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風水大師傳奇第十二篇之龍晶珠靈氣溢光彩

風水大師傳奇第十二篇之龍晶珠靈氣溢光彩

原標題:風水大師傳奇第十二篇之龍晶珠靈氣溢光彩



這一晚,劉伯溫在濠州地城的石門山腳農莊歇宿。在睡夢中,耳邊彷彿有人在輕聲呼叫:「溫兒!且隨吾來!……來!」


劉伯溫一驚乍起,四周一望,秋夜寂寂無人。出門一看,但聽秋風瑟瑟,四野無人。劉伯溫驚奇萬分,心下憂慮,不知誰識得己名,且直呼溫兒?


猶疑間,耳邊彷彿又有一如蚊細唱之聲傳入:「溫兒!速攜龍晶珠隨吾來可也!……」聲音轉忽間,彷彿直上石門山而去!

這下劉伯溫再不敢猶疑,他猛然憶起他初獲「青鳥序」、「龍晶珠」之時,南帝神的戒語,莫非是南帝示警?想到此,他連忙舉步就跑,「龍晶珠力早就攜在他身上了,此等珍貴的奇珍,他連睡覺亦不敢輕易放下。


石門山乃安徽濠州地城有名大山,山高千丈,密霧濃雲繚繞,奇險莫測。劉伯溫上得山峰,但覺有如置身夜空,他舉眼遠看,但只見夜霧沉沉,五丈之外,難辨東西,他恍惚間,耳邊忽又響起剛才的如蚊細唱:「吾道中人,切記心定神清。汝根骨俱隹,假以時日,成就自無可限量。如今你且凝神閉眼,待會認準西方,自有警示矣!」劉伯溫一聽這話,彷彿是「青鳥序」上所記之語,心頭一震,脫口喊到:「你!……莫非是賴……恩師?……」但山野寂靜,再無聲息。劉伯溫無奈,只好依言面向西方盤膝坐下,凝目屏息以待。


一柱香已過,又一柱香時間了。但仍然毫無聲息,劉伯溫心道;莫非剛才聽錯了?不然,為何至今未見動靜?……


就在他苦思間,彷彿入夢境:約莫十里之外,有一團紅光從天而起,然後冉冉落下,隨即,又有一團青光出現,但在半途,又冉冉落下,如此反覆升降,奇幻萬千。


劉伯溫看得呆住了,他亦知道,「青光」, 「紅光」皆王命興運之光,按理應直衝而上,為何卻半途降下呢?他正苦思間,耳邊又響起那一陣如蚊細唱聲:「速把龍晶珠正面迎向發光之處!」


劉伯溫聞言,疾速把懷藏的龍晶珠放於西面,迎向發光之處。就在這一剎那,那紅光、青光竟同時飛起,並速向龍晶珠而來,光彩繚繞,似向龍晶珠作吞吸之狀!……「叮噹」一聲響過,轉瞬間,紅光、青光隱而不見。


「溫兒!適才事你看清了吧?」如蚊細唱聲又在劉伯溫耳邊響起。劉伯溫一怔猛醒,回味道:「 莫非發光之處隱有異才?」「正是!正是!」


劉伯溫一怔,又想:「然則青、紅之光反覆飛而不起,是主何意?若是能承納龍晶珠之人,為何又不見紫光?」劉伯溫急欲尋覓一能承受龍晶珠的帝皇之才,他深知,凡此人才隱身之處,必有紫光隱現,此乃「紫微帝皇」之意包,所以劉伯溫有此疑感。


如蚊細唱聲又道:「汝何其痴哉!青光者運勢之光也;紅光者,命理之光也;青與紅合而為一,豈不是『紫』?所缺者,龍脈之氣也,此乃青、紅光欲向龍晶珠吞吸之故也。汝西行必有奇遇,慎之!慎之!……」


「請問先生高姓大名?是否恩師賴布衣大師?」劉伯溫聽那如蚊細唱的聲音要逝去,急忙問道。

「溫兒何太痴也!姓名乃虛托之物,何必太認真?……」如蚊細唱聲漸而遠去,「……賴學百年現身,布衣濟世益萬民;誰言青鳥不入閣?憑此且覓紫帝珍!……」一聲如金鈴般輕響而去,石門峰項,重跌入寂靜之中。


這臨去四句話語,分明隱含「賴布衣」三字!劉伯溫聽罷,連忙翻身拜倒,伏地道:「多謝恩師指點迷津!弟子劉伯溫代萬千漢民叩謝!」……此是賴布衣大師,在一百年後,現身指點劉伯溫助朱家驅除元韃子的傳說,至今在安徽濠州一帶,還為人津津樂道。


青、紅光所發方向,正是濠州地城的鐘離縣(今在安徽風陽)。劉伯溫依恩師賴布衣所示,來到此地明察暗訪,這一天,劉伯溫進入鍾離縣太平鄉。


太平鄉鄉民有三大姓,一姓陳、一姓常、一朱。陳姓人多是鄉中有錢之人,常姓中規中矩,朱姓則是赤貧如水的貧苦農家。


劉伯溫下得鄉中,四處察訪。他發覺此鄉陳姓一族,智計相全,但流於奸詐之道;常姓一族,則忠厚老實,但智計不足;朱姓一族,人窮志不窮,而且不乏氣色上佳之人,雖衣衫破爛,但氣質潛藏,另有格局。這三姓之中,各有其長,各有所短,有誰是合選人才?


劉伯溫在鄉中東逛西遊,鄉人不識,倒象是一位落難逃荒之人,誰也不理睬他,陳姓一族不理睬他,是有錢氣盛瞧不起;朱姓一族不理睬他是窮得無能為力;倒是常姓族中,有位叫遇春的放牛童,見劉伯溫滿面鬍子,跑在後面,稱他做「鬍子叔叔」,帶他滿村逛盪。


這天傍晚,放牛童忽然間神秘地對劉伯溫說:「鬍子叔叔!我帶你去找我的大哥,你去嗎?」


劉伯溫見小傢伙說得神神秘秘的,便笑問:「小鬼頭,神神秘秘的,你大哥他是誰?說來聽聽。」


常遇春道:「他呀,叫朱興宗,對我可好啦,大我三歲,我叫他大哥。」


「一個小娃娃,就算大你三歲,也是十四歲的小娃娃有啥好看的?」劉伯溫欲探究竟,故意氣常遇春道。

果然,常遇春鼓起腮,生氣道:「好呀!你看不起我大哥!將來有你受的,要殺你的頭的!……」


小孩兒家,競說出這凶霸霸的話,劉伯溫又驚又喜,故意道:「小鬼頭胡說八道!看你的脖子象一隻小青瓜,一用力,就給人捏斷了,還要說殺人的頭!……」


誰料小常遇春一聽,反而認真地說:「你不信?找大哥說,他做了個夢,說他將來要做皇帝!……他還說,他當了皇帝,要殺盡元韃子,殺過去曾欺負窮人的人!……」


劉伯溫一聽這小小放牛娃,竟然說出這種無法無天,抄家滅族的話來,心頭一震,四周一望,見無人,才定下心來。心想,他那個大哥,志夠大,膽也夠大了,但不知其人根骨如何?這樣一想,他也想見見這位「大哥」了!


小常遇春聽劉伯溫肯去見他大哥,高興得一骨碌跳起:「好呀!鬍子叔叔!你跟我來吧!……」他一跳一跳,便搶先帶路而行。


常遇春的「大哥」朱興宗的家,在太平鄉西五里處,所謂家,僅是一間草屋。父親朱世珍,母親陳氏,大哥朱興隆、二哥朱興旺、三哥朱興祖,朱興宗排行第四,家中最小,父母叫他「宗兒」,兄長們稱他「四弟」,常遇春等小伙們稱他為「大哥」。


傳說,朱興宗出世之時,母親陳氏,夢見一輪圓日,故又名元璋,「舊時人稱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元璋九歲那年,旱災、蝗蟲與瘟疫相繼襲來。母親陳氏,大哥朱興隆,在幾天之內相繼去世。家裡窮得無米下鍋,哪來錢買棺材?更哪來錢買墳地?只好草草用舊衣服裹了,葬在亂葬崗上。大哥二哥均已結了婚,大哥留下了一個寡婦,兩個孤兒,二哥又有一個妻、一個兒子,需要吃,三哥朱興祖,家貧,逼得入贅陳家,雖不再是二哥的負擔,但也沒有力量幫二哥的忙。


元璋自己讀過幾個月書,初通文墨,做過幾年農活,不文不武。年紀輕,力氣小,找不到活干,一家八口,全仗二哥支持。二哥實際上也是無事在家,朱家的幾畝田地,荒了。附近家家的田地都是荒了的,誰還需要佃戶?更有誰需要長工?


元璋助二哥苦持,過了三年。在這三年中,二哥向親戚朋友借貸,但不久,那些能有點財力施借的人,漸漸地都離開了太平鄉,離開了鍾離縣,離開了濠州,遠走高飛,去別處逃荒了。於是他和二哥便只得剝樹皮,掘草根,捱得一天算一天。正是在這個時候,劉伯溫到了太平鄉,這時,元璋恰恰是十四歲。


元璋自從喪父喪母,家裡窮困如洗,常遭人白眼。故自小便養成一種野性、放任的脾氣。他與常遇春一班小夥伴混得很熟,幾個娃娃,還聚在一起,燒香叩頭,結成異姓兄弟。元璋排行最大,故常遇春他們均稱他做「大哥」。這個「大哥」脾性很怪,誰得罪了他,他絕不報復,但在心頭卻記得清清楚楚。誰對他好,他卻馬上捨命以報。在一群小夥伴中,已隱隱有「一代領袖」的隱忍、籠絡、用人之度。……

「大哥!……鬍子叔叔來找你了!」常遇春領著劉伯溫匆匆來到朱家草屋前,大喊,門開了走出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孩,此人正是朱元璋!


劉伯溫仔細端詳朱元璋的格局,見他雙眼炯炯有神,雙耳很長,耳珠厚而潤,兩手垂而可以過膝,印堂豐滿而有光澤,最奇怪的是,面頰左紅右青,忽隱忽現………劉伯溫一看大吃一驚,心想:「踏破鐵鞋無覓處」,難道此人便是青紅光集於一身之人?這倒要仔細了!


劉伯溫既有此意,便旁敲側擊的與朱元璋細談起來。朱元璋對答如流,隱隱有將才之度。而且頭腦聰陰過人,常能舉一反三。劉伯溫又驚又喜,心想,莫非便是此人?但劉伯溫仍然不敢妄下判斷,他深知如貿然施之,不但白白失了承受千年龍脈之氣的「龍晶珠」的靈氣,相反更會使無福納受此千年龍脈的人橫遭夭折!所以他不敢妄下結論,他還要試一試朱元璋的為人。


一天,劉伯溫約朱元璋、常遇春到林外一處密林。劉伯溫指著地上一處土堆說:「你們不是想當皇帝嗎?好!鬍子叔叔願助你一臂之力。這土堆下面有一塊寶貝,誰能掘出它,誰就能當皇帝啦!」


朱元璋、常遇春這兩個小傢伙一聽,馬上伏地用手掘了起來。掘了幾下,常遇春突然彎腰抱腹,腹痛得淚汗直冒,再也掘不起來啦。但見朱元璋毫無異樣,仍然使勁地用手掘著,手指頭被堅硬的碎石擦破了,他竟然連呼也沒呼一聲,仍然深掘不止……


劉伯溫在一旁暗暗點頭,心想,這孩子做事,持之以恆,有毅力……看來此孩子果是承受「龍晶珠」之人!……


「鬍子叔叔!是這種寶貝嗎?」就在這時,朱元璋已在深坑中,捧起劉伯溫預先藏於此處的那塊奇珍「龍晶珠」,朱元璋的手指頭鮮血直流,血色染到「龍晶珠」上,更見鮮艷奪眼!


劉伯溫一看此等情景,心頭又一震,此正是「紅光與龍晶珠相匯」之勢局!他再沒有半點猶豫了,連忙接過朱元璋手巾染了血的「龍晶珠」,用一層青色的布密密包裹,轉身對朱元璋說:「快!帶我去見你二哥朱興旺!」


經仔細察顏觀色,劉伯溫端定朱元璋是應天承運之人。但可惜其性過於隱忍,怕將來一旦君臨天下,發為陰毒,故把龍晶珠放於其祖宗身邊,希望藉此能顧勢導入龍脈,則將來為君之道,定能潛移其陰毒之性,而使仁厚寬宏的龍氣能默在其中。否則,他把「龍晶珠」留在朱元璋身邊,一樣可以勉強承受龍氣,但已失其潛移默化的妙用了。


這是劉伯溫承受了恩師賴布衣濟世為民的品格,費盡心血務求使風水奇學發揚光大之舉。但冥冥之中,人算不如天算,劉伯溫的這一番心血,竟然白費。朱元璋憑龍晶珠及借「龍晶珠」龍脈之氣,終於驅元繼明之大業,但自他一旦功成志得之時,他的隱忍果然變而為陰毒。殘殺無辜,終負了一個「嗜血暴君」之名。

過了幾天,劉伯溫與朱元璋、常遇春等人告別,說是要返浙江青田老家一次,待五年後,再來太平鄉相會。臨走,劉伯溫對朱元璋說:「朱兄弟,你根骨頗佳,將來前程無可限量,只欠修德一條,望在這段時間內,好自為之,鬍子叔叔就此別過,五年後再來聚首相會!」言罷施然而去。


朱元璋、常遇春兩人,與劉伯溫這段日子相處,均有留戀之感,兩人望著劉伯溫遠去的背影,均倉然若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水大咖龍雨泰 的精彩文章:

唐朝國師袁天罡的傳奇故事
命理故事之:兩夫人

TAG:風水大咖龍雨泰 |