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以80輛自動駕駛接駁車「走遍」全球的Easymile,能否順利入華?

以80輛自動駕駛接駁車「走遍」全球的Easymile,能否順利入華?

科技的進步使得人類的交通效率越來越高。在遠程交通中,人類所能達到的速度越來越快,並正向更快的速度進發。Elon Musk的超級高鐵和火箭交通系統,可在1小時內將人類送到地球的任何地方。在短途的交通中,也出現了低速自動駕駛接駁車,協助人類完成最後一公里的交通。

最後一公里的交通看似非必須,但對於每天要進行長時間通勤的上班族、行動不便和攜帶行李的人來說,一輛小巴遠比共享自行車要更友好。而在一些封閉的園區中,例如校園、景區、工廠、機場等地,接駁車也成為了標配。這一需求也促進了自動駕駛創業大潮中低速自動駕駛軍團的發展,也有觀點認為,低速自動駕駛,將會是最先落地的自動駕駛技術。

致力於發展全自動交通系統的歐洲,在很早的時候就推出了低速自動駕駛的接駁車。早在1997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就已經開始應用了自動駕駛接駁車ParkShuttle,儘管其定位方式是通過地下磁釘進行定位,但這輛車仍是全球第一套投入使用的無人駕駛系統。在2002年,在荷蘭園藝博覽會上投入使用的自動駕駛園區車CyberCab,在6個月的時間裡接待了30萬遊客,不僅證明了低速自動駕駛在技術上的可行性,也證明了無人車的商業價值。

CyberCab由法國INRIA公司設計,RobotSoft公司進行生產。RobotSoft在服務型機器人設計與組裝上已經有了三十多年的歷史。2014年,在歐盟成立的CityMobil2項目推動的下,RoboSoft和法國超跑廠商Ligier合資成立了Easymile並推出了第一款自動駕駛接駁車EZ10。Easymile的CTO Pejvan Beigui告訴雷鋒網新智駕,Easymile的兩名創始人,分別在汽車製造和科技領域都有成功的創業經驗。

這家創新企業也獲得不少資本的青睞,全球領先的Tier 1企業大陸集團、全球交通運輸和電力基礎設施領域的先驅阿爾斯通都是Easymile的投資者。9月17號,Easymile還獲得了法國國家投資銀行Bpifrance共65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5160萬人民幣)的投資。

*Easymile CTO Pejvan Beigui在SAE 2018 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技術國際論壇上進行演講

如今,Easymile已經出售了總共80輛EZ10,這些自動駕駛接駁車目前正在在法國、德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等地進行試運營。

自動駕駛接駁車與牽引車

EZ10內部沒有方向盤和儀錶盤,前後共設置了6個座位,其人機交互由兩塊屏幕組成,一塊可供乘客選擇站點,另外一塊則被安裝在車頂,可以顯示車輛目前的狀態。

在感測器上,EZ10使用了8個激光雷達,分別位於車輛的頂部(兩個)、四角以及前後。Easymile主要採用單線激光雷達,只有車輛前後方用於障礙物檢測的兩個激光雷達是Velodyne的VLP-16。此外,在車身兩側和車內,EZ10還安裝了攝像頭。車內的攝像頭主要用於車內乘客監控,以備乘客需要幫助。當然,和很多其他的自動駕駛車輛一樣,EZ10也有GPS和慣性定位系統。

由於接駁車主要是在園區內運行,因此自動駕駛接駁車不得超過一定的速度限制。Pejvan Beigui表示,EZ10的最高時速為25公里。在目前Easymile的試運營中,車輛的速度也主要維持在每小時20到25公里。該車的載重約為2.8噸,最高能夠運行14小時,在車輪的配置上,EZ10是4輪驅動的,在寬度較窄的路上能夠更加靈活地移動。

在技術線路上,Easymile選擇直接從L4出發。Pejvan Beigui認為,從L3和L4級的自動駕駛兩者之間還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從L0到L3所使用的技術,在L4上未必有用,因此Easymile自動駕駛車輛從設計開始就面向完全自動駕駛,取消了駕駛艙。

圍繞這一路線,從成立至今,Easymile已經推出了兩代產品,並與一些汽車製造商展開了合作。除了EZ10, 去年10月,Easymile還與法國的TLD展開合作,基於TLD的JET-16牽引車,打造自動駕駛行李牽引車TractEasy。TLD集團是世界機場地勤設備專業製造商中的龍頭企業,在全球有六家工廠。

*TractEasy

目前,TractEasy還處於原型階段,其最大牽引能力為25噸。TractEasy保留了駕駛艙,讓工作人員能夠完成最後的對接任務。Pejvan Beigui也透露,TractEasy採用與了與EZ10類似的感測器解決方案,最高時速將會比EZ10要高。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這款牽引車已經吸引了一些企業的注意,PSA集團計劃在2019年第一季度引入兩台到其索肖工廠中。


商業化進程

從2014年成立至今,Easymile在全球有80輛的銷量,對於一家人數剛增長到150人的創業公司來說,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不過,Easymile離真正的量產還有一定的距離。由於目前感測器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原本價格高昂的感測器都將出現大幅的降價,為了降低感測器成本對整車成本的影響,Easymile目前的生產模式主要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按需生產。目前,EZ10的價格在20到25萬歐元(約160萬到199萬人民幣)之間,根據需求和運輸情況,價格會有所不同。

相比起汽車製造商,Easymile更傾向於將自己定位為軟體解決方案提供商。Pejvan Beigui表示,在現在的汽車製造業中,已經有許多出色的企業,Easymile沒有必要獨自構建汽車製造的知識或自建工廠。反而,與這些企業合作,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則更有市場。

除了與TLD合作之外,Easymile還與大陸集團進行了相關合作。通過對Easymile的產品進行測試,大陸將定義未來的車輛產品,此外,雙方還在包括微波雷達在內的具體項目中進行合作。除了OEM和Tier 1,Easymile也十分注重與車輛運營商的合作,在世界各地展開了與他們的合作。例如在法國,Easymile就聯手法國國有公關交通運營商RATP,部署EZ10。今年,Easymile還宣布與澳大利亞交通集團(Transit Australia Group)聯手,在阿德萊德設立自動駕駛汽車中心。

EZ10在全球的部署中,大多是當地運營機構進行的實驗性項目,少數屬於商業化項目,例如在新加坡的部署。在運營中,EZ10行駛的是預先設定好的路線,即在真正投入運營之前,EZ10就已經載入了行駛路線的高精度地圖。不過隨著運營需求的改變,運營者也可以更改運營路線,Pejvan Beigui稱之為Fixed Route on Demand(按需固定路線)。由於公交車的行駛路線一般都是固定的,因此這種運營方式,很有可能也是未來自動駕駛公交車的運營方式,這一運營方式也降低了整個解決方案對感測器性能的要求,進而降低整車成本。

*EZ10

在全球各地的運項目中,Easymile已經積累了數萬公里的測試里程,並且在測試過程中沒有發生過一起交通事故。今年1月,通過一個試點項目,Easymile的EZ10成為了第一輛被許可在加州公共道路上進行測試的公交車,積累在更複雜路況上行駛的能力。

除了接駁車和牽引車,EasyMile還將觸角延伸到了大型客車上,該公司計劃研發一款全長40英尺(約合12米)的無人駕駛客車,採用混動或純電動動力總成,載客量將達到100人以上。

進入中國市場能否一帆風順?

在低速自動駕駛上,遼闊的中國無疑是一個活躍的市場,走遍全球的Easymile自然也不願意錯過,早前,Easymile就已經售出了一些EZ10到南京。今年7月,Easymile和Ligier的高管參觀考察了南京金龍公司,雙方就EZ10在華量產合作夥伴,以及本地化生產的相關要求的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Easymile的此次訪問,也對外釋放了一些Easymile入華的信號。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作為入華的第一步,Easymile或許會先在香港設立辦公室。

不過,雖然Easymile在全球的商業化進程上處於領先地位,在價格和量產水平上,在中國,或許會遇到勁敵。在價格上,國內的青飛智能曾宣稱要打造定價不超過10萬美元(約70萬人民幣)的無人駕駛小巴,而百度和金龍客車合作的「阿波龍」已經量產了100輛,並在國內開始了在景區和社區的商業化運營。如果Easymile要在中國的市場中分一杯羹,還需要降低價格並儘早實現量產。在新智駕與Pejvan Beigui的採訪中,當談及量產計劃時,他表示,實際的量產時間難以預計,但是「越快越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FF公布賈躍亭和恆大鬧翻內幕;歐盟將無條件批准微軟75億美元收購|雷鋒早報
首戰告捷!網易有道斬獲首屆NLPCC中文語法錯誤修正比賽冠軍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