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說道光朝是清朝的分水嶺?其實都是乾隆埋下的禍根

為何說道光朝是清朝的分水嶺?其實都是乾隆埋下的禍根

作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儘管想要勵精圖治,重現大清昔日的輝煌,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給後世留下的印象,視乎不那麼深刻。他在位期間雖然很節儉,但朝堂上依舊貪污成風,並且還爆發了鴉片戰爭,導致清朝更加雪上加霜。很多人說道光朝是清朝的分水嶺,預示著大清轉入衰敗,可是大清的衰弱卻並不是自道光開始,而是在乾隆朝就埋下了禍根。

康乾盛世的出現,離不開其中被忽略的雍正的功績。雍正整頓吏治,讓整個官場煥然一新。所以到了乾隆時期,他可以安安穩穩的做皇帝,並且開創了一個盛世江山。從表面來看,乾隆時期的一切確實都處於繁榮的階段,人口達到了三億多,國庫的存銀也在日益增多。

可是被嘉慶查處的巨貪和珅卻是出現在乾隆朝,那白花花的數億兩白銀讓人為和珅的大膽而瞠目結舌。英國的工業革命也是出現在乾隆的這一時期,乾隆面對英國先進的科技和文化,還是自持天朝上國,對其不屑一顧。

乾隆沒有能夠打破閉關鎖國的枷鎖,反而在別人發展科技的時候在大清內部大搞文字獄,他統治期間一共出現文字獄130多起,這比一向被稱為暴虐皇帝的雍正朝還多了二十多起。人們的思想再次被深深的禁錮,讓大清失去了最好吸收當時最先進科技和文化的機會,為以後上百年的積弱埋下了最大的禍根。

嘉慶是乾隆選定的繼承人,他的一生都是平庸無能的,面對整個官場從上到下的貪污行為,嘉慶根本無能為力。而白蓮教起義則對乾隆統治時期做了一個最好的總結。自古以來如果不是被壓迫的太狠,老百姓是不會貿然造反的。

雖然白蓮教起義最終失敗,卻也證明了這時候開始大清在內部的統治就已經不太穩定了。對內嘉慶做不到果斷,對外嘉慶也沒能及時吸收來自西方的先進科技文化,反而更加的封閉保守。

嘉慶去世,道光上台的時候,大清都已經衰弱了。好歹嘉慶還有乾隆留下的幾千萬白銀做底,可是幾次農民起義讓嘉慶只能留給兒子三千萬兩國庫銀。

道光的能力如何不清楚,但是他很摳門這是很多人知道的,他創造了整個大清史無前例的形式主義,那就是人人都穿打補丁的衣服。這說明道光的執政能力也不怎麼樣,對於鴉片的態度道光也是左右搖擺並不堅決,這都導致了大清向泥潭越陷越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中國海拔最高的新藏公路建成,喬布斯在這一天病逝
歷史上出名的謀士個個智謀出眾,為何他們不選擇單幹?原因很簡單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