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寒露過後,重視這兩件事,比吃任何補藥都好!

寒露過後,重視這兩件事,比吃任何補藥都好!

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寒露後,兩件事不做,比吃什麼補藥、練什麼功夫都要好!它們是:不露腿、不進食(晚7點後)。

如果大城市的你說:我到家都8點了,怎麼破?

我們盡量早點,只吃7分飽,偏清淡,易消化。

地球繞太陽運行,是萬年不變的天道,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只是按照客觀規律去運行,人必須順應自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重視節氣、按照節氣去保養養生的原因。

寒露到,不露腿,三保暖,順天意

七點後,不進食,喝足水,防腦梗

寒露過後,不露腿,

三保暖,順天意。

寒露,標誌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人體的陽氣逐漸收斂。因此,寒露過後要避免受涼,少辛增酸,預防疾病。

頸、腰、腳,三保暖

寒露之後不宜再「秋凍」,尤其要注意肩頸、腰背、腳部的保暖。

暖頸:脖子是寒氣入侵的主要部位,會導致咳嗽、感冒、嗓子發炎。

暖腰:老年人陽氣漸衰,腰肌勞損等癥狀受冷的刺激容易加重。老年人早晚出門時不妨穿個馬甲。時常用搓熱的雙手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的溫熱作用。

暖腳:足部保暖除了穿棉襪子,還可以利用看電視的時間,站立踮起腳尖再放下,重複做至額頭微微冒汗。做完運動再用熱水泡腳,可舒筋活血,溫暖全身。

雖然,在進食方面不需額外進補,不過應多吃一些偏溫的食物,以預防和治療涼燥犯肺。向大家推薦的是鯽魚、黑木耳以及百合。

7點後,不進食,

喝足水,防腦梗。

其實,一年分四季,一天也是一年的濃縮,也有四季,也有小節令,只是知道的人不多:

晚上19點是一日小節令中的寒露,這個點之後,大家要做到三個字:不進食或者少進食(正常生活作息的情況下)。

七點後,不進食,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寒露養生重在收,對應到一天之中的寒露小時令就是吃飯。

研究人員追蹤調查了721名平均年齡53歲的高血壓患者,發現晚上7點後進食、或就寢前兩小時內的進食者,夜間血壓不降、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進食者的2.8倍。

所以,這段時間,切記晚上7點之後不要再進食了,另外,高血壓患者本來就是心臟病高危人群,夜間血壓再不降的話,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會高得多。

喝足水,防腦梗

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有腦血栓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間適量飲水,可以稀釋血液,防止栓塞。

另外要提醒的是,高血壓患者夜間不要因為起夜怕涼而憋尿,否則會使血壓升高,引起腦出血或心肌梗死,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

寒露後,該吃吃,該喝喝,白天不露腿,7點後不進餐,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夠健康生活!

關注脈脈養生可查詢下面這些疾病 (疾病搜索)

小兒發燒、小兒腹瀉、夜啼、小兒推拿、小兒常識、腰痛、男科、補腎食療、強腰鍛煉、腰間盤突出、背痛、腿痛、頸椎病、肝病、養肝、解酒、胃病、便秘、小腹突出、婦科、經期保養、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髮、脫髮、豐胸、美容、皮膚病、膽結石、咽炎、痛風、牙痛、打呼嚕、口腔潰瘍、鼻炎、眼病、手腳、感冒、咳嗽、失眠、痔瘡、腦出血、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血管、癌症、食物屬性、補血、瘦弱、肥胖、瘦腿、瘦腰、濕氣、經絡、中成藥、打嗝

診斷:辯證、背診、面診、痘痘、月經、舌診、青筋、汗診、目診、指甲、肚臍(找病因)

治百病:打坐、拉筋、滾背、刮痧、拍打、拔罐、敲膽經、揉地筋、醋泡蛋、灸腹、姜、點穴、偏方、艾灸、高抬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脈脈養生 的精彩文章:

脾胃不好的人,大部分都有這5個特徵,自己對照一下
十一種純素食,補氣補血效果好!人人吃得起!

TAG:脈脈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