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中國古代的藏頭詩故事

中國古代的藏頭詩故事

在中國的舊文體中,除了常見的詩、詞、曲以外,還存在大量排列奇巧的另類詩歌——雜體詩詞。具有代表性的有:迴環(文)詩、剝皮詩、隱括詩、離合詩、寶塔詩、字謎詩、轆轤詩、八音歌詩、藏頭詩、打油詩、詼諧詩、集句詩、聯句詩、百年詩、嵌字句首詩、絕弦體詩、神智體詩等近40多種。這些風格各異、獨成一體的雜體詩各有觀賞特點,雖然不同程度均有遊戲色彩,但在發揮技巧的同時有些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流傳至今。今天,咱們就來趣談一下古代藏頭詩的故事!

藏頭詩,又名「藏頭格」,大致有三種形式:一是在前面只說景、情,不說題意,而在最後一聯點明題意;二是每句詩的第一個字藏在上一句的最後一個字;三是將全詩主旨藏在各句之首。

智多星巧作藏頭詩

讀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盧俊義乃河北俊傑,他不僅急公好義,樂善好施,濟人危困,而且武藝高強,名聞四海,人稱「河北玉麒麟」。梁山泊義軍頭領宋江久慕他的威名,一心想招取盧俊義上山坐第一把交椅,共圖大業,替天行道。偏偏這個盧俊義有錢有勢,有名有位,吃不愁,穿不愁,而且滿腦袋的忠君思想,要他上山造反談何容易,宋江常常為此苦惱。

軍師吳用,人稱「智多星」,為人機敏善於謀略,凡事一經他策劃,沒有辦不成的道理。所以,當宋江與他議起此事時,便生出一段「吳用智賺玉麒麟」的故事來。

當時吳用扮成一個算命先生,悄悄來到盧俊義莊上,利用盧俊義正為躲避「血光之災」的惶恐心裡,口佔四句卦歌,並讓他端書在家宅的牆壁上。這四句卦歌是:

蘆花叢中一扁舟,

俊傑俄從此地游,

義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難逃可無憂。

吳用在這四句卦歌里,巧妙地把「盧俊義反」四個字暗藏於四句之首,而一心躲避「血光之災」的盧俊義哪裡有心細察這其中的隱秘呢。

果然,這四句詩寫出後,被官府拿到了證據,大興問罪之師,到處捉拿盧俊義,終於把他逼上梁山。

畫老烏龜

從前有個財主,請畫工為他畫了幅像。為他畫像的那個畫工手藝很好,把老財主畫得白髮烏巾,神采奕奕,堂而皇之。老財主看了得意非常,便硬拉一位本鄉秀才為他的畫像題字。

老財主平日吝嗇刻薄,甚為鄉里所不齒,讀書人更不願與他交往。這位秀才在無奈之中被拉到財主家,心中很不快活。他想,鄉鄰們都恨這個老財主,我今天何不借這個機會罵一罵這個老烏龜呢。

秀才一進門,老財主忙吩咐捧上筆墨。秀才也不搭話,接過筆來,唰唰唰一揮而就,題了一首四言詩:

畫工真采,

老貌堂皇,

烏巾白髮,

龜雀呈祥。

你看出這首藏頭詩的真正意思了嗎?

才女朱淑真救父

據說,宋代才女朱淑真的父親騎驢外出,不小心衝撞了州官,州官要拿他治罪。朱淑真聞訊後,急忙為父親求情。州官聽聞朱淑真的才氣,想試試她的才學,便讓她以「不打」為題,當堂作詩,並承諾如果能作出好詩,就赦其父無罪。朱淑真就作了下面這一首「不打」詩:

月移西樓更鼓罷,

漁夫收網轉回家。

賣藝之人去投宿,

鐵匠熄爐正喝茶。

樵夫擔柴早下山,

飛蛾團團繞燈花。

院中鞦韆已停歇,

油郎改行謀生涯。

毛驢受驚碰尊駕,

乞望老爺饒恕他。

這一首詩,共10句,從上到下分別暗含了:不打更、不打魚、不打鑼、不打鐵、不打柴、不打繭、不打鞦韆、不打油八個「不打」之意,到最後一句點題,懇請州官不打其父親。如此藏頭詩,州官聽罷,自然驚喜異常,便釋放了其父。

不巧不成書

話說: 在湖南省桃源縣的古桃花源洞旁,有座遇仙橋,在橋畔的石碑上刻有一首不規則七言律詩《 題遇仙橋詩》,但詩只有七句:

洞彼仙人下象棋

源始覺星斗移少

桃停期底彈琴黃

到響佳牛郎又冠

得鼓會女織賦歸

時鐘聞惟靜詩道

機忘盡作而幾觀

全詩的格律平仄都很嚴謹,但按順序卻念不成句,拗口讀不懂。

它的正確讀法是從七句詩的中間一個字開始,按順時針方向向外旋轉擴讀:

牛郎織女會佳期,

月底彈琴又賦詩。

寺靜惟聞鐘鼓響,

音停始覺星斗移。

多少黃冠歸道觀,

見幾而作盡忘機。

幾時得到桃源洞,

同彼仙人下象棋。

讀後便知異曲同工之妙,原來這也是一首藏頭詩,而且有對前詩的模仿之嫌。與前詩不同的只是排列方式不盡相同,略有變化中間換掉一些字,讀的方向有所不同。又因後詩給出的字數是49個(比前詩多1個字)所以全詩只藏7個字,首句沒有藏頭字,否則就會多出1個字,而不成七言律詩了。由此看來別出心裁的作者也真是不容易確是費了不少心機弄成的。此類詩雖然是一種文字遊戲,但它仍有一定的藝術欣賞價值。

其實,像這種陶冶情操的藝術享受,文筆簡練,題意新穎,寓意深刻,趣味盎然,怪異、精巧、健康、奇趣、調侃而頗為回味的藏頭詩在中華詩歌百花園裡還有很多。如此妙趣橫生的佳作當堪稱詩歌藝術瑰寶,饒有風趣且不可多得矣。

往期文章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微信號:JYSyangtaigong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台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道教詩詞 贈劉先生
古代大儒們的千古家訓,言簡意賅

TAG:濟源市陽台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