係數高。」

支撐世界最大中國屏廠房的高大柱

高大板是支撐廠房結構的核心部分,為增強架體承重,中建一局項目首次引進「智能化高支模無線監測系統」,應用於高大板澆築。「澆築中,當監測範圍超出設定的預警值後,系統會自動反饋到電腦終端及時預警,項目即刻疏散員工暫停施工,及時整改,保障安全。」鄭文龍說,除了高支模無線監測系統之外,項目建設過程中還採用了質量安全APP管理系統、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入場實名制系統等先進管理技術,將「智慧建造」融入項目建設全過程。

國內廠房項目最先進、安全性能最高的架體

記者了解到,中建一局承建了國內高科技電子廠房建設的80%,先後終結了中國顯示屏進口的時代和中國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不僅如此,還為世界上最大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的科技巨擘英特爾,承建亞洲第一座晶圓廠,成為中國唯一承建過半導體行業所有外資品牌生產線的企業,助力民族光電產業闊步走向世界。

項目建設中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編輯:岳靚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是戰勝其他人種,還是替代?我們的老祖宗靠這個笑到最後
女子徹夜追劇「看瞎眼」,元兇竟然是它!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