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清時期官窯紋飾,教你讀懂傳統文化寓意!
瓷器上的紋飾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
早在新石器時代,圖案花紋就被運用在了陶瓷的裝飾上。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人們在陶瓷上裝飾了許許多多的圖案花紋,以體現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自由的嚮往。
明、清官窯瓷器紋樣較之民窯嚴謹工整。
它們都以物言志,畫必有意,表達著皇族對世界的理解,寄託著他們對生活的企盼,同時也是王朝宣傳封建意識的工具。
其中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等都是被常用的圖案,但明清瓷器中,龍紋、花卉紋是其大宗,嬰戲紋、獅子紋也常用。
但每個時期對於紋飾的運用也會稍有不同。
明代宣德朝的含蓄典雅,而清康熙的則加繪鹿、松樹、月亮等點綴物,儘力將對吉祥的企盼表露。
清代官窯瓷紋飾特別講究吉祥圖案的運用,寓福祿壽之意的尤甚。
下面從一些具體的花紋圖案來解說瓷器的圖案象徵和寓意性。
人物紋
傳說中的道教神仙。
畫面有八仙過海、八仙祝壽、八仙捧壽等。
後兩種紋飾有時另多兩人,一位是肩扛桃枝或手捧壽桃的東方朔,另一位是高顱頂的老壽星。
和合二仙
傳說中的兩位神仙,又稱和合二聖,各代表一位高僧,是傳統的象徵性神名。
畫面上,兩位胖和尚,笑容可掬,取和諧和好之意,故在民間舉行婚禮時喜歡陳列和合像,以求吉利。
有時,捧盒半開,飄出的雲氣中圈著五隻蝙蝠,意為五福。
福祿壽三星
畫面多作蒼松下三、四位老者相聚。
一位是鶴髮童顏的老壽星,一位後隨一隻鹿,取鹿的諧音,寓"祿"之意。
另一位是福的化身,有時還繪有蝙蝠相襯,以寓"福"意。
四妃十六子
傳說中帝王的四位妃子與她們的十六個兒子,有時僅繪十六子。
動物紋
龍紋自誕生以來,不僅自身形象得以不斷地豐富和完善,並出現了多種類似龍的圖案。
在中國文化中,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帝王的象徵。
鳳凰紋是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相傳鳳為群鳥之長,是羽蟲中最美者,飛時百鳥相隨。
在中國古代被尊為鳥中之王,寓意祥瑞,也是帝後的象徵。
獅子紋作為我國瓷器裝飾的常見紋樣,是陶瓷文化與獅子文化聯姻的結晶,也是王權物化的象徵。
植物紋
蓮花是最早用來裝飾瓷器的花紋之一,也是典型的宗教紋樣之一,從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
多被認為是清廉與聖潔的象徵。
松,「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竹,清高而有節;梅,不懼風雪嚴寒。
松竹梅被人們稱之為歲寒三友,乃寓意做人要有品德、志節。
山茶被認為是多子的象徵。
圖案為玉蘭花,海棠花和牡丹花。
以玉蘭花(玉)、海棠花(堂)、牡丹花(富貴)寓意「玉堂富貴」。
吉祥物圖案紋
八吉祥:佛教中的八種吉祥象徵物。即輪、螺、傘、幢、花、罐、魚、腸。
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手中所持之物。因借物喻人,故稱暗八仙。
山巒自然是壽山的象徵,海則是福海。
這是瓷器裝飾典型紋樣之一,寓意錦上添花。
寶相花
寶相是對佛像的莊嚴稱呼。寶相花是一種象徵性的花。
它集中了蓮花、牡丹、菊花、石榴的特徵,並進行了藝術處理,更符合人們對吉祥意念的審美需求。
近期熱文鏈接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