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跨領域碰撞、跨國界創新,2018未來青年論壇破解創新難題

跨領域碰撞、跨國界創新,2018未來青年論壇破解創新難題

圖:2018未來青年論壇現場

10月14日,以「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的2018未來青年論壇在北京舉行。全球數十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創投精英參與了此次活動。

科學是創新的源頭。在論壇的主旨演講環節,兩位世界級科學家對於當下最前沿的科學話題進行了分享。南開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獲得者周其林主要介紹了目前已被廣泛用於醫藥和農藥等領域的手性分子,以及一類高效手性催化劑的發現過程。周其林表示,選擇性地合成手性分子的單一異構體是合成化學家長期追逐的夢想,其中實現的關鍵在於手性催化劑。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化學家現在已經能夠合成一些手性分子的單一異構體。

圖:南開大學教授、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獲得者周其林

對於當下最火爆的人工智慧概念,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計算機科學系教授、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謝濤認為,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軟體開發的研究與實踐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他從兩個方面分析了兩個學科發展的相互影響和交叉研究。一方面探討人工智慧在軟體工程中的應用,另一方面探討了新型人工智慧系統對軟體質量研究提出的挑戰。

本次論壇是在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期間,由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朝陽區人民政府及未來論壇共同舉辦的。通過主旨演講、高峰論壇及主題研討會等多種方式,邀請優秀青年科學家、具有代表性的知名企業和投資界精英,共同圍繞人工智慧、基礎科研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

圖: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計算機科學系教授謝濤

據主辦方介紹,在去年9月未來青年論壇中成立的「未來論壇青年科學家創新聯盟」,現已聚集80餘位來自全球頂尖學院、科研機構、創新公司的青年成員,正逐步成為全球優秀華人青年科學家學術與思想的交流平台。

創新引領未來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於基礎科研的大力投入及政策扶持,我國基礎科研實力有了大幅增長,吸引了大批科研人才陸續轉戰中國,基礎科研也迎來了爆髮式增長期。在論壇高峰對話環節,華創資本合伙人、未來論壇青年理事熊偉銘表示了對中國科研實力的認可,「中國現在的科研實力已經今非昔比,大量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方向已經進入並行、領跑階段。尤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很多都是華人科學家領銜。無論是從科研實力,還是創業公司水平上,中國都已處於世界領先的位置」。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未來論壇青創聯盟成員董彬對此深表認同,他認為之前國內外在學術領域上的差距的確非常大,隨著近幾年國家的重視、科研環境的改善,國內外差距日益縮小,尤其硬性條件大幅提升。

本次活動的主題研討會環節,分別召開了兩場主題研討。在「以新葯問健康」的討論中,向日葵兒童公益基金會負責人、未來論壇青創聯盟成員李治中表示,資本的短期逐利性與新葯研發周期長的矛盾來自於投資方對於行業特徵的理解不足,國外的投資者通常有深厚的行業背景,對行業需求的判斷十分敏銳,而國內醫藥專業投資人才隊伍還在萌芽階段。雖然目前為止開發的多是創新型不太高的藥物,但較過去連最基本的藥效都無法保證地問題來看,已有很大進步。而對於企業與大學科研院合作進行新葯研發這一模式,他深信「最初的基礎科學和創新想法應該都來自於科研院所」,只是二者的轉化過程較難,需要大學的科研人員更理解製藥,和產業的人多交流,甚至接受專門的培訓。

在「工業物聯網:『智造』新機遇」的討論中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未來論壇青年理事黃明明充分肯定了工業物聯網的積極作用,他認為用工業物聯網改造傳統產業,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模式帶來深刻變革,提高生產製造效率,節約能源,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由生產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前景廣闊。

圖:南開大學教授周其林介紹手性分子合成科研成果

在「雙創」升級的背景下,未來青年論壇特別設置了科技創新秀場環節,邀請資深媒體人與明尼蘇達大學副教授、杉樹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王子卓等四位優秀科學家創業代表通過TED演講的方式進行對話,圍繞新技術的應用、科技與產業的結合、科技人才管理等話題展開了深入交流和觀點碰撞。

據悉,未來論壇是當前中國具有影響力的民間科學公益組織,聚集了一群崇尚科學、熱衷推動中國科學發展的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2017年北京市朝陽區政府與未來論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論壇正式落戶朝陽區。

北京朝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下一步發展中,朝陽區將進一步深化與未來論壇的戰略合作,以『統籌發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宗旨,以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為核心,著力在建設全國領先的高端科普平台、聚集高端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以及探索『產學研』一體化新模式等方面做好相關工作」。

(本文由東亞財經獨家編輯製作,郭少英現場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引進電子攻擊機、威懾數百公里,日本要跟誰打電子戰?
日本政府考慮延長工作年齡至70歲,不再把70歲人稱為老人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