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唐代詩人馬戴最知名的一首思鄉詩,被評「在晚唐中鶴立雞群」

唐代詩人馬戴最知名的一首思鄉詩,被評「在晚唐中鶴立雞群」

唐詩發展到晚唐的時代,不但沒有沒落,反而出現了更多的色彩。以李商隱杜牧等人為代表的晚唐詩人們,接過前輩們的大旗,在唐詩的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遠。即便是在他們之後,也有溫庭筠、韋莊等人留下很多精彩的詩作。

晚唐詩人馬戴,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唐代詩人馬戴最知名的一首思鄉詩,被評「在晚唐中鶴立雞群」


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一首唐詩,晚唐詩人馬戴最知名的一首思鄉詩。且看:


孤雲與歸鳥,千里片時間。

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落日悵望》,是一首典型的思鄉詩。其中詩句「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已經很好的表達了這一主題。這首唐詩在後世有很高的評價,後世評論家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認為這首唐詩「意格俱好」,「在晚唐中鶴立雞群」,可謂極力推崇。

唐代詩人馬戴最知名的一首思鄉詩,被評「在晚唐中鶴立雞群」


開篇起興,作者以空中的飛鳥和天上的白雲起筆,描寫自己對於故鄉的思念。「孤雲與歸鳥,千里片時間」,你看那天上的孤單雲朵,還有在樹林中不斷飛翔的小鳥,他們都忙著要趕回自己的故鄉,歸心似箭,「千里片時間」頃刻間已經飛馳千里之遠。

在前兩句寫「孤雲」和「歸鳥」的基礎上,引出來作者自己對於故鄉的思念。「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想起了我自己離開家鄉這麼久,想起來我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滯留他鄉,一直沒有得到回到故鄉的機會。

唐代詩人馬戴最知名的一首思鄉詩,被評「在晚唐中鶴立雞群」


而後作者又在詩歌當中引入其他的意象。「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一個「微陽」,一個「秋山」,都能讓人勾起思鄉的情感。作者看完了天上的飛鳥,看完了天邊的孤雲,想起自己離家許久而不得回還,內心十分感慨。

登高望遠,卻又看到夕陽西下,灑下的餘光照耀山上,就像是火燒一般。這一切的場景更給詩人增添了幾分思鄉的愁緒。

唐代詩人馬戴最知名的一首思鄉詩,被評「在晚唐中鶴立雞群」


最後兩句是這首古詩的點睛之筆,「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作者來到水邊,卻不敢看自己在水裡的倒影,因為害怕自己年華已失,害怕自己的容顏已改。如果那樣的話,自己是卻一事無成,到時候卻只能帶著滿臉的滄桑回到家鄉,這是作者最不願意看到的場景。

這首唐詩最經典的地方,在於作者對於思念故鄉那種望穿秋水的感受。作者從最開始看到「孤雲與歸鳥」,到想起自己的處境「念我何留滯」,再到「微陽下喬木」的駐足凝望,無一不表明詩人的佇望之久,憶念之殷。

唐代詩人馬戴最知名的一首思鄉詩,被評「在晚唐中鶴立雞群」


而且在這首唐詩當中,雖然寫思鄉,也有幾分悲涼。但是其中的情感,卻並不哀傷,反倒是有一種清麗之美。這在向來以低沉情感洋溢的晚唐詩壇中並不多見。沈德潛評價這首唐詩「鶴立雞群」,或許這也是原因之一。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