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身為唐朝六朝元老的他,發明科學製圖是現代領土宣示的主要依據

身為唐朝六朝元老的他,發明科學製圖是現代領土宣示的主要依據

賈耽是唐代人,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唐順宗、唐憲宗六朝為官,元貞九年拜相,為大唐江山做出貢獻。他為什麼可以成為六朝元老,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身為唐朝六朝元老的他,發明科學製圖是現代領土宣示的主要依據



唐德宗時期,河北叛亂又起。中央政府本來就財政窘迫,人力緊張,而朝廷派往平亂的大帥朱滔,意在玩寇,後來乾脆也加入了叛亂隊伍,自稱冀王。這對朝廷來說當然是雪上加霜,但糟糕的還不止這些。與河北叛軍遙相呼應,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也扯起了反旗。而在隨後朝廷調令涇原節度使的軍隊趕赴淮西戰場平叛時,因朝廷賞賜少,將士凍餓,涇原軍竟在行軍途中發生嘩變,不僅沒去平叛,反而轉身攻打帝都長安。居住在長安的舊軍閥朱泚乃朱滔之兄,被攻入長安的涇原叛軍奉為領袖。倉促之際禍起肘腋,毫無防備的唐德宗只得狼狽出逃至奉天,史稱「涇原兵變」,朝廷顏面掃地。

這件事發生在公元783年,當時的賈耽,正在擔任山南東道節度使。賈耽屬於忠於朝廷的一派。心系朝廷安危,也為打探局勢,賈耽於次年派遣他的部下樊澤趕到奉天覲見唐德宗。樊澤完成任務後,回襄陽復命。樊澤回來後,賈耽安排了次宴會,重要的僚屬們都參加了。正在高飲之際,忽然有朝廷緊急命令送達。賈耽取過來看了看,原來是朝廷任命了樊澤為新的節度使取代賈耽,並命賈耽至奉天待命。

為不影響大家的酒興,賈耽若無其事地將朝廷的敕令放進了懷中,繼續和僚屬們宴樂。

宴會結束後,賈耽向僚屬們宣布了朝廷的命令。有一位名叫張獻甫的將領聽完之後忿忿不平,替賈耽感到不值。張獻甫質問樊澤說,賈大人命你入朝天子,你居然耍起花招,為自己謀求地位,奪取賈大人節度使的位置,真是不忠不義之人!憤怒的張獻甫甚至主張殺了樊澤。張獻甫不便明斥朝廷行事荒唐,只能把氣都撒在樊澤身上。賈耽趕緊出面制止張獻甫,說既然朝廷已經正式下達了任命狀,那從現在開始樊澤就是節度使了,你們不能這樣對待節度使。


身為唐朝六朝元老的他,發明科學製圖是現代領土宣示的主要依據



為了讓樊澤安心接受朝廷任命,賈耽當天就離開了轄區,前往奉天待命。走的時候帶上了張獻甫。胡三省評論說,賈耽之所以當天就離開轄區,除了表明對朝廷決議的尊重外,也是向所有將士表明,自己沒有任何貪戀權位的意思,那些對樊澤不滿的人就沒有理由藉機製造混亂了。而把張獻甫帶走,更是體現了賈耽思慮周密。如果把張獻甫留在襄陽,他和樊澤之間的矛盾很可能會再度爆發並升級。無論是樊澤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威而殺了張獻甫,還是張獻甫糾合勢力驅逐樊澤,都是不好的結果。所以賈耽決定將張獻甫帶走,這樣既保全了樊澤,也保全了張獻甫。

唐德宗有點小家子氣,被後世史學家譏為好「察察為明」,喜歡在小事情上猜忌、防範大臣,並干預一些非常瑣碎的事務。(唐德宗李適(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李適的「適」不是「適」的簡化字,是的現在字形,拼音:kuò。在位26年,享壽62歲,謚號為神武孝文皇帝。)

突然下令讓樊澤替代賈耽,顯然也是出於猜忌。賈耽卻並不以此為意,平靜地接受朝廷決議,安然上道。賈耽的忠誠與智慧,在時間的砥礪中經受住了種種考驗,於公元 793 年被唐德宗任命為宰相。賈耽胸有大局,不計個人得失的氣度,完全可以和藺相如媲美。

他在歷史上有何成就呢?

他繼承並發展了科學製圖的方法,對後世製圖影響深遠。賈耽在書籍中的地理記述是中國對外宣示領土和海權的重要依據。

賈耽研究並繪製地圖的目的很明確,是要像西漢蕭何那樣搜集秦國地圖幫助劉邦奪天下,像東漢伏波將軍馬援那樣用米堆積立體地理模型供軍事行動之用。他羨慕前哲,繪製地圖,要為唐朝的政治、軍事服務。賈耽年輕時正值「安史之亂」,政治不穩定,人民賦稅很重,生活困難,國力衰弱,沒有足夠的力量確保邊疆安全,河西隴右(今河西走廊)一帶被吐蕃所佔。「職方失其圖記,境土難以區分」、「劍南西山三州七關軍鎮監牧三百所喪失,河西隴右州郡悉陷吐蕃。國家守於內地,舊時鎮戍,不可復知」。賈耽對此深為焦慮,決心繪製隴右淪陷區的地圖,以備政治軍事所需。

為此,一方面他采掇輿議,進行廣泛的調查採訪,凡四夷之使及使四夷還者,必與之從容,訊其山川土地之終始。收集「絕域之比鄰,異蕃之習俗,梯山獻琛之路,乘舶來朝之人,咸究竟其源流,訪求其居處。之行賈,戎貊之遺老,莫不聽其言而掇其要;閭閻之瑣語,風瑤之小說,亦收其是而芟其偽」。

另一方面,「尋研史牒」,經常查閱中央和地方保存的舊有圖籍。對「九州之夷險,百蠻之土俗,區分指畫,備究源流」。從而掌握了許多第一手資料,積累起豐富的地理知識。賈耽對裴秀的「製圖六體」非常推崇,認為「六體則為圖之新意」,要「夙嘗師範」,加以學習和借鑒。貞元十四年(798年),賈耽果真用裴秀的製圖六原則繪製「關中隴右及山南九州圖」一軸(已佚),主要表現隴右兼及關中等毗鄰邊州一些地方的山川關隘、道路橋樑、軍鎮設置等內容。


身為唐朝六朝元老的他,發明科學製圖是現代領土宣示的主要依據



由於賈耽對搜集到的地理資料作了慎重的取捨,所以,「岐路之偵候交通,軍鎮之備御衝要,莫不匠意就實,依稀象真,」內容較為翔實。他在獻圖的表文中寫道:「諸州諸軍,須論里數人額;諸山諸水,須言首尾源流。圖上不可備書,憑據必資記注」。就是說,圖中難以用符號表示的地理內容,如政區面積、戶口人數、山川源流等,他用文字註記詳加說明,然後彙編成冊,故名《關中隴右山南九州別錄》、 《吐蕃黃河錄》。圖和說明一併奏之朝廷,希望作為收復失地,用兵經略的參考。德宗皇帝覽後稱善,特賜廄馬一匹,銀二百匹,銀盤銀瓶各一,以示獎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這七個人引領三國文學,卻有五個人死因相同
中國封建王朝最後盛世的銜接者,死因成謎,頭顱不知去向

TAG:歷史百家爭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