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打響『四大品牌』 構築戰略優勢」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打響『四大品牌』 構築戰略優勢」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9月27日,由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發展研究院主辦的「打響『四大品牌』 構築戰略優勢」研討會暨課題成果發布會在上海召開。

「打響『四大品牌』構築戰略優勢」研討會暨課題成果發布會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校長、上海行政學院副院長郭慶松致辭,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潘文軒主持會議,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決策諮詢部主任唐穎作會議總結。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校長、上海行政學院副院長郭慶松致辭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郭慶松表示,走過40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上海當前已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城市發展面臨新格局、新使命、新挑戰。在國內外格局與自身發展條件均發生深刻變化的環境下,上海已經全面步入了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歷史節點。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提出要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關於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了四個《三年行動計劃》,上海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通過了《關於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意見》,對打響「四大品牌」做了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把打響「四大品牌」作為提升上海城市能級與核心競爭力的著力點與重要抓手。在把握打響「四大品牌」的要點和難點,找准路徑,拉長板、補短板、樹樣板方面,各校院要積極作為,發揮智庫作用。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潘文軒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決策諮詢部主任唐穎作會議總結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會上,潘文軒作了「打響上海『四大品牌』,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課題總報告介紹,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發展研究院原執行院長鞠立新教授、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周靜和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發展研究院博士於健寧等分別作了子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的彙報交流。

潘文軒表示,品牌是城市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是一座城市的響亮名片。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是上海更好落實和服務國家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載體,也是上海當好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重要行動,對提升上海城市能級與核心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前,上海打響「四大品牌」已具備了良好基礎與優勢條件,但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與困難。為此,需要明確目標、聚焦重點、把握機遇、找准路徑,拉長板、補短板、樹樣板,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堅持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努力將「四大品牌」塑造成為響亮恆久的金字招牌和馳名中外的城市名片。

服務功能是上海最重要的功能,是經濟中心城市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所在。潘文軒認為,打響「上海服務」品牌的戰略重心在於提升城市核心功能與輻射帶動能力,它在打響上海 「四大品牌」中居於中心地位。經過長期發展,上海已基本形成了現代化的服務經濟體系,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政府服務水平與能力總體上較強。目前,打響「上海服務」品牌具有不少有利條件和優勢,主要表現為服務經濟規模大增長快、服務資源要素供給較充足、服務品牌效應逐步增強、服務創新走在全國在前列;但同時,打響「上海服務」品牌也面臨一些突出短板與難點問題,如服務的軟環境仍需要進一步改善、服務的全球輻射度和影響力不高、服務能級提升缺乏高質量要素的有效支撐、服務領域一些深層次的體制矛盾尚未較好解決等。要打響「上海服務」品牌,應當聚焦「服務水平領先度、服務功能輻射度、服務對象感受度、服務品牌美譽度」四大標準,將這些標準融入「上海服務」品牌建設全過程,培育和塑造「上海服務」品牌;要高度重視制度因素對服務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持續優化「上海服務」品牌建設的制度與政策環境;此外,還要抓住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帶來的機遇,發掘利用好自貿試驗區改革紅利,全力助推「上海服務」品牌建設。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周靜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周靜表示,上海是我國的製造業中心之一,工業基礎紮實,曾經的上海製造是上海的名片和驕傲,全國追捧的「潮貨」,是高端與品質的象徵。近些年,在全球「重回製造業」的熱潮湧動下和《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指引下,上海也抓住時機大力推進位造品牌建設,重塑上海製造輝煌,「上海製造」品牌正向著高端化、國際化的方向邁進。自2016年開始,上海製造業率先復甦並引領全國製造業回穩,一些製造業的「老字號」品牌也開始煥發新的活力,整體發展勢頭較好。打響「上海製造」品牌,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領作用是關鍵,打造郊區製造業發展高地是基礎,提升上海智能製造水平是重要突破口。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當前存在產業選擇不夠精細、整體規模較小、政府扶持手段單一、缺乏靈活性和多元化等問題,關鍵領域有待突破等瓶頸,未來需與科技創新中心聯動,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領與支撐作用。郊區是上海製造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區,當前製造業外流的風險在不斷累積,綜合成本的上升、土地政策不完善、行政審批政策不夠靈活和外省市招商力度的擴大等都對上海郊區製造業發展構成威脅,應引起高度重視,提早化解。上海智能製造在國內起步較早,成長較快,發展潛力巨大,未來需提早謀劃,補足短板,搶奪智能製造高地。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發展研究院博士於健寧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不僅是全國最大的消費品零售城市和進口消費品集散地,更是聯通中外市場的「大碼頭」和全球貿易流通網路中的重要節點。於健寧認為,在新時代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買全球、賣全球」的有效路徑。上海具有悠久光榮的商貿發展傳統,長期引領國內消費潮流時尚,並已確立了聯通中外市場的樞紐地位,這是「上海購物」品牌建設的優勢所在。近年來,消費對上海經濟發展的貢獻度明顯增強,國際高端品牌和國內知名品牌加快向上海聚集,各種零售新業態與新模式不斷湧現,消費時尚引領度也在不斷提升;但另一方面,上海購物品牌建設也面臨對外來消費的吸引力偏弱、本地品牌優勢不夠突出、國際化程度有待提升等問題。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需要精準發力,可行的重點舉措在於:從平台建設和制度創新上入手,充分發揮進口博覽會對打響「上海購物」品牌的溢出帶動效應;構築「點線面」的全球新品發布載體布局,完善一批支持新品發布的創新制度,集聚更多最新最潮的消費品牌;提升購物「硬環境」和「軟環境」水平,營造最優最好的購物環境;適度發展免稅購物,綜合降低商品和服務消費價格,實現最高最划算的購物性價比,將上海打造成令人嚮往的國際一流消費城市。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發展研究院原執行院長鞠立新教授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鞠立新表示,國際文化大都會建設是上海任重道遠的戰略目標之一,而打響獨具魅力的上海文化品牌,就是推進上海大都市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和有效的實現路徑。進入新世紀以來,上海城市文化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續提升,文化重點領域的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創新取得很大進展,優秀文化作品蓬勃湧現,上海城市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這為推進獨具魅力的「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瓶頸制約與不足之處,這主要表現在文化品牌建設理念、三種優勢文化資源的深度挖掘與整合、主流文化的張力和有效主導力、上海文化品牌的現代化表現方式以及上海優秀文化人才的吸引與培養等方面。要在新時代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文化大都會建設,打響獨具魅力的上海文化品牌,還必須進一步提高對上海國際文化大都會建設的思想認識,用足用好上海「三種優勢文化資源」,深化文化管理體制與機制的改革創新,做好做強文創產業,打造一批具有上海特色優勢的文化精品,努力吸引、培育和造就大批優秀文化人才,並且在上海文化的表現形式、載體工具等方面努力實現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和雅俗共賞,提高上海大都市文化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民經濟綜合處處長郭宇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綜合規劃處副處長熊世偉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市商務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宇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市委研究室科教文衛處處長李志民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民經濟綜合處處長郭宇、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綜合規劃處副處長熊世偉、上海市商務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宇、上海市委研究室科教文衛處處長李志民等來自政府實務部門的專家也作了交流發言,為本次發布的課題報告提出了許多有用建議。

原標題:打響上海「四大品牌」 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黃琲 排版編輯:黃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陳繼勇: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原因、本質及中國對策
中國生態文明研究高峰論壇暨中國社科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第二屆理事會議舉行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