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歷史人物,不殺功臣的趙匡胤,你了解嗎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當年,趙匡胤三十三歲,改國號為「宋」。趙匡胤和其追隨者的準備極為充分,組織得相當嚴密。而趙匡胤本人也確實具有足夠的威望,才使一次改朝換代在幾乎沒怎麼流血的情況下就完成了。
應該說趙匡胤說到做到,相當夠意思。他將後周變成大宋之後,對後周的皇室始終實行優待政策,確實沒有隨意摧殘。對於後周的一批大臣,他幾乎沒有變動,該做什麼還做什麼,就連宰相也都是原班人馬繼續干。而對於擁戴自己當了皇帝的那些有功之臣,他做的則可能是中國所有帝王中最厚道的,這就是「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從歷史記載上看,宋太祖趙匡胤幾乎是一個功臣都沒有殺過。而且,還形成了一個祖宗家法,就是不許輕易誅殺大臣。
其中,去得最多的大概是宰相趙普家。趙匡胤做同州節度使時,趙普是他部下掌管刑獄的推官。趙匡胤做了皇帝後,趙普也成了他的首席謀士。幾年後,幾位老宰相去職,他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帝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趙普的夫人燒得一手好菜,其中特別有滋味的是一款「炙肉」,趙匡胤百吃不厭。趙匡胤管趙普的夫人叫「嫂嫂」,當了皇帝後,始終沒有改口。
有一個立功者按規定應該升職,但是,趙匡胤一向不喜歡此人,於是摁在那兒就是不批准,還怒氣沖沖地對趙普說:「我就是不給他陞官兒,你能怎麼樣?」趙普一本正經地回答:「罰惡賞功,古來通理,不是陛下您一個人專有的,哪裡可以憑個人的喜怒好惡來決定?」趙匡胤不聽,站起來揚長而去。趙普便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面。趙匡胤進到了後宮裡面,趙普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一站就站了很長時間。
趙匡胤很反感地拒絕了。這段經歷似乎沒有在他的心理上留下特別負面的影響。因此,他當上皇帝以後,在他身上幾乎找不到什麼特別乖戾失常的舉止。當年,他曾經投奔過自己父親的老朋友董宗本,董宗本的兒子董遵誨經常欺負他,弄得他極為鬱悶。趙匡胤做了皇帝後,那董遵誨正好是宋軍中的一個中級軍官,相當惶恐,只等一死。趙匡胤不但沒有收拾他,反而費了不少心思,幫助他將失散多年的母親從遼國接回來,送到他的防地。
有一次,趙匡胤在禁中後苑打麻雀玩,一個臣子聲稱有急事求見。趙匡胤立即接見。誰知,來人東拉西扯,講的沒有一件急務。皇帝不高興了,責問他為何謊稱有急務求見?那人說:至少比陛下打麻雀急。趙匡胤大怒,抄起他那把著名的柱斧就打。結果,打掉了人家兩顆牙齒。來人不聲不響地將兩顆牙齒撿起來,裝進口袋。趙匡胤窮凶極惡地問:「怎麼著,你還想告我不成?」那位臣子回答:「臣子我不能告陛下,但自然會有史官書之。

※搞笑漫畫:最萌殺人狂,惡魔短片完美收官!祖傳馬扎買一贈一?
※炫富的最高境界,現代人已經傻眼,網友:這是燒錢啊!
TAG:皎翠三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