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他才是最早的西天取經人

他才是最早的西天取經人

初心是我們的使命,信念是我們的堅強支柱。

法顯大師:最早的西天取經人

可以說,此次印度&斯里蘭卡朝聖禪修之旅,也是當代的一次西天取經之旅。不同的是,古人取得是黑字經文,而同修們取得是一本修行的無字書。

說到取經,人們都會想起唐三藏西天取經的故事。事實上,比唐僧早兩百多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人是法顯大師。

唐僧取經只到了古代的天竺國(今印度),而法顯大師的取經之路則從天竺又向南延長了幾百公里,到達了今天的斯里蘭卡。

在擁有2500年歷史的阿努拉德普勒,這座公元前380年即成為斯里蘭卡首都,並在之後的一千年一直象徵著該國王權的古城,萃辰天心書院的同修們,在法顯大師曾經待過的地方,著實感受到了當地佛法的純粹與偉大。

在斯里蘭卡,法顯大師的名字婦幼皆知,如果有孩子讓爺爺奶奶講故事,長輩們通常都會講這位從東方佛國來的高僧的故事。

法顯,東晉時期山西人,於公元399年從長安出發,經西域至天竺,前後歷時14年,遊歷20多個國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期間曾在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留學2年,最後將佛教文化引入中國,並發揚光大。

與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磨難一樣,法顯大師的取經歷程也多災多劫,九死一生。以致魯迅先生把法顯這種「捨身求法的人」稱為「中國的脊樑」。

這天,歷經千辛萬苦的法顯大師來到離王舍城三十里的寺院中。第二天,法顯大師說要去佛祖說法的耆闍崛(靈鷲)山,寺僧紛紛勸道:「此去路途十分艱險,而且山中有許多黑獅子,屢次吃人,為何非去不可呢?」

法顯大師十分執著:「我跋涉幾萬里,發誓要到靈鷲山,身家性命並未指望保全,怎能使數年的虔誠心意,在將達目的時廢掉呢?」眾人止他不住,便派了兩人送他。

來到山中,已是夕陽西下,法顯大師便想停下來過夜,送他的兩人聽見遠處獅子吼叫,嚇得兩股顫顫,丟下他跑了回去。

法顯大師獨處山中,感念佛祖遺迹,燒香禮拜,如同見到佛的真身。夜裡,三隻黑獅子跑來蹲在他面前,沖著他搖尾舔唇。

法顯大師誦經不止,獅子們漸漸低頭垂尾,伏在他腳前。法顯大師撫弄獅頭,念咒語道:「想要害我,等誦完經再下嘴,若是來試驗我的,現在可以走了。」過了許久獅子才離去。

第二天一早,法顯大師便往回走。山中道路崎嶇不暢,只有一條小徑可通。法顯大師還未走出一里,忽見迎面走來一位九十來歲的僧人,服飾素雅,神韻清峻。法顯大師暗暗稱奇。

隨後又遇到一位小僧,法顯大師低頭問:「剛才那位老者是誰?」小僧答道:「頭陀摩訶迦葉,佛的大弟子啊!」法顯大師猛然醒悟,扣悔不已,返身追趕,但見橫石阻擋,只好流涕而回。

法顯大師來到中天竺,在摩竭提邑波連弗阿育王塔南天王寺中,得到《摩訶僧祇律》、《薩波多律抄》、《雜阿毗曇心》、《綖經》、《方等泥洹經》等。法顯大師居住三年,學習梵語梵文,然後才親手抄寫,並用心誦讀。

後法顯大師又來到獅子國(今斯里蘭卡)。每當靜夜,他常想起同伴,不由得悲嘆。一天,忽然在佛像前見到商人供奉的晉地出產的白團扇,不覺凄然淚下,沾濕衣衫。兩年間,他得到《彌沙塞律》、長、雜二《含》及《雜藏》,都是東土所缺的。

法顯大師在斯里蘭卡留學2年,後將佛教文化引入中國,並寫出了第一部反映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著作《佛國記》。

印竹老師帶領同修們在法顯大師曾經待過的地方修法朝拜,天空頓時出現了一道五彩斑斕的彩虹,划過佛塔,直上雲霄,如神光顯世,熠熠生輝。

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在這殊勝的時刻,只有身臨其境,才能夠感受到佛法的美妙之處。

現在,作為中斯佛教友好交流象徵人物、中國西行求法第一人,法顯大師不僅是一位滿腔熱誠的求法比丘,也是一位影響深遠的學者、人類宗教史上至心虔誠的精神傳教士。

晚上,三強老師分享了他的「嘯樂」。悠揚婉轉的簫聲,猶如一曲天籟,讓人瞬間入靜,入定。當思緒真的安定下來了,所見,所聞,所想,則處處充滿了樂趣與美妙。

原來,真正的取經,是向靜中求,向心中求。

______

出品:萃辰天心書院

地址: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解放公園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人不僅要學會偷閑,更要知道如何偷閑
傅雷,留給當今知識分子的兩件最稀缺禮物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